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一場的復星,喘過氣來了,作為集團創始人的郭廣昌,精氣神也足了。
近幾個月來,他進入公眾視線的次數,與以前相比多了不少。尤為引人注意的,是這麼幾次曝光。
一次是2023年12月31日,郭廣昌發表了一篇新年感言,提到了復星在過去一年各個板塊所做的事情。過去的一年,他跑了很多國家,看了很多專案。有送別,也有收穫。“穿越激烈,相信未來。”
一次是2024年1月13日,他出現在2023年上海浙商年會上。郭廣昌給在場人士加油打氣的同時,還說,“現在很困難,但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了。今年一定要堅持活下去。”
第三次是1月21日,在專門去了一趟豫園後,郭廣昌釋出了一篇微博:復星創業31年,一直有一個追求,就是為全球十億家庭的健康、快樂、富足而奮鬥。實現這樣的夢想絕非易事,但我們一定會堅持去做,堅定前行。
話裡話外,字裡行間,郭廣昌皆流露出“輕重暫過萬重山”“堅持活下去”的決心和信心。走到今天這一步,郭廣昌並不容易。2023年這一年,復星持續健體瘦身,壓降負債。另一方面,復星在大健康、文旅等領域也動作頻頻:直觀復星醫療器械公司實現了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的國產化;復星旅文佈局的新產品線也在密集落地。
但這並不意味著復星的“困難期就完全渡過了”。深圳北山常成基金投研院執行院長王兆江認為,從宏觀和行業角度來看,緊日子還會持續,國際環境對中國還有很多不利因素。實際上,進入2024年,復星賣資產的步伐仍在持續。不僅如此,郭廣昌要聚焦的醫藥和文旅兩大板塊,仍擁有自己的煩惱。
以復星醫藥為例。有復星系員工在社交平臺發帖稱,由於復星醫藥三季報財報太差,不少公司子公司的管線直接解散了。「市界」查詢復星醫藥2023年三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307.0億元,同比下降2.92%;歸母淨利潤22.83億元,同比下降6.29%。對於“管線”解散傳聞,「市界」向復星的一名人士予以求證,截至發稿對方並沒有回覆。
上海灘前首富的成與敗
命運從無定數,而萬事皆有因果。
郭廣昌遇到事業危機後,不少人在過去的一年裡,剖析過這其中的因果。回答這個問題,得從他為何成功說起。這裡面自有邏輯:復星誕生於中國經濟浪潮掀起的上世紀90年代,一個遍地是黃金的年代。彼時彼刻,對一些有洞察力,對市場敏感的能人來說,賺到錢不是一件難事。
從復旦大學畢業後,郭廣昌就用賺的幾桶金證明了自己是個天生的商人:1992年,靠市場諮詢業務,他賺到了第一個100萬元;1993年,憑房地產銷售,他拿到了第一個1000萬元;1995年,透過乙肝PCR試劑產業化,他掙得第一個1億元。
再後來,憑藉在上交所上市的復星醫藥,郭廣昌募資了3.5億元。1998年的幾個億,能幹很多事。要知道,當年只需要花20萬元,就能買下上海浦東一套98平方米的的二手房。這套房子在20多年後,價值達到2000萬元。
由此可見,當年已實現財富自由的郭廣昌,如果就此“閒雲野鶴”也不是不可以。但偏偏命運的車輪,從1998年開始瘋狂轉動:體會到資本巨大好處的郭廣昌,加速擴張自己的商業版圖。復星進入的領域越來越多,越來越全。郭廣昌投的專案,也越來越多。
除了早期的房地產、醫藥外,復星還投資了科技、金融、零售業、新能源等領域。巔峰時期的復星系,擁有百餘家公司,投了100多個專案,至少參股了40多家上市公司。那些年,郭廣昌憑藉不菲身價,不僅多年穩居上海灘首富寶座,還被外界稱之為“中國巴菲特”,復星也成為投資界的“黃埔軍校”。
可以說,在濃厚的時代背景下,個人能力的加持中,郭廣昌的前半生,擁有看中哪個行業的哪個專案,就能賺到錢的“錦鯉”體質。要說郭廣昌為何一路狂奔?在央視2017年的節目《遇見大咖》裡,郭廣昌的一番話算是道出了其中原委,“企業做到一定程度你是停不下來的,不進則退。”
