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之前,麻煩您點一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1953年,中美雙方就朝鮮問題簽訂了停戰協議,這場戰爭終於告一段落。
雙方簽署協議後,除了戰爭暫停以外,還有一些事情需要處理,比如戰爭俘虜問題。
我方要求全部遣返,而美方則要求“自由遣返”,也就說他們可以放了俘虜,至於回到哪裡,則由他們自由選擇。
沒想到的是,在兩萬名志願軍俘虜之中,竟然有14000多人選擇去臺灣地區。
明明他們是志願軍人員,為什麼在美國選擇釋放俘虜後去臺灣?去了臺灣以後的他們又會面臨怎樣的結局?
點個關注,一起揭開志願軍俘虜去臺灣的背後秘密。
朝鮮戰場上的戰俘
1950年,美國在朝鮮戰爭中多次威脅我國邊境,中國決定出兵朝鮮保家衛國。
志願軍們在朝鮮戰場上的表現震驚了世界,我們將不可一世的美國打得求饒,當然戰場局勢的變化是美國沒有預料到的。
前幾次戰役是美國的名將麥克阿瑟,沒想到美國人引以為豪的將領卻敗在他們看不起的中國人手裡,而且不止一次。
面對麥克阿瑟的不斷戰敗,美國政府忍無可忍,撤掉了他的職位換李奇微上陣。
即便李奇微上任之前已經對志願軍做好了準備,但仍然沒能戰勝志願軍。
中美雙方的談判從1952年就開始了,但雙方未能達成一致,即便美國在戰場上已經輸掉了,可他們仍然不願意放下自身的傲氣,而是在談判桌上咄咄相逼。
對於美國的要求,我們自然是不能答應的,於是雙方就這麼打打停停。
由於美國在朝鮮戰場上的失利,時任美國總統的杜魯門在美國的支援率也不斷下降,當時他寄希望於上甘嶺一戰,希望聯合國軍能夠在上甘嶺打一場勝仗,讓美國能扭轉戰場的不利形勢。
上甘嶺確實讓我方損失慘重,面對聯合國軍的猛烈炮火,志願軍沒有絲毫害怕,反而迎難而上,浴血奮戰。
最終用巨大的犧牲換來戰爭的勝利,這一戰我們徹底打碎了美國的幻想,讓他們不得不坐到談判桌上與我們繼續商談停戰事宜。
談判除了戰爭本身,自然也會涉及一些戰俘問題,根據國際上公認的《日內瓦公約》交戰雙方在戰爭中俘獲的戰俘,應該第一時間予以遣返,不得做任何拖延。
對於這一點,中美雙方在談判時已經有所涉及,按理說美軍抓獲的俘虜都是志願軍,那他們自然就應該全部歸還給志願軍,可美國卻在這件事上做起了文章。
在朝鮮戰爭結束幾十年後,美國官方公佈了一些當時美國內部的檔案,關於遣返戰俘問題時,美國政府內部就“自由遣返”一事有過爭執。
艾森豪威爾等一眾領導人認為,“自由遣返”並不是一個好主意,美國手裡的志願軍俘虜只有兩萬人左右,若是使用“自由遣返”一定會使得美國處在談判的不利位置。
而且中國手裡還掌握著大量美國的俘虜,一旦美國採取不利於中國大陸的俘虜政策,恐怕會遭到中方的“報復”,說不定還會導致美國俘虜遭到不好的待遇。
朝鮮戰爭已經讓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隊丟了臉面,在戰俘問題上就不要有過多的動作,將這件事儘快解決掉。
因此艾森豪威爾的意見是與中國“一換一”,將美國的戰俘換回去,把中國的戰俘正常還回去。
艾森豪威爾是基於整個戰爭考慮,這也是避免激化中美矛盾的方法。也許是在戰場上領略了志願軍的厲害,不願意再與志願軍開戰。
艾森豪威爾提出“一換一”的意見後,得到了不少美國軍方人員的認可,就連李奇微也認可艾森豪威爾的意見。
可就這樣放過中國,放過這個“搞事情”的機會,這對一些沒有親自參與戰爭的美國政客來說,似乎有些不甘心。
於是在會議上,杜魯門反對艾森豪威爾的意見,堅持要“自由遣返”,理由也很簡單,美國秉持著“人道、自由、平等”的原則,要尊重每一位戰俘的意見。
嘴上說得好聽,心裡全是生意,他們這樣做也是有自己的政治目的,還想拿著這批俘虜來“噁心”中國一次。
其實從開始討論戰俘一事,美國就開始在其中從中作梗,當然我們也沒有仍由他們為所欲為,而是直接反擊了回去。
自由遣返
美國欲用志願軍戰俘“拿捏”中國,中國會如何反擊?
