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請勿抄襲和搬運,違者必究
臺積電的全球化行動越來越頻繁了,從2020年開始,到如今臺積電已經在美國,日本建設大型晶片工廠,未來還會在德國投資100億歐元,修建尖端晶片工廠。
臺積電全球化建廠的行動也是對供應鏈的轉移,其中在美國建廠就有40家半導體企業跟隨臺積電赴美,央媒:放棄幻想。
臺積電的供應鏈轉移
臺積電在先進製程技術領域擁有世界領先的地位。公司可以生產包括5奈米、4奈米、3奈米等先進製程的晶片,這些晶片具有更高的效能、更低的功耗和更緊密的整合度。而且臺積電在半導體產業鏈中扮演著關鍵角色。
除了晶片製造外,公司還涉及到晶圓代工、封裝測試、設計服務等多個環節。臺積電與全球各大晶片設計公司、裝置供應商和封裝測試廠商等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佈局。
這樣的晶片巨頭成為各國地區拉攏的物件,紛紛邀請臺積電參與建廠。而臺積電也有把供應鏈轉移的想法,畢竟臺灣地區電力時常發生故障,淡水資源緊缺。
這些都會成為臺積電在當地擴產的障礙,而臺積電把工廠放在全球各地,就能利用當地的豐富資源打造晶片生產基地。而且還能得到當地政府的補貼支援,何樂而不為。所以在2020年,臺積電答應了美國的邀請,在美國修建高階晶片工廠。
此後臺積電又增加投資額至400億美元,一共要修建2座高階晶片工廠,分別為4nm和3nm。臺積電是全球最大的晶片製造商,臺積電到哪,哪裡就是生意。所以這期間有超過40家 半導體企業跟隨臺積電赴美,希望能跟著吃香的,喝辣的。
臺積電赴美建廠的挑戰
在臺積電的設想中,到美國建廠能夠獲得大額補貼,有廣闊的未來,可是實際情況並非如此。臺積電赴美建廠遭遇的挑戰一個接著一個,美國的勞動力成本和土地成本相對較高,建設和運營廠房的費用會比在其他地區高出很多。
此外,美國的稅收和監管環境也可能對臺積電的投資造成一定的負擔。而且在美國招聘到高素質的工程師和技術人才可能會面臨競爭激烈的局面。
美國的半導體產業發展較早,吸引了大量的技術人才,但供需不平衡可能導致人才的短缺,尤其是在先進製程技術方面。即便如此,臺積電還是堅持赴美建廠,只是延期了美國工廠投產時間,並沒有取消,看來是鐵了心要去美國。
央媒:放棄幻想,臺積電選擇站在美國陣營,就很難回頭了。而中國晶片要想取得最終的突破,還需要加大自給自足力度。
目前中國已經在成熟晶片領域有了一定的自給自足能力,不需要完全依賴進口,等高階晶片的問題也解決了,美國就會明白開放合作的重要性了。
同意的請點贊,歡迎轉發,留言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