王兆江向「市界」解釋了郭廣昌的投資之道:復星的成長得益於巴菲特思想,其用比較分散的形式和便宜的價格,購置優良資產並長期持有。這種投資法,在宏觀經濟高速發展時期,能帶動復星集團迅速發展。但當宏觀經濟下行時,此打法就不奏效了。
“復星系早期的模式以投資為主,這就導致了其在創新領域難有發揮,且受經濟週期的束縛較大。”王兆江認為,這也是復星這幾年來在科技、新能源等領域少有建樹的主要原因之一。與巴菲特價值投資不同的是,復星的投資理念風險偏好更高一些。尤其是進入2017年之後,為了擴大業務版圖,郭廣昌的投資風格更為激進。
復星將手伸向了各個領域。甚至於,郭廣昌連高鐵都去投資,成為民營高鐵“吃螃蟹第一人”。但復星的投資併購,大量是透過借錢來實現的。當復星系越來越龐大的時候,債務總量也如滾雪球般變大。此時,大環境已經今非昔比:國內融資渠道收窄,國外宏觀經濟震盪。“大而全”的復星缺錢了。從2020年開始,復星便開始出售資產,這個動作到2022年,變得尤為頻繁。
“形勢變化時,他就要減持,為自己減壓。”王兆江告訴「市界」。進入2023年,復星繼續賣資產,持續壓降負債。公開資料顯示,這兩年,僅通過出售非戰略性非核心資產,復星就回籠現金超過500億元。就連郭廣昌的心頭肉南鋼股份,他也都忍痛割愛,一次換回了超過130億元現金。
在郭廣昌看來,如果說在2022年,復星是迎來了一場風暴,那麼2023年的復星,最困難的時候過去了。至此,復星“大病”之後的傷口,正在慢慢癒合。回看後視鏡,復星之所以沒有像其他民營企業,因為負債過高而倒下,當然與其快速拋售資產回籠現金有關。
除此之外,最根本的原因還在於,“復星運作的時候,還是秉持巴菲特安全邊際法則。因此,儘管之前集團槓桿有些高,但總的來說,還是保持了資產負債表的相對健康。”王兆江告訴「市界」。
復星沒有“倒下”,還歸功於郭廣昌的斡旋。
2023年12月31日,郭廣昌發表新年感言稱,在過去的十二個月時間裡,跑了很多國家,看了很多專案。“有送別,也有收穫。”這裡的“送別”,大概指的是出售資產。“收穫”,大約指的是能讓復星往好的方向走的事情,比如有“白衣騎士”伸出了援手。
“郭廣昌商業關係處理得當,他在浙商和上海商圈中有較高的威望,所以他更容易靠商圈力量化險為夷。”王兆江表示。郭廣昌有一個豪華朋友圈。他50歲生日時,到場的老友,就有萬達王健林、格力董明珠以及銀泰沈國軍等。不僅如此,郭廣昌還有個富豪校友圈。在《2023胡潤校友會榜》中,復旦大學共有15位校友,登上胡潤百富榜,總財富達到3147億元,8人身家超過100億元。
脫掉全而不精“外衣”
復星到底是做什麼的?曾經,幾乎所有人都發出這樣的疑問。“復星的業務實在太多了。”當復星還沒發生危機之前,就有人如此評價郭廣昌,“他是一名同時想打網球賽、乒乓球賽、足球賽、排球賽的球員。”但問題是,復星不少業務之間,缺少協同效應。這就麻煩了。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郭廣昌對這個問題,並沒有意識到。2005年和2008年,郭廣昌還與萬科創始人王石,有過兩次專業化與多元化之辯。兩次討論中,王石都力挺專業化,而郭廣昌始終力挺多元化。十多年後的今天,經歷過危機風暴後,郭廣昌痛定思痛了。
畢竟,對多元化企業來說,在競爭激烈的當下,要想贏得高質量發展,需以專業見長。這也使得2023年的復星,繼續瘦身的背後有章可循:脫掉全而不精的外衣,砍掉非核心業務,聚焦主業。比如,在與其他舊板塊格格不入的白酒版圖上,郭廣昌進一步縮減,放手了白酒品牌“金徽酒”。
過去一年,復星最為明顯的動作之一,還有一步步退出鋼鐵行業。去年1月,復星的主要上市公司復星國際宣佈,將所持天津建龍、建龍控股、北方建龍,以及簡舟控股4家鋼鐵業務公司全部股權,作價67億元轉讓了出去。
4月,南鋼集團(中信集團實控)行使優先購買權,將原先的意向購買方沙鋼集團擠出門外,從復星手中以135.8億元,買下南京南鋼60%的股權。南鋼股份是南京南鋼的核心資產,交易完成後,南鋼股份從“復星系”剝離。
