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輩子只會做測試,也只能做這點兒東西了。”
北京人李瑞麟,52歲跑來重慶創業,主攻晶片測試。
晶片,是人類最精巧的工業藝術品,然而從設計到製造,複雜的工藝流程如何確保品質?在半導體產業鏈上,“封裝測試”這一重要環節,是晶片從一粒砂石蛻變為“魔法石”漫長科學之旅的最後一關。
在國內,晶片測試行業不乏大廠,但隨著積體電路行業垂直分工趨勢的日益明顯和眾多新興下游領域的湧現,也需要更多的規模化第三方測試商。
李瑞麟以總經理身份帶領的國家專精特新企業國芯微(重慶)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李瑞麟跟晶片測試打了近40年交道,親手檢測過的晶片數量超過3億顆,經驗豐富,行業地位非常人可及。
幾年時間,國芯微累計投資8000萬元,建立了頂級的測試工廠和檢測線,年銷售額呈現爆發式增長,2021年2500萬元,2022年4500萬元、2023年8000萬元,預計2024年,這一數字將達到1.5億元。
爆發:靠晶片測試領域幾十年沉澱
上世紀90年代,計算機產業還不發達,李瑞麟從電子科大畢業以後,就進入積體電路行業,因為大學專業學習的就是無線電儀器測量,很快就來到北京一家專門做檢測的公司,承擔了很多重大的科研攻關專案。
接下來幾十年,李瑞麟基本上就一直專注在積體電路測試相關的工作崗位上。
全國至今發行了大概30億張身份證,李瑞麟經手測試的,就有接近10億張。
李瑞麟科普說:“每一張身份證裡都有一張射頻識別晶片,透過無源感應,把磁訊號轉變成電訊號,達到識別和儲存的功能。”而晶片測試的工作,就是確保晶片在正式使用前,其各種技術要求和功能是完備且正確的。
“現在坐高鐵都是直接刷身份證進站,一旦晶片裡有一兩位儲存單位的效能發生變化,就可能把張三識別成李四,這個會帶來極其麻煩的後果。”
所以,晶片測試可以說是整個晶片產業鏈上極其重要的一環,是最後的“畢業考老師”。在晶片領域,從設計、製造、測試、應用,每晚發現一個環節,晶片公司付出的成本都將成倍增加,有缺陷的晶片被發現得越早越好。
然而,這樣的晶片測試公司,國內最早只有一兩家,現在也只有十幾家。李瑞麟於是決定從國企辭職,創立一家專注於細分領域晶片測試的企業。
“我理解的專精特新,公司一定要有專注點,在一個或者兩個方向上培養出你最好的能力。我們專就專在做射頻、功率和Soc三大類晶片的測試上。”李瑞麟說,比如在射頻晶片測試上,國芯微自主研發的量產測試裝置,已經可以跟國際最尖端的水平相匹配,並且只用國外十分之一的價格,就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這樣的結果,來自於李瑞麟在行業裡對方向的敏銳把握。事實上,晶片測試的技術並不是秘密,但此前國內公司大多基於國外量產裝置去做開發。李瑞麟是第一個把方向定下來,然後做自主研發的人。等到現在國內其他公司也開始往這個方向發展的時候,國芯微無論是在技術還是市場上,已經比別人領先幾年時間了。
一步快,步步快。
2021年2500萬元,2022年4500萬元、2023年8000萬元……國芯微的年銷售額呈現爆發式增長。
這家公司2019年才成立,在外人看來,幾乎沒有所謂的沉澱期,怎麼做到的?
李瑞麟只舉了一個例子:“我去成都見一個客戶,他講了需求,我就給他說了一個案例,告訴他我們之前是怎麼給一個射頻收發晶片做測試解決方案的,只用了半個小時,客戶就決定把專案給我們來做。”
國芯微不是沒有沉澱期,而是沉澱期都在李瑞麟自己身上,在他幾十年的積體電路測試從業經驗上,在他帶領的專業團隊身上。
“創業初期,沒有人看你公司名頭,裝置有多好,大家只看公司的人有沒有能力。客戶相信我和我的團隊是業內做這個事最頂尖的,事兒就成了。”
壯大:先培育一批專精特新技術人才
所以國芯微是一家靠一個人撐起來的公司嗎?
面對這個稍顯尖銳的問題,李瑞麟淡定自若:“不否認最開始客戶是認人,有訂單是因為有這麼個人在,但是慢慢的要淡化個人的作用,凸顯團隊的作用。”
他又舉了個例子。
國芯微現在有幾塊很厲害的資質認證招牌,並且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拿下了這些招牌。
2019年9月透過ISO9001:2015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021年6月被認定為“重慶市科技型企業”;2022年2月獲得國軍標質量管理體系透過認證;2022年3月獲CNAS認可;2023年6月被認定為重慶市“專精特新”企業;2023年12月榮獲首批“重慶市現代製造業檢驗檢測公共服務平臺”。
“這些資質認證含金量很高,像CNAS國家實驗室認可是非常難拿到的,正常企業可能要花五年七年甚至更長時間去做這件事,但我們能這麼快拿下來,靠的是更專業的人才。”
李瑞琪說,比如國芯微現在的質量部經理,在來國芯微之前就是專門做認證工作的。“我花了一兩年的時間,沒有三顧茅廬也有七八顧,才把他請來。還有用七十萬年薪從國內頂尖晶片公司挖來的人才……人是一個公司存在的根本,在關鍵的崗位找到最合適的那個人,發展起來自然就順暢。”
隨著國芯微的高速發展,李瑞麟也意識到對人才團隊的需求,變得越來越大。在李瑞麟的規劃裡,未來國芯微每年將至少投入5000萬元,打造積體電路檢測基地,為重慶造晶片把好最後一道關。
但專業人才短缺的現實條件已經擺在眼前。為了解決人才短板,李瑞麟多次與重慶大學、永川教育基地等交流聯絡,想做卓越工程師的培養計劃。他還計劃,在西部(重慶)科學城建立一個人才培訓基地,前期每年培養50至100名專業人才,此後逐年加大培訓力度,致力於成為晶片檢測領域的人才搖籃。
未雨綢繆,是因為有更遠大的目標。
“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裡,半導體市場的規模很大,但晶片測試是短板,至今還沒有一家真正大規模的產業化檢測基地。國芯微是重慶市‘33618’產業鏈裡的一環,我們爭取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乃至全國,做出一條領先的產業線,來給整個產業鏈帶來更好的服務和回報。”李瑞麟說,自己跟積體電路測試打了一輩子交道,也只會這點東西。那就帶著國芯微一條道走下去,去迎接中國積體電路大發展時代的到來。
上游新聞記者 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