董存瑞炸碉堡的英勇事蹟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這位年僅19歲的年輕戰士,正值青春大好年華,用血肉之軀為解放軍開拓了前進的道路。
在歷史上,像董存瑞這樣為了攻克敵方碉堡防線犧牲的戰士還有很多!
一個“小小的碉堡”為何成了“索命閻羅殿”?明明每個碉堡上都有射擊孔,為何不從這裡擊斃守軍?
大家不要小看碉堡,其實內部蘊藏“乾坤”!
碉堡易守難攻
就碉堡本身來說,它的扛揍能力是非常強的,碉堡原材料通常使用鋼筋混凝土或者其他堅固的材料進行建造。
早期碉堡普遍用的是石頭、木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已經廣泛採用了混凝土,而現代化碉堡還採用了複合金屬材料,十分耐揍。
同時其結構設計也隱藏著大學問,通常碉堡具有密閉、低調的結構,出口極為有限,射擊孔也相當狹窄。
這種設計讓攻擊者在接近和攻擊時處於劣勢,尤其是在碉堡設有武器火力點的情況下,攻擊者易於暴露在守軍視野和火力範圍之內。
至於為什麼不直接攻擊射擊孔,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很多碉堡的射擊孔屬於“喇叭結構”。
內窄外寬,大大減少了被子彈打進去的風險,當然只要敵方的火力足夠密集,還是有不少“漏網之魚”能夠打進去的。
但這樣做的價效比不高,一來浪費子彈,二來一旦敵方火力打擊,碉堡內的人員會迅速撤離到安全位置,等敵人停息,再進行反擊。
況且碉堡內部的設計通常十分複雜,配備有多線防禦和封閉通道,即使攻擊者進入內部,亦會面對迷宮般的防守佈局,進而被迫陷入肉搏戰。
“五臟俱全”
有的碉堡內部為了應對敵方轟炸,還會在地下挖防空隧道,並且將彈藥、食物均儲存在內部,完全可以支撐長久作戰。
從這一點來看,碉堡不僅是單一防禦點,它通常與外圍的戰壕、掩體和其他防禦工事形成一個綜合的防線。
透過火力交叉、相互支援形成一個防禦網絡,攻擊者必須在極其有限的時間內對準確地點集中絕對優勢的火力才有可能克服這樣的防禦。
這不僅要求攻擊者擁有足夠強悍的火力,而且還得有判斷進攻的時機,達到“一擊斃命”的效果,一旦錯過,就會遭到敵方的火力反擊。
除此之外,選取建造碉堡的地理位置通常會比較刁鑽。
它們建造在高地上以獲得對周圍環境的優勢視野,或建於隱蔽的地形之中,攻擊者在接近過程中容易成為守軍狙擊的目標。
同時,碉堡附近通常會設定地雷、障礙物和其他陷阱,這些措施能有效阻延攻擊者的進攻速度,和進攻成本。
歷史上,有許多例子表明碉堡易守難攻的特性,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法國的凡爾登要塞經歷了長達數月的圍攻,德軍在沒有足夠重炮支援的情況下很難攻下堅固的碉堡系統。
在二戰期間,諾曼底登陸戰役中的德軍大西洋壁壘,即便在盟軍密集的炮火支援和空中轟炸下,仍舊給盟軍部隊造成了巨大的傷亡。
這條壁壘長達2700公里,在建造的時候採用了1300萬噸混凝土和12萬噸鋼材,當中設有大量碉堡,海岸線上還有大約600萬枚地雷,堪稱銅牆鐵壁。
不可否認的是,諾曼底戰役雖然以盟軍的勝利告終,但卻是二戰甚至是人類歷史上最慘烈的戰役之一。
在這場戰役當中,盟軍陣亡人數高達6萬左右,失蹤以及受傷人數超過16萬人。
而德國僅付出了2萬餘人陣亡、6.7萬人受傷的代價,此次德國失利主要原因並不是大西洋壁壘不夠堅硬,而是德軍在蘇聯的兵力受到牽制,以至於難以靈活調動起來。
當時的這條防線僅完成了一部分:
塞納河以東地區完成了68%,塞納河以西地區僅完成了18%,只有在加萊地區基本完成。
如何攻克碉堡
雖然碉堡在戰爭中的作用很大,易守難攻,但並非意味著它“金身不破”,歷史上也有很多成功擊潰敵人碉堡的案例。
包括中國的對越自衛反擊戰、解放戰爭等等,都向我們展示了應對的辦法。
其一,正所謂一切的恐懼都來自火力的不足,只要己方的炮彈量大管飽,別說碉堡,就是大西洋壁壘也能炸出一個豁口。
當初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打諒山戰役的時候,越軍就在諒山準備了多個暗堡、碉堡和地下堡壘,準備給解放軍一個“大驚喜”。
沒想到解放軍根本不吃這一套,直接萬炮齊發,給諒山來了個“近火洗地”,那些山上的防禦工事基本上沒有發揮作用。
等一輪火力打擊過去,諒山內的越軍傷亡極其嚴重,倖存者也被炸得找不著南北,最終解放軍輕鬆獲勝。
其二,碉堡再怎麼堅固,它本質上終究還是“不可移動”的坦克,在己方掌握主動權的情況下,只需要耐心圍困。
等碉堡內計程車兵物資耗盡,他們自然會選擇投降。
其三,現代化的軍事技術衍生出了許多新概念作戰方式,比如說,可以利用無人機等智慧裝置對碉堡進行偵查、監視等工作,一旦摸清敵人底細,“對症下藥”簡直不要太輕鬆。
總而言之,現在碉堡的作用遠遠不及以前,甚至有可能在未來退出戰場。
參考資料:
【1】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