在外界看來,郭廣昌現在走的,是一條與當年的王石、當年的自己,所持觀點都不同的路:既多元化,也專業化。即,圍繞某一核心領域去專注,在專注內多元,然後又在多元的每一個業務單元上做到專。時至今日,復星走的路,的確很明晰了。
“復星最重要的聚焦是兩個板塊,一個是生物醫藥、大健康,未來的方向是生物醫藥+AI;第二個就是文旅板塊,尤其是冰雪旅遊。”2024年1月13日,在浙江商會2023年年會上,郭廣昌在演講中表示。按照郭廣昌的說法,生物醫藥和文旅板塊,將成為復星以後的主營方向。
而在此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復星的業務版圖主要是四大板塊,分別為快樂、健康、富足和智造。快樂板塊包括文旅和品牌消費;健康板塊的主要平臺是復星醫藥,目前A股市值600多億元,富足板塊包括保險和資管;智造板塊包括礦產油氣業務和智慧製造。
郭廣昌在演講中還提到,自己在反思,以前老覺得全世界都是礦,復星也熱衷到處挖礦。“這種做法是不行的。”對於未來,郭廣昌表示,將從找礦、挖礦變為深挖礦,“挖有高附加值的礦”。聽到郭老闆的這些話時,“心情是激情澎湃的。對未來的復星,還是充滿了信心。”多名復星系員工告訴「市界」。
不過,「市界」瞭解到,復星的保險、資管和智造等業務,也許現在和將來不得不忍痛收縮,但並不意味著這些業務會完全放棄。以智造為例,“智造還有好幾個上市公司和擬上市公司,自身都有自己的規劃。”接近復星系的孫瀟告訴「市界」,未來投資也是圍繞主業。“就是每個企業做投資,要圍繞自己主營業務來。”
這也就意味著,“復星以前很多投資可能只是為了賺投資的差價。”但現在更多的是做專做精,實現業務與板塊之間的協同。這也就是郭廣昌口中的“深挖高附加值的礦”。從現階段來看,復星醫藥和復星旅文,就被郭廣昌當作“高附加值的礦”。
“旅文和醫藥都是to C的,本身是有協同的。”孫瀟向「市界」解釋道,看病吃藥、旅遊出行、保險等,都是一個家庭的正常需求。可以將不同的產品,賣給同一個客戶,就會產生協同。往前追溯,復星在醫藥和旅文這兩個領域,深耕由來已久。
復星醫藥是復星健康板塊的核心。在成立之初,復星醫藥僅醫藥分銷和試劑業務。上市之後,如母公司復星集團一樣,復星醫藥開啟投資併購動作,迅速切入製藥、醫療器械、醫療服務、醫美等醫藥健康全產業鏈。2022年,復星系危機中,復星醫藥自上市後,首次遭到控股股東復星高科技(由復星國際100%持股)的減持。
復星旅文是復星快樂板塊的支柱,共主營三大業務:度假村及酒店、旅遊目的地,以及基於度假場景的服務及解決方案。目前,復星旅文擁有地中海俱樂部、三亞亞特蘭蒂斯、景區運營商愛必濃等專案。在復星出現危機的2022年,為了換取更多現金流,復星旅文對部分重資產自持專案進行了退出。
在王兆江看來,生物醫藥和文旅,是未來中國商業發展的兩個不錯的方向。“健康是人追求的永恆主題,而中國又面臨老齡化,所以對醫藥的需求會保持穩定增長。”而文旅行業,是中國人消費升級的方向,過往的消費主要在於物質的滿足感,未來的消費更注重精神愉悅,文旅消費是有前景的方向。”
理想和現實的碰撞
不可否認的是,在醫藥和旅文領域,復星是有一些優勢基因在的。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復星就透過佈局,進入醫藥領域。復星醫藥也通過幾十次併購,做大規模成為醫藥龍頭。“它本質上,已經不是醫藥公司,而是一個醫療平臺。”有人如此評價道。復星醫藥為自己的產品,配備了龐大的營銷團隊及網路。例如漢斯狀在國內的專職銷售團隊,就高達500人,覆蓋近1500家醫院。
復星醫藥的營銷團隊,行動能力很強,比如這家公司能在疫情出現的第一時間,迅速開始研發抗病毒的新藥,代理國外巨頭的藥物......這也使得復星醫藥的獲得了不俗的業績。比如,漢斯狀2023年3月首次實現單月銷售破億元。而在復星PD-1(一種治療腫瘤的免疫抑制分子藥物)的銷售上,這種大力出奇跡的現象也能看到。
