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梅
來源:商業人物(ID:biz-leaders)
賈國龍最近的任務,有點繁重。
57歲的他要扶長子賈鈺坤一馬,支援其在餐飲界創業。根據賈鈺坤去年11月份,在“第三屆中國餐飲品牌節”圓桌論壇上的一段發言,在扶持兒子方面,賈國龍可謂是不遺餘力,要錢給錢,要資源給資源。
此番說辭,雖有些託大。但拳拳慈父心,可見一斑。
兒子的前程需要兼顧,賈國龍自己也停止不了“折騰”。2024年,對於他應該是頗有緊迫感的一年。
他的三年上市計劃,已到了關鍵節點。西貝餐飲集團籌備上市的訊息傳出,是在2023年的1月1日。彼時,賈國龍立下了兩個宏大的flag,一個是2026年完成IPO、成為市值千億的上市公司,一個是2030年實現營收超千億。
賈國龍這段發言,上了不少財經媒體的標題。原因無它,這兩個夢想大到足夠令人驚奇:僅就市值而言,國內也就僅海底撈短暫破過千億港元,截止2023年底,國內上百億市值的餐飲企業也就六、七家左右;至於千億營收,目前也只有麥當勞和百盛中國能夠企及了。
根據賈國龍今年年初的最新發言,2023年西貝餐飲集團整體勢頭良好,營收創歷史新高,達62億元。從62億到千億,不得不佩服賈國龍先生的巨大想象力和勇氣。
作為餐飲界著名的網紅老闆,賈國龍給人的印象中包含著這麼一環——他的發言容易被作為話題。如2020年4月份,他那篇因現金流吃緊公開求救的文章;推出賈國龍功夫菜時,自稱是賭上自己的名字,用人頭擔保;談論996時,表示自己都是715、白加黑,奮鬥就應該喜悅。
西貝的高管,像似也延續了他這種快言快語、情緒色彩濃烈的發言風格。過去幾年中,西貝因漲價而屢上熱搜,其中引發爭議最大的一次,莫過於西貝高管將輿情洶湧吐槽其價貴的原因,歸結為“95%的微博網友,月收入在5000以下。”
屢屢進入輿論場中央,可惜並不都是好事。由此也就誕生了一個較為怪異的現象,作為一個白手起家的創業者、體量不小的餐飲企業的創始人,賈國龍的網路口碑似乎不太穩定,甚至遊走在勵志和群嘲的邊緣。
一方面,他草根出身,大學退學創業,在餐飲行業摸爬滾打36年,締造出了國內最大的中餐連鎖品牌之一。疫情三年 ,他積極轉型線上、推出專業兒童餐業務,成功自救,保住了兩萬多名員工的飯碗。
兒童餐和外賣業務,這幾年幾乎幫西貝撐起了一片天。2019到2022年,西貝的兒童餐營收三年增長415%。2023年西貝莜麵村接待兒童進店客流,超過640萬次。外賣方面,2023年西貝莜麵村的銷售額為20億元。此外,靠著賈國龍·功夫菜助推,零售端方面西貝也小有突破,去年收入超3.4億。
經歷了疫情期間的消費低迷期,主業還保有創新能力,賈國龍這幾年足夠勵志。
另一方面,他的一些營銷理念甚至經營理念,又似乎有些脫離當下的消費者思維。
關於營銷,很多人幾乎忽略了西貝同樣是深諳