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外需下降、國內大迴圈競爭激烈影響,中國區域經濟增速呈現“東西快、中部慢”的新特徵,其中,中部板塊內部亦呈分化趨勢。
中部省份湖北、安徽2023年經濟增速分別達到6%、5.8%,跑贏全國。其餘四省份增速均跑輸全國,其中河南以59132.39億元總量、4.1%的增幅被四川超越,讓出中西部第一經濟大省的地位;湖南雖邁上5萬億臺階,但4.6%的增速與湖北的差距進一步拉大;江西在去年也遭遇“滑鐵盧”,經濟增速下滑至4.1%;山西增速略低於全國,為5%。
另據機構研報資料,2023年中部省份名義GDP同比增長為3.3%,在東北、東部沿海、中部和西部四大區域板塊中增速墊底。
多位專家表示,中部省份遭遇外貿下行、房地產低迷、產業結構調整、三產增長偏慢等多重壓力,經濟步入調整期。扭轉局勢的出路重點在於經濟結構最佳化,加大傳統產業技改力度,提高高新產業佔比,提升產業叢集競爭力,形成區域協同合作優勢。
整體趨緩
中部6省2023年經濟成績單陸續公佈,相較於此前的“高歌猛進”,今年中部整體增速有所放緩。與全國均值比較,除安徽和湖北外,山西(5%)、湖南(4.6%)、河南(4.1%)、江西(4.1%)均低於全國水平。與2023年年初預期的增長目標相比,除了湖北省,其他中部省份都沒有完成政府工作報告定下的增長目標。
在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恆看來,中部6省房地產加速探底,商品房銷售額除山西外均為負增長,嚴重拖累投資與消費,同時中部地區去年出口下行壓力突出,湖南、江西出口同比跌幅超15%,加上河南、湖南、江西統計資料“擠水分”,中部整體經濟增長速度趨緩。2023年,東北和西部省份名義GDP佔比基本持平,東部省份GDP佔比提升0.2個百分點至52.1%,中部省份GDP佔比下降0.2個百分點至21.6%。
安徽社會科學院經濟所區域研究室主任林斐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分析稱,“東西快、中部慢”主要因為發展階段經濟驅動力不同;經濟結構不一樣,投入產出效益差距大;國際國內環境的變化。中部省份多處在工業化中後期階段,製造業為主,更加依賴投資拉動,會使GDP規模擴大與增長在上升階段表現更好,當國際國內大環境變化,經濟結構面臨轉型調整,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使得內外需拉動不足,影響地方經濟表現。
內部分化
近些年,河南常用“標兵(浙江)漸遠、追兵(四川)漸近”形容發展面臨的壓力。2023年河南GDP總量為59132.39億元,與浙江的總量差距已經由2019年的8093億元,擴大到23421億元,增加了1.89倍。對河南來說,浙江這個“標兵”已經遙不可及。而四川這個“追兵”的GDP總量也從2019年比河南少7643億元,變成了今年超出河南1005.1億元,意味著四川超越河南居經濟大省第五位,河南退居第六位。
雖然這一名次變化有河南主動“擠水分”,調減2022年經濟資料的因素,但把時間拉長到最近5年來看,河南經濟增速已經連續4年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工業增加值也跌出全國前五。
這背後的原因主要來自工業轉型的陣痛。河南省工信廳有關負責人曾指出,河南工業“大而不強”,存在傳統產業比重高、新興產業規模小、創新能力弱、產業鏈不強等突出問題,鋼鐵、有色、化工、建材、輕紡仍是重要支撐,且多處於產業鏈中上游、價值鏈中低端,要素成本居高不下,發展模式較粗放,創新後勁乏力,推進產業基礎高階化、產業鏈現代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同為中部省份的安徽,近年來透過一系列大膽的投資和產業升級,形成了多個科技含量高的產業叢集,包括積體電路、電子資訊、新能源、人工智慧、新能源汽車等。2023年,安徽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達2.56%,區域創新能力居全國第7位。
經受住疫情、經濟下行等嚴峻考驗的湖北省,2023年GDP增速快於全國,經濟總量居全國第七位,快速回血的背後同樣靠的是持續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推動了科技與經濟的融合發展。2023年,湖北國家創新型產業叢集達到16家,居全國第三;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達到678家,居中部第一;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5萬家,增長24%;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3.5萬家,增長47%。
扭轉局勢
中國城市經濟學會副會長秦尊文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中部板塊內部分化趨勢明顯,湖北、安徽經濟增速跑贏全國,其餘省份不及全國平均水平,與湖北、安徽的產業結構有別於他省有關,“這兩省的高新技術產業佔工業總值比重都比較大”。
“武漢、合肥都有國家實驗室和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帶動了當地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新質生產力的產生。而河南、湖南、江西及山西都偏重資源型發展模式,傳統產業佔比大,轉身比較慢。”秦尊文進一步說,中部地區要全面崛起還是要結合現有產業優勢,把先進製造業擺在重要位置,“特別是河南和湖南,交通區位比較好,要接受沿海發達地區更多的產業轉移,包括高新技術的產業轉移,分別接受京津冀、大灣區的科技溢位、產業溢位,提升自身經濟實力,讓產業上一個檔次”。
林斐也表示,扭轉局勢的出路重點還在最佳化經濟結構,加快產業升級,完善產業鏈、創新鏈與供應鏈,提升產業叢集競爭力,“安徽就是抓住了新能源汽車、量子技術、新一代資訊科技等新興產業的風口,湖北的光電子資訊、北斗產業全球引領、全國領先,兩省都是以科技創新為抓手,培育出了更多的新質生產力,在區域競爭中贏得先機”。
“中部省份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獨自組團。”林斐同時提出,相對東部沿海省份協同發展、一體化發展,中部崛起未來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在區域競爭壓力增大的情況下,如何進一步聚焦主導產業,加強產業鏈分工合作,形成區域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