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工業大學的2022級碩士研究生周洋從大一開始就研究起可穿戴加熱裝置。6年間,周洋共獲得73項獎勵,包括23項國家獎勵。
“我怎麼都想不到爬山時不經意間的想法能變為現實,當穿著自己設計的智慧加熱衝鋒衣在沙漠腹地仰望星空的那一刻,我覺得我整個創新創業的教育在哈工大都形成了閉環。”回望過去周洋感慨萬千。
喜愛發明創造
新奇想法來源於生活
來自寧夏的周洋從小喜愛發明創造,有很多新奇的想法。在一次登山途中,周洋想到了新點子,“山頂豔陽高照,穿著厚厚的衝鋒衣仍感覺很冷,我就想能不能做一套智慧加熱的可穿戴裝置,這樣就可以隨時控制溫度用電熱代替羽絨保暖。”周洋說。
2018年,周洋如願考上了哈工大,那時他並沒想過撿起那個不成熟的專案,直到班主任王盼寶的一番話讓他豁然開朗,“你的想法來源於生活,這非常好。”班主任建議周洋先試著參加“祖光杯”創意創新創業大賽。在老師的指導和自身的努力下,周洋第一次參加比賽就獲得了校賽銀獎。周洋決定,要把專案繼續做下去。
參賽歷練自己
用所學知識最佳化作品
剛上大二的周洋在最佳化專案時發現自己的專業知識積累不足,亟待提升專業知識和技術能力。“我參加了智慧車創新俱樂部,學會了如何繪製電路板,還學習了電路設計等專業知識。”周洋說,在備戰國賽的過程中有很多技術難題,他和同學們常常熬夜攻關。這次比賽周洋獲得全國大學生智慧汽車競賽二等獎。此時的周洋再看他大一時的作品,發現確實有很大提升空間,他簡化了電路,優化了演算法,透過參加各種比賽來歷練自己。
進入大三,周洋加入了課題組,開展微電網相關技術的研究,並發表了兩篇學術論文。周洋不斷用所學知識最佳化他的衝鋒衣,“我想借鑑微電網中多能互補的思想來對我們的可穿戴加熱裝置進一步最佳化。”
跨學院組團隊
專案獲得國家級獎項
在大四和研一,周洋帶領團隊在新材料方面進一步最佳化,周洋和來自多個學院的學生合作共同研發了基於新型二維材料MXene的智慧戶外服裝,並設計構築出了一種可在較低電壓(1-5V)下快速發熱(1-3s)的MXene膜,其溫度在25-130℃可調。將這種MXene發熱膜應用於衝鋒衣中,可展示出比市場上常規碳纖維加熱膜更優異的加熱效率和更低能耗,其發熱功率是碳纖維的250%。
在此基礎上,周洋和團隊還設計了一種新型Boost變換器,可實現低開關管電壓應力、高增益的電壓輸出,透過改變MXene兩端電壓控制其發熱溫度,以適配MXene低壓發熱的效能。基於新型材料、電能變換系統以及相關軟硬體的設計,這款以保暖為核心的智慧全地形戶外服裝,在低溫環境下展示出巨大的實際應用潛力,專案還獲得了“挑戰杯”全國特等獎和“網際網路+”全國一等獎。
希望研究成果
既上書架又上貨架
六年間,周洋還參與了“阿斯圖”衛星太陽能帆板的電路設計、偏遠地區源網荷儲交直流混聯絡統等多項重要專案,牽頭研發了低壓快熱智慧發熱系統,基於Cat.1技術的魚塘養殖機器人等技術,應用於智慧穿戴、智慧農業等領域。他共獲得73項獎勵,其中獲得23項國家獎勵,14項(9項已授權)獲得國家專利。周洋和團隊創造了多個“第一”“唯一”:國際頂點設計大賽金獎第一名、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優秀學術論文獎(2021年全校唯一)、春暉創新成果獎一等獎(校本部第一)等。
在不斷參賽過程中,周洋意識到技術終究應該服務社會,“我想能不能把我們的競賽成果變成實實在在的產品推向市場。”在哈工大大學生創新創業園的支援下,周洋和小夥伴們創辦了公司,“從攻克技術難題到兼顧公司運營,我們學到了很多財稅方面的知識,前不久我們和一些企業簽署了意向訂單。”周洋說。展望未來,周洋表示要一手抓技術一手抓市場,“我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既上書架,又上貨架,在科創路上不斷前行做到行業頂尖,發揮社會價值。”
文/本報記者王天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