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相信中國的“資本主義改革”使8億人擺脫了極度貧困,但資料顯示相反。對於這一觀點,存在各種不同的看法,其中涉及複雜的因素和經濟變遷。
中國在1980年代到1990年代進行了改革開放。儘管這被許多經濟學家視為從中國根除極度貧困的定論,但實際上有一篇論文指出,這反而大量產生了貧困的低收入人群。
根據世界銀行的報告,中國在過去的40年裡,從1980年開始,每天收入低於1.9美元(約合280日元)的人數減少了7.7億。由此導致中國的極端貧困率從1981年世界最高的88%下降到2018年實際上接近零。
在這份報告中,世界銀行引用了一位中國高官的評論,稱讚中國的貧困鬥爭“造福了人類歷史上最多的人”,並將中國視為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楷模。
然而,一些經濟學家對這一觀點持懷疑態度。根據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的非全職研究員迪蘭·沙利文等人的說法,世界銀行的計算使用了購買力平價這一指標。
購買力平價是用於比較不同國家一般人購買力的標準方法,其中著名的“大麥克指數”就是其中之一。然而,由於這種方法未考慮到對生存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服務和商品的購買力,因此有關文獻中批評它作為度量貧困改善的指標存在侷限性的聲音不斷增加。
在最新發表於經過同行評議的學術期刊《新政治經濟學》上的論文中,沙利文等人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釋出的資料計算了中國的極端貧困率,並評估了收入與滿足基本需求的費用之間的關係。在分析中使用的“生存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物品”包括每日所需的卡路里、必需營養素、3平方米的住房費用、衣物、暖氣裝置、肥皂的價格等各種方面。
此研究結果顯示,處於社會主義時代末期,即1981年至1990年期間,中國的極端貧困率平均僅為5.6%,屬於發展中國家中最低的範疇。與同規模的其他發展中國家相比,印度的貧困率為51%,印度尼西亞為36.5%,巴西為25.9%。
然而,隨著市場改革的進行,中國的貧困率急劇上升,達到1995年的峰值,達到了67.7%。這被認為是由於價格管制的放鬆導致食品和住房費用飆升,使低收入家庭的財務狀況受到了壓力。
以下是沙利文等人計算的中國極端貧困人口(紅線)與世界銀行貧困線(黑線)進行比較的圖表。考慮到生存所需的衣食住費用,與通常被認為的定論相反,表明了在1980年到1990年左右,中國的貧困率相對較低,而在1990年代中期迅速上升。
1990年至今,中國經濟增長了4倍,但2018年的貧困率仍然保持在1981年至1990年的水平,未達到世界銀行計算的“事實上為零”的水平。
研究人員認為,中國之前的貧困率之所以較低,是因為社會主義政策對食品和住房價格進行了控制。除了物價之外,許多社會指標,如平均壽命、嬰幼兒死亡率、平均就學年限、能夠使用電力的人口比例等,都支援了沙利文等人的推測。
基於這些觀點,研究團隊表示:“中國引人注目的工業發展顯著改善了人們對現代電器、資訊科技和其他商品的獲取,但就基本營養和住房的獲取而言,在中國人口在向市場經濟過渡的過程中,許多人仍然感到困擾。工業的發展是重要的,但至少在改革開放和社會政策縮減的背景下,這表明‘僅僅依靠增長無法減少極端貧困’,這是一個重要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