在整個朝鮮戰爭中,志願軍被俘人數在兩萬人左右,雙方在談判一開始就提及了戰俘問題,並且要求美國要全部遣返。
但是在這一問題上雙方未能達成一致意見,美國認為應該對戰俘進行“自由遣返”,對此我黨表示強烈反對。
當時就連金日成也有些不贊成我方全部遣返的想法,他認為志願軍中有不少人曾經都是蔣介石的部下,這些人在政治上本就不可靠,既然美國想要“自由遣返”,那就仍他們去哪。
況且當時中過軍隊幾百萬人,就連入朝作戰的志願軍都有兩百多萬,這兩萬的俘虜不算什麼,可我們的態度堅決,志願軍要一視同仁。
解放戰爭以後,我軍內部的國民黨戰俘不少,幾乎快佔到全軍一般的人數,1945年時,抗戰勝利後我軍人數在100多萬,而老蔣手握重病,光是嫡系部隊加上投靠改編進入國民黨中的軍閥勢力,軍隊人數達到400多萬。
加上各地方勢力,比如地方保安團之類的,零零散散加起來恐怕達到了500萬。
然而就是在雙方人數相差如此懸殊的情況下,短短4年的解放戰爭,讓軍隊人數超過我們好幾倍,武器裝備遠勝我們的國軍一敗塗地,老蔣等一眾國民黨高管們只能乘坐飛機逃往臺灣。
逃去臺灣的老蔣從未放棄反攻大陸的想法,眼看逃往臺灣之前他手裡的兵力已經不多,於是他在出發之前還抓了一批壯丁,作為他以後“反攻大陸”的預備力量。
4年的解放戰爭,讓我軍的人數從100多萬增長至500多萬,部隊規模和戰鬥力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在一次次的戰爭中,大量國民黨戰俘被我軍俘虜,成為了我軍的一部分。
解放軍一直奉行優待俘虜的政策,對於戰爭中俘獲的國民黨士兵,我們一般會給他們兩個選擇,一是加入解放軍,當然這需要他們改掉原本在國軍裡的全部不良習慣,並且接受我黨在思想上以及各方面的改造。
第二個選擇就是放棄軍隊,既不參加解放軍,也不能回到國民黨隊伍之中,對這群人進行簡單的教育之後給他們一筆路費,讓他們自己回到老家去生活。
總之解放軍對待戰俘的寬容態度,讓國軍戰俘們非常感動,其實大部分國軍的普通士兵,都是“抓壯丁”而來,他們並不是自願從軍的,打仗也不是他們的初心。
可遇到解放軍以後,他們才發現原來真的有為窮人做主的軍隊,於是不少國軍戰俘選擇加入解放軍,還有一些是因為中國連年的戰爭,家人早已不在人世,自己沒有歸處,不知道他還能回到哪裡去,反正他們已經習慣了軍隊的生活,於是就決定繼續留在軍隊裡。
在解放戰爭結束時,解放軍500萬大軍裡,將近一半都是國軍戰俘,這些戰俘在經過教育改造後,對我軍的忠誠度和戰鬥力都有了明顯的提升,我們早已將他們視作我們的一員,從未想過區別對待。
而且他們跟著大部隊出兵朝鮮,保家衛國,他們是因為戰爭才成為俘虜,我們更不應該放棄他們。
因此,對於志願軍戰俘的問題,我國堅決要求全部遣返,這是對戰士們付出的尊重,也是對戰爭正義性的堅持。
然而我們當時不知道的是,美國不僅在國際上大喊“自由遣返”,更是早在戰俘營裡就動起了手腳。
在美國看來,這些戰俘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原國軍人員,因此他們應該繼續回到國民黨之中,而不應該待在大陸。
據一位回國的戰俘回憶,從1951年開始,老蔣與美國人狼狽為奸,往戰俘營裡派去了不少特務間諜,他們在戰俘營裡的工作就是策反志願軍戰俘。
美方也會特意配合戰俘,先是在志願軍戰俘中抹黑我軍,宣傳臺灣的好處,不斷鼓吹他們去臺灣。
緊接著臺灣還派出了代表團,除了必要的軍政人員、特務等,他們還帶上了電影放映員、戲劇演員、歌舞演員等一系列娛樂人才。
這些人表面上以個人的名義來到朝鮮,但實際上都是帶著政治任務,在美方的配合下,會定期給他們播放宣傳電影、演講,包括他們精心準備的節目也帶著宣傳味道。
除此之外,他們會邀請戰俘去臺灣,承諾會盡可能給他們提供較好的條件,幫他們在當地安排工作、娶妻生子。
不過大多數志願軍都是經過思想教育,只有一小部分屈服於糖衣炮彈。
見這個方法不管用,臺灣方面又想出了一招。
一萬多名戰俘去臺灣
抗美援朝結束後,竟有一萬多名戰俘去了臺灣,為什麼?
對於不願意去臺灣的戰俘們,臺灣的特務們開始使用各種手段,包括但不限於毆打、威脅恐嚇,甚至在戰俘身上刺一些感動話語,讓他們無路可走,只能去臺灣。
這些臺灣的人員會營造出一種臺灣馬上要反攻大陸的樣子,而且仗著這群戰俘被關在戰俘營裡,對外界訊息不靈通,告訴他們志願軍在戰場上已經不佔優勢。
若是他們能夠認清形勢,選擇國民黨,那麼等國民黨反攻大陸成功以後,他們就是功臣。
若是不願意投靠國民黨,他們的家人都會收到威脅,尤其是那些不願意去臺灣的,一旦國民黨的“反攻”成功,那麼他們全家都會因為他的決定而受到傷害。
臺灣人員甚至使出了一些“特殊手段”,那就是在戰俘身上刺字,刺字看起來沒什麼,但是他們會特意刺諸如“抗俄反共”、“殺朱拔毛”等具有反動意義的標語。
在那樣的大環境下,這些洗不掉的標語就可能成為他們汙點。其實他們回到大陸後老實交代情況,我黨也不會為難他們,可面對臺灣特務的連日折磨,他們已經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臺灣方面一番軟硬皆施,讓不少戰俘們在渾渾噩噩之中選擇去臺灣,最終到了中美戰俘交還完成後,只有6000多名戰俘堅定選擇回到國內,而剩下的14000多名戰俘都去了臺灣。
然而,這些選擇去臺灣的志願軍戰俘,並沒有想到,他們在臺灣的生活並非一帆風順。
雖然臺灣方面剛開始後給他們提供了生活保障,但他們之前“背叛”國民黨,之後又背叛我黨的行為,受到了來自臺灣社會的不理解和不接納。
他們曾是祖國的英雄,但在臺灣,他們卻成為了被歧視的物件。
其實這14000多人裡,不少人去了臺灣以後也有過後悔,可是他們再也回不到祖國,大部分戰俘的家人其實在國內,可他們再也見不到自己的親人。
對於前去臺灣的戰俘們,國民黨根本就不可能百分百的信任,因此國民黨派了不少特務監視他們的一舉一動。
來到臺灣不僅沒過上他們承諾的好日子,反而一輩子都見不到大陸的親人,還要面臨國民黨的監視,這樣的日子讓不少人處於精神高度緊張之下,嚴重的還出現了自殺的現象,不過國民黨對此並不在乎。
總的來說,志願軍戰俘選擇去臺灣,是他們自己做出的決定。
雖然這種選擇背後有著複雜的情感和各種勢力的參與,但我們應該尊重他們的決定,同時也銘記他們為國家和人民付出的犧牲和努力。
他們的選擇,也是那段歷史的一個縮影。他們也不過是歷史的一枚棋子罷了。
閱讀之前,麻煩您點一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