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混到四處伸手要飯的份上了,但烏克蘭卻還要硬挺著“站著把飯要了”,乃至擺出一副“要飯的還嫌飯餿”的架勢,著實是再度重新整理了人們的認知……
綜合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和《澳大利亞金融評論》的報道稱,關於澳大利亞計劃將退役的41架美製F/A-18“大黃蜂”戰鬥機援助給基輔方面一事,遭到了烏克蘭空軍高階軍官的拒絕。據悉,這名高階軍官當著美國和澳大利亞官員的面直言:“我們可不想要你們的飛行垃圾”。顯然,這件事就此告吹,且還引發了澳方的高度不滿。《澳大利亞金融評論》稱,烏方軍官如此不禮貌的回應“嚴重損壞了兩國關係”。
好吧,雖然不知道報道中提到的“烏克蘭空軍高階將領”是誰,但他可謂是“一句話傷害了兩個國家”,一個是好心好意準備對烏援助戰鬥機的澳大利亞,另一個則是身為F/A-18戰機原產國的美國。想不到烏方都混到這步田地了,卻還要對白來的軍援“挑三揀四”,實在是讓人覺得有幾分好笑。
我們知道,澳大利亞皇家空軍裝備有多款F/A-18,如身為早期型的F/A-18A/B;經過深度大改後的F/A-18E/F;以及作為電子戰型的EA-18。與F/A-18A/B相比,F/A-18E/F最大的不同是在氣動外形方面,機翼面積、翼展和邊條翼都進行了改進,極大地增加了作戰半徑和載彈量。如果說F/A-18A/B是一款中型戰鬥機,那F/A-18E/F則已接近重型戰鬥機的程度了,可被視作是一款“準重型戰鬥機”。至於澳方退役的41架F/A-18,則是早期型A型和B型。
話說,與西方國家已開始向烏克蘭交付的美製早期型F-16戰鬥機相比,F/A-18A/B雖已不算先進,但其在綜合戰力方面恐仍比早期型F-16更勝一籌。畢竟,F-16的底子乃是一款輕型戰鬥機,在誕生之初甚至不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和超視距作戰能力,僅能在白天進行近距格鬥空戰。即便在之後的改進升級中具備了全天候作戰能力,也具備了發射AIM-120超視距空空導彈的能力,但受制輕型戰鬥機尺寸有限的機頭,其可搭載的雷達口徑仍小於中型和重型戰鬥機,在對空探測距離方面有著天然的不足。
想當年日本在自研F-2戰鬥機專案時,最理想的方案是以雙發重型戰鬥機F-15為藍本來進行,畢竟F-15的大航程和大載彈量都令日本航空自衛隊“如痴如醉”。如果美國不願提供F-15的相關技術,那日方的第一備選方案就是逆向仿製F/A-18。好歹該機也是雙釋出局的中型戰鬥機,亦有著不錯的航程、載彈量和上佳的空戰能力,可滿足日本空自獲得多用途戰鬥機的需求。
但最後,F-2卻成了一架放大版的F-16,只因美國只願向日方提供F-16這種單發輕型戰機的相關技術,這已經很清楚地表現出F/A-18和F-16在美國心中截然不同的分量了。從這個角度來說,同樣是對烏援助美製退役戰機,願意把F/A-18交給烏克蘭的澳大利亞,其實遠比那些只能拿出早期型F-16的歐洲國家的誠意多得多。把這款戰機稱為“飛行垃圾”,烏空軍高階將領屬實有點不識貨……
看起來,烏克蘭空軍是認準了F-16“不撒手”了。也不知道這款輕型戰鬥機有什麼“神奇的魔力”,能讓烏方如此認死理,乃至寧可讓自己缺乏可用戰鬥機,也不願接受比其更強的F/A-18。既然如此,那烏克蘭就繼續這麼走下去吧,讓我們看看其究竟能嘴硬到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