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潤發,曾經的“超市王者”,在最巔峰的時候,甚至一度超越沃爾瑪這樣的大型商超,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大潤發的名字,好像不再有之前那麼響亮了。
對於大潤發,可有一個“冷知識”可能瞭解的人不算太多,那就是大潤發被馬雲收購了,前前後後花了四百多個億,成為了大潤發的最大股東。
馬雲相信大家都再清楚不過了,阿里巴巴的創始人,作為電商的巨頭,卻收購了大型的線下零售商超,被馬雲收購之後,大潤發有著怎樣的發展呢?
“神話”倒下
在湖北宜昌,有且只有一家大潤發超市,開業時間已經超過了十年,不過開業時間長也沒有抵過經營不佳閉店的命運,在2023年12月8日還是閉店了。
作為一個在當地十多年的大型商超,大潤發已經成為當地很多民眾喜歡的超市了,因此在宣佈閉店的時候,很多人都是不捨的。
據超市裡面的員工表示,閉店是沒辦法的,超市長期都處於虧損的狀態中,在宣佈閉店之後,大潤發再次迎來了搶購熱潮,不過並不能改變閉店的決定。
十年老店閉店,不禁讓人感嘆大潤發已經不復輝煌了,有這樣的感嘆也是人之常情,要知道在2016年之前,大潤發有一個記錄,那就是19年不關一家店。
在大潤發入駐之後的19年間,沒有一家店閉店,那是屬於大潤發的輝煌,不過在2016年10月,山東濰坊的大潤發打破了這個記錄,結束了經營。
雖然這次閉店是因為跟物業之間的原因導致的,並非經營不善,不過記錄被打破之後,閉店的大潤發也變多了。
屬於大潤發的輝煌
大潤發是中國臺灣的品牌,1996年成立,不管是品牌的設計,還是運營和管理模式,都是完全由中國人自行完成的。在兩年後的1998年7月,上海黃浦江邊也開了一家大潤發,這成為了大潤發在大陸的第一家分店。
像大潤發這樣的大型購物廣場,其實當時上海已經有沃爾瑪和家樂福這樣的老牌連鎖商超了,大潤發跟它們比起來貌似沒什麼優點,但是實際上,大潤發開店之後的第一年就打出了不錯的成績,此後發展更是一路順風。
而之所以如此,也是和沃爾瑪這類商超的入駐有一定的關係,正是因為它們的入駐,給廣大消費者一個新的消費選擇,而大潤發開店之後,也在這股潮流的推動下得以迅速發展。
進入到新世紀後,大潤發已經有了十多家門店,距離第一家門店開業也不過三年的時間,這無疑是非常成功的,因此當時的CEO黃明端非常自信,他非常看好大潤發的發展前景,認定大潤發能超過沃爾瑪。
2006年,大潤發開始形成統一的規模,門店的裝修和營銷模式都開始一致,這也讓大潤發的品牌形象更加深入人心,2009年,大潤發的營業額超過了家樂福,在這之後也確實完成了黃明端的理想——超越沃爾瑪。
在2014年大潤發的門店數量已經超過了兩百家,每一家門店的營收都非常可觀,大潤發成為了“超市之王”。
這樣的輝煌,在一年之後就開始走起了下坡路,這是因為什麼?
網購對實體零售的衝擊
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O2O模式也成為了當時的主流,所謂O2O其實就是線下的實體商鋪與網際網路相結合,這個模式的出現是網際網路不斷發展的產物。
在這個模式興起之後,大潤發也推出過自己的網購平臺,但當時的網購,基本是淘寶和京東神仙打架,人們的選擇基本都是這兩家,在這種情況下,想要佔據網購的市場相當困難。
在網路的衝擊下,大潤發開始走起了下坡路,不光是大潤發,線下的實體行業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影響。
網購的發展已經勢不可擋,大潤發想改變這個情況已經是不可能的,而自己創立的網站也比不上淘寶那樣專業的網購平臺,因此大潤發只能尋求合作來轉型,也是在這種時候,馬雲看上了大潤發。
被阿里收購後
作為以線上業務為主,並且在網購中有著一席之地的阿里,選擇收購了當時的線下“超市之王”,這個聯手不管誰看來都是強強聯合,然而收購之後,大潤發的發展卻有些不盡如人意。
收購大潤發,也是為了達成馬雲“新零售”的概念,讓線上與線下聯合起來帶來更好的消費體驗。
在阿里插手之後,大潤發也迅速推出了網路銷售平臺,並且可以提供配送服務,下完單之後不用到超市,直接把新鮮的蔬果送貨到家門口。
在剛開始的時候,大潤發的銷售額確實獲得了一定的增長,但沒能重現之前的輝煌,很快又出現了頹勢。
為大潤發推出的網購模式,反而成為了發展的阻力,雖然下單之後確實方便,只需要等半天就能免費配送到家,但這也導致客戶們根本不願意出門購物了,只需要在家用手機下單就行,導致線下的客流量更少了。
而免費為附近的客戶配送,對於附近的居民來說,無疑是好的,節省了出門逛商場的時間,但是對於商場來說,卻是增加了一項配送成本。
除了多出來的配送成本,大潤發在轉型之後各方面都有費用的投入,而這方面的虧損,就在商品的價格上找補回來了,商品的價格不得不出現了增加。
原本的大潤發是以便宜實惠為主,但是線上模式推出之後,價格出現了增長,對於這種情況,大部分的消費者都不願意買單,畢竟網路如此發達,實惠的東西哪裡都能買到,並非只有大潤發。
漲價不行,不漲價也不行,不漲價就只能從商場本身讓利,不管是哪一種方式對商場來說都是一種不好的發展,這也導致了大潤發不斷虧損。
400億收購大潤發,沒有打成一手好牌,不過大潤發還沒像家樂福一樣徹底退出市場,至於未來發展如何,還需要拭目以待。
[免責宣告]文章案例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路,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案件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絡我們,我們將刪除內容!
參考資料:
《馬雲入股大潤發 將按新零售模式升級濟南的門店》,新華網,2017-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