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滬指跌破20年均線,歷史罕見
開年以來A股大幅回撥,上證指數創新低2724點,更是跌破20年均線,歷史罕見。而歷史上,也僅有2019年初的2個交易日有跌破20年均線。此外,20年均線也是歷次超級大底的支撐線,這一資料所指向的時期,無一不是短期投資者體驗極差,市場不斷磨底,但隨後投資收益逐步修復,甚至開創牛市的時期。
02
歷史上A股是如何走出底部的?
每一輪走出底部的驅動力各有不同。2019年的核心是國內政策的轉向,從開年降準,到民企紓困;2016年的核心是開年熔斷股災“3.0”跌出價值,疊加供給側改革下的基本面修復;2012年的核心是經濟復甦的驗證;2008年的核心是“四萬億”投資。整體而言,政策力度和經濟預期好轉是“破局”的核心。
03
歷史大底後,行業如何演繹?
08年金融危機底後,“四萬億”政策救經濟,市場主線集中在基建和地產;2012年底,在漫長的蟄伏後,經濟企穩,金融先行,隨著網際網路+、併購重組盛行,TMT爆發;2016年底,風險偏好在熔斷後跌至冰點,隨著供給側改革推進疊加外資流入,週期搭臺、消費唱戲;2019年初,隨著流動性轉向寬鬆、市場脫敏貿易摩擦,疊加消費升級、內外資共振,核心資產成為主角。可以看到,每一輪行業主線都有自己的時代背景。
04
本輪A股何時能走出底部區域?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一輪A股從2021年初調整至今,無論是從時長還是幅度上看,都極為熬人,所以信心的修復也會更為曲折。雖然我們無法精準預判市場何時能走出上升趨勢,但我們相信,市場終將越過悲觀的拐點。
05
走出底部,信心從何而來?1)迴歸A股定價本源,“三因子”將共振修復
第一,企業盈利已結束2021年一季度以來的見頂回落週期,將逐漸走向低斜率修復通道;第二,中美貨幣政策有望從背道而馳走向相向而行,海內外流動性將寬鬆共振;第三,強美元和高美債對A股的制約有望開啟,風險偏好將迎來積極改善。
06
走出底部,信心從何而來?2)估值已足夠便宜
從市場重要股指以及核心賽道看,無論PE還是PB,都已調整至較低水位,不少品種更是創下歷史新低。PE層面,創業板指、新能源、光伏、軍工的水位已降至“地板”;萬得全A、白酒過去3年、過去5年的水位也僅2%左右。雖然低估值不一定會漲,但也意味著有更多“撿金子”的機會。
07
走出底部,信心從何而來?3)情緒已極度悲觀
從新增投資者/開戶數同比增速看,目前處於“冰點”水平,且已持續2年多,月平均增速-20%,反映出市場確已到了無人問津的階段。從新基金髮行看,2023年12月單隻基金的發行規模僅1.75億份,位於2005年以來的0.45%分位。回顧歷史,基金髮行遇冷往往是底部特徵之一,尤其是當單隻基金的月均發行份額低於5億份,是一個比較顯著的訊號。
08
走出底部,信心從何而來?4)政策持續發力,終會量變到質變
事實上,從2023年7月政治局會議定調“穩增長”後,政策就不斷加碼,而且今年以來,國常會定調穩市場、穩信心,央行宣佈降準,廣州、蘇州、上海等地的樓市政策大幅鬆綁,政策發力仍在繼續。
09
買在當下,如何佈局?
可以採用“三角形”配置。防守側,配置高股息、低估值的紅利策略,受益於基本面的逐漸修復和預期變化;進攻側,可以聚焦於經濟增長的供給端改善和新一輪產業週期的崛起,佈局相對高波動的TMT科技成長板塊;中間層以穩健為主,佈局受益於市場悲觀情緒修復的醫藥、消費,以及受益於經濟復甦的順週期行業。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富國基金不保證基金投顧組合策略一定盈利及最低收益,也不作保本承諾,投資者參與基金投顧組合策略存在無法獲得收益甚至本金虧損的風險。基金投資顧問業務尚處於試點階段,基金投資顧問機構存在因試點資格被取消不能繼續提供服務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