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年末年初,看到很多有關經濟趨勢的討論,都很有見地,但是都沒有說清楚,最重要的事情到底是什麼?有人甚至提出驚悚的問題,中國是不是正在走日本和巴西的老路?
我們今天不講理論,講講故事,大家一起來探討2024年經濟的答案。
春節之前,幾個朋友去日本,回來以後,講到他們對今天日本社會和經濟現象的觀察。
他們說,今天日本社會最大的問題,是整個社會已經固化了,所有事情似乎都有定數。
很多日本年輕人,大學畢業以後就是進入幾家大公司,然後可能一輩子也不換工作。不是他們不想換工作,問題是可能也沒有多少機會換工作。
然後,他們會在這家公司苦熬資歷,很多人熬到老了,才混了一個科長。
他們的人生就像一杯清酒,一眼就看清楚了底色,整個日本的底色也就看清楚了。
很明顯,這種社會最可怕的地方是失去了精氣神,也就失去了前進的動力。
前些天看到有人說巴西也是類似的情況。所以大家都非常憂心,中國是不是也正在走向他們的老路?
這讓我們想到,這幾年不斷有周邊的朋友,賣掉大城市的房子,回到老家縣城生活,看起來是享受生活了,實際上每天都是說不盡的無聊和落寞。有人熬不住了又回到大城市當房奴。
雖然也有人說,我們的社會階層越來越有固化的趨勢,但中國仍然是世界最有活力的經濟體,仍然有很多的工作機會,有大量的年輕人找工作換工作。
我們的社會只是形成了一定的結構,但並沒有固化。
前幾天有朋友說,我們社會最大的問題,是第一代奮鬥者掌控了財富,也掌控了很多人的命運。有人反駁說,這話不對,更大的問題是我們被房地產綁架了。
這些話說得都是對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要花大力氣調整房地產,下大決心整頓網際網路行業的壟斷和資本無序擴張,這些都是為了防止社會固化,失去活力。
我們很幸運,因為大家都在反思,都在積極調整,所以我們仍然有活力。
但是,這幾年更大的問題,顯然是疫情以來,很多人懈怠了,不想奮鬥了,甚至有人躺平了,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思潮。
躺平的例子很多,包括我們前面講到有些人離開了大城市,回老家縣城躺平了,也包括很多年輕人不買房不結婚不生孩子了。
這主要是三年疫情期間形成的,因為那幾年很多日子裡我們沒辦法奮鬥,只能躺平了等待疫情過去,躺著躺著就成了習慣,習慣腐蝕了我們的思想。
2023年疫情過去了,我們發現還是很難,經濟很糾結,有些人開始掙扎,有些人繼續躺平。
所以,如果我們順著改革開放以來的時間和故事線來看,最近幾年最重要的變化,其實是很清楚的,就是2020年以來,“躺平”這個詞語竟然流行起來了。
問題非常明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形成了勞動致富的主流思潮和奮鬥精神,這幾年悄然發生了變化。
所以,為避免走日本和巴西的老路,2024年我們最重大的任務,是拒絕躺平重回奮鬥精神。
那麼要怎麼做呢?光喊喊口號就可以了?當然不行了,我們要拿出實實在在的東西。
回顧改革開放初期,那時候思想問題更加嚴重,社會積極性比現在更差。那時候我們做了兩件最重要的事情,扭轉了局勢。
第一件事情,是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打破大鍋飯,解放了思想,釋放了生產力。第二件事情是建立“讓一部分先富起來”的全新分配機制,讓很多人看到了奮鬥的榜樣和希望。
所以,2024年開始,我們要做的仍然是深化改革,解放思想,釋放生產力;仍然是繼續改變分配機制,創造更多的機會,樹立奮鬥的榜樣。
具體怎麼做呢?例如我們最近在加速的戶籍制度改革,就是要解放人口,釋放新的生產力。例如我們大量投入創新產業,推動經濟轉型新動能,就是要創造更多創新機會。
這些仍然是不夠的。
除此之外,我們還有一件大事要繼續做下去,就是解放房奴,減輕老百姓身上的債務,讓大家思想上真正放鬆下來,釋放消費動力。
我們意識到這個本質問題,堅定不移地走下去,中國一定大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