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炮炮。這幾年,大國博弈、三年疫情、經濟下行,從上到下,從官方到民間,都在為經濟恢復活力尋找“藥方”。在當下的宏觀語境下,我們都在說內需不足,在中國主要是消費不足。所以很多專家開出的方子就是,大力刺激內需,刺激消費,經濟由投資驅動轉為消費驅動。國家發改委也提出了刺激消費20條,但效果呢?說實話,真的沒啥效果,老百姓切切實實不敢花錢了。
最近,著名經濟學家吳曉求,在一個大型論壇表達了一個觀點,別指望刺激消費提振經濟增長,他說:不要再刺激內需了,因為老百姓根本沒有收入,他們的口袋比臉還乾淨!沒有收入的增長,就沒有消費的增長。消費並不需要刺激,它並不是透過刺激產生的,而是建立在人們手中有錢,有收入的基礎上。沒有收入消費不增長,沒有信心投資不增長。這的確是現在面臨的困難。
我覺得這個專家說的特別好,也很勇敢,說出了老百姓的心裡話,比一些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專家好太多。之前那些經濟學家都號召刺激老百姓消費來提拔經濟,他們的理由是,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消費佔GDP的比重普遍在70%以上,而我們訊息GDP低很多,他們言下之意是,人家經濟不錯,是因為消費繁榮,所以我們要向他們看齊。
但是,專家選擇性忽略了一個最核心的問題,就是這些消費高的國家,人家居民可支配收入佔比也相當高。美國在80%以上,歐洲日本都在百分之六七十以上,中國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國民收入的佔比只有可憐的43%,幾乎全世界最低。
由此可見,消費一定是建立在有收入的基礎上的個體行為。打個比方,一個身體虛弱之人,最需要的就是各種營養,讓全身的肌體有足夠的能量重新調動起來,而不是去用各種激素去調動本就已經虧空的身體,再貢獻出點能量去維持肌體的正常運轉。這種只用激素不給營養的做法,其結果只能本來就虛弱的身體變得更為虛弱。
所以單純的喊刺激消費只是一種空洞的口號,就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甚至是本末倒置。
另外,現在很多機構和專家都在盯著居民存款這塊“大蛋糕”, 今年9月末,住戶存款餘額達到134萬億,這個數字還在增長。所以他們就琢磨,居民存款這麼多,但存著不花,真是愁死人了,趕緊花啊,把錢拿出來刺激經濟啊。
朋友們,千萬別看銀行存款資料就以為老百姓的錢很多,那些錢有很多是有錢人的,企事業單位的錢,和老百姓沒有關係的。大部分老百姓的收入還是來源勞動所得的工資收入,低收入老百姓的收入多低是有資料的。
另外,就算普通老百姓有一點存款,但為什麼大家不願意消費?之前是因為要攢錢買房,攢錢養老,攢錢給孩子教育。現在還要增加一條攢錢怕被裁員沒有收入,所以大家害怕了,害怕自己面對未來不確定因素沒有扛風險能力,所以只能落袋為安了。
所以,要解決經濟的問題,不是刺激老百姓花錢消費,而是有兩個有效途徑。
1、擴大全世界內的市場空間,創造可分配的增量空間。這個我們正在做,其實就是中美問題。
2、改變現有財富分配方式,這個比1還難,如果不改變,就算1做到了,也還是隻能惠及現有既得利益群體。1和2不做到位,國內有效消費人群仍然只能在那1億人裡面打轉,雖然短期內會有些增量,但中長期看不僅會回落,還會逐步減少。
好,以上就是對於刺激消費這個問題的分析,大家有什麼意見嗎?歡迎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