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各油田企業自從2000年讓部分職工買斷工齡後,各大油田也開始了結構重組,重組改制過程中將主業與輔業分開。各油田採油採氣廠及相關科研技術院所留在了主業,其它的單位如機械加工、油田建設、管道建設、井下作業、裝備製造、運輸、學校、醫院、物業等等作為輔業剝離,稱為中石油存續企業。
主輔分離後,主業屬於優良資產,併成功上市,留在主業的職工收入很高;而在存續企業的職工,收入就差多了,而且幹得還是最苦最累的活。鄰居王小明是油建公司的職工,常年出工地,每年正月十五過後就出發到外圍工地施工,因為路途遙遠,加上工地施工工期緊,很少有中途回家的,直至臘月二十號左右才能到家。這些年,隨著工地變化轉戰了大半個中國,甚至出國到中東、非洲等專案工地。即使這樣,收入也僅是一般小中產水平,負擔孩子老人的各項開銷,還有些吃力。而那些各種原因不能出工地的,收入就更慘了,僅是最低生活保障。
後來,中石油改制繼續進行,持續重組。原來中石油各油田所轄的學校、公檢法系統向地方移交了出去。學校移交地方後,原來油田的中小學在慢慢萎縮,教師不再增加,原有的教師到國家規定退休年齡後陸續退休,學生也越來越少,教學質量也有所下降,最後與地方學校合併,撤校改名。學校從企業分離,作為事業單位編制人員,老師們收入增幅很快,屬於受益的人群。公檢法系統按公務員入編入警,待遇也是大大提升了,從此執法更是名正言順了,也皆大歡喜。
接下來,中石油對存續企業不斷進行主輔分離、社會服務分離,並打破企業和地區界限,對部分單位進行跨企業、跨地區的專業化重組,按全新的組織模式、體制機制執行。在這場專業化重組過程中,有的企業解除原有國有企業與職工之間的勞動關係,改制企業與其勞動人員簽訂市場化的合同,原國有企業對職工不再承擔無限責任。這就造成了很多老職工的心裡恐慌。因為在他們心中,他們所接受的企業文化是‘生是企業人,死是企業鬼’。老張同志在職工大會上就這樣喊了出來,讓他轉變觀念很難,而他本人也感到非常委屈,覺得在石油幹了一輩子,到了被拋棄了,不甘心啊。
上層領導講,‘主輔分離,輔業改制’的目的不是甩包袱,而是讓主業和輔業在各自的範圍內做大做強,取得各自領域內的競爭優勢。但這些普通老百姓不懂啊,只覺得是上面瞎折騰,什麼公司股份制改革,什麼股權招標轉讓,離他們太遠,只覺得職工的利益受到了很大損害,又無能為力改變當前境況,到處哀嘆,最終也只能隨著年齡的增長熬到退休完事大吉。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2000多年前詩人屈原感嘆人生的詩句,也正適合在不斷改制中前行的石油人心境。與時俱進吧,期待中石油改制這盤棋有個完美的結局,讓改制各企業做大做強,給廣大油田職工帶來更好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