國內PD-1卷得不行的當下,幾乎所有藥企的PD-1銷售額,在2022年都有一定程度的下滑。復星的PD-1在2022年3月才上市,算是國內上市時間較晚的,且也沒能進醫保,同可以醫保報銷的恆瑞、君實等企業的產品相比,沒有優勢可言。
然而,復星PD-1在2022年,沒賣滿一年,就賣三個多季度的情況下,完成了3-5億元的銷售額。進入2023年,復星PD-1在上半年,賣了5.563億元。相比而言,君實生物,只賣出了4.47億元的PD-1。
過去一年,復星醫藥還與深圳市合作了針對創新藥的50億元大基金,也攜多款創新產品亮相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比如“磁共振引導聚焦超聲”腦部治療系統。
同復星醫藥一樣,從復星國際裡分拆出來的復星旅文,也是透過收併購做大規模的。比如成立於1950年的度假集團地中海俱樂部、知名高階酒店品牌亞特蘭蒂斯等專案。
復星旅文的管理層,擁有豐富的旅遊地產經驗和全球化背景。以董事長錢建農為首,錢建農曾在德國留學工作十年,曾擔任過兩家全球500強企業高管,在旅遊及零售行業擁有逾二十年經驗。復星旅文團隊員工中,也擁有不同國際背景和豐富的跨國公司任職經歷。
過去一年,除了江蘇太倉阿爾卑斯國際度假區開業外,復星旅文首個城市度假村地中海白日方舟.南京仙林度假村也揭幕了。豫園會也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首次出海在法國點亮。2023年,得益於核心業務如地中海Club Med、三亞亞特蘭蒂斯業務的增長貢獻,復星旅文首三個季度未經審計的歸屬於公司股東利潤較2022年同期扭虧為盈。
不過,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復星旅文打造的一些專案,其商業模式通常為IP自持+地產銷售:用房屋銷售金額反哺自持部分投入,自持IP提升物業銷售價值。比如2023年10月開業的江蘇太倉阿爾卑斯國際度假區,就配有不少住宅樓盤復遊城·太倉,該專案由復星集團親自操盤。
如今,國內房地產市場震盪的大環境中,復星旅文IP自持+地產銷售的商業模式,無論從短期還是長期看,都存在不小的壓力。
復星醫藥也有自己的煩惱。它有太多沒法獨立融資的子公司了,但醫藥研發又是特別燒錢的事,需要太多資金去扶持。畢竟,這麼多年,復星醫藥的負債率都在50%左右波動,競爭對手恆瑞醫藥資產負債率僅為10%。於是,外界可以看到的是:復星醫藥總在為其他公司擔保。
截至2024年1月19日,復星醫藥實際對外擔保金額約佔其淨資產的59.66%。此情此景下,二級市場用腳投票:2023年全年,A股、H股,分別累跌27.97%、30.47%。股價跌跌不休中,有憤怒的股民發出質問:復星就沒想過回購股票維護股價嗎?還幾乎每週發一個擔保公告,你是醫藥公司還是擔保公司?
到此時,復星醫藥被剔除出上證50指數樣本股行列,已經快兩個月了。被剔除出樣本股往往意味著該股票市場表現不佳,或公司業績出現較大波動。在外界看來,這對復星醫藥來說,是一個不祥的訊號。“從宏觀和行業角度來看,緊日子還會持續。並且國際環境對中國還有很多不利因素,所以不能說復星困難期完全渡過去了。”王兆江告訴「市界」。
他繼續解釋道,復星聚焦的兩個方向,操盤難度係數高,復星的生物醫藥方向,在國內必須要有獨特競爭力,並能夠在國外開啟市場,才能稱得上強競爭力。而文旅的本質,是人才和資源的持續運作,不是單純的固定資產投入。
透過郭廣昌的不少語錄可以看到,他是一個很小心、很謹慎的人。這一點他也多次向媒體提到。他還曾開玩笑說,“你看街上匆匆行走、不振臂高呼的都是抱著孩子的婦女,我和她們一樣,不會振臂高呼,因為我懷裡抱著復星。當你感到疲倦、受到誘惑時,控制自己往往決定事情的走向。守住自己的底線,然後去開創自己的事業。”
三次遭遇危機,三次逢凶化吉的郭廣昌,這一次,如何繼續守護好自己的“孩子”呢?
作者 | 陶 婷
編輯 | 孫春芳
運營 | 賈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