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戰北方戰場的局勢發生了變化,對這一變化的意義尚難作出全面估計。從表面現象看是吳佩孚軍隊的第十一師師長[注:此指馮玉祥。]離開其原來的陣地率兵來到北京,佔領了政府的主要部門並逮捕了直系政府的首腦,即吳佩孚政府【注此處有誤應該是曹錕政府和吳佩孚討逆軍司令部】。這就使駐在北京北面的張作霖部隊得以採取迂迴行動,置吳佩孚在北方的部隊於前所未有的危險境地。
據某些報道稱,這支部隊甚至已經被消滅了。這樣一來,北方的奪權鬥爭從解決的結果來看暫時對張作霖有利。我們說這是暫時的,因為吳佩孚的主要力量還在上海一帶戰場;吳佩孚的工業基地和軍事基地,也就是說黃河和長江之間的一些省份,如河南、湖北、江蘇和安徽等省不僅還沒有被張作霖佔領,而且未必會輕易地被佔領。
因此,很顯然,現在給吳佩孚唱輓歌還為時過早,因為在這之前吳佩孚不僅表現為是一個出色的組織者,而且還是一個同華中地區工業資產階級有緊密聯絡的人物。
認為吳佩孚和張作霖之間的鬥爭已成定局的看法是為時尚早,而且對北方政變的整個演變過程發表肯定的見解也還遠不是時候。所謂的“基督將軍”馮玉祥(美國報刊簡稱為馮將軍)在此之前一直被人看成是美國的一個普通走卒。很多人認為,如果吳佩孚想發揮過分獨立的作用的話,那麼馮將軍將來一定會被美國用來扮演同吳佩孚進行對抗的角色。但是,馮玉祥在這種情況下去反對吳佩孚正好幫了張作霖和日本人的忙。
這是怎麼回事呢?按照資產階級報刊的看法,東方的官吏都是可以收買的,並且似乎東方所有的人都是可以收買的。根據這種觀點,就很容易解釋基督將軍被日本人收買的全部奧妙。但是,現在美元比日元堅實。它怎麼會允許馮玉祥去騎日本這匹馬呢?
要知道這樣會使美國的處境變得十分糟糕,他們為加深基督將軍對基督教的信念而花去的幾百萬美元將付之東流。顯然,在這方面還會發生各種各樣我們意料不到的事情。說吳佩孚已被徹底打敗尚為時過早,同樣,大叫大嚷說日本人已戰勝美國人也為時過早。
在這一片混亂之中有一點是清楚的,即在吳佩孚徹底打敗張作霖後【1922年第一次直奉大戰】,一個時期以來孫中山政府始終受到來自北方的威脅。現在,即使吳佩孚的勢力還沒有被打敗,他也得為收回北方失地而進行艱苦的鬥爭。他是不肯放棄這一斗爭的,因為誰握有北京,誰就控制了中央政府。
張作霖擁有二十五萬軍隊,馮玉祥將軍和倒向他一邊的直隸省督軍一起共擁有三萬人的軍隊【實際超過5萬】。吳佩孚要對付這兩支軍隊也不那麼容易。這樣一來,孫中山就能有一個相當長的喘息時間以鞏固自己的地位。即使張作霖最後獲勝,有一點也是清楚的:他將會像吳佩孚一樣力圖建立起強大的資本主義政權,忘記他曾和孫中山結成聯盟反對過吳佩孚,掉過頭來試圖消滅孫中山的人民民主政府。
但是,張作霖即使能打敗吳佩孚,他在北京的寶座上也坐不安穩。他不是從華中社會的發展中發跡起來的,他要和那裡的資本界建立聯絡還得花相當的時間和經過一番鬥爭。這將不僅使孫中山而且使整個中國民族民主運動有機會振興起來。各省督軍之間的鬥爭使中國國力日衰,但是,這種鬥爭拖延下去,各派軍閥的力量也受到嚴重消耗,這就使中國的危機日益尖銳,迫使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勢力(這種勢力在中國相當大)組織起來並試圖從下面採取革命的方法來解決軍事資本集團無法解決的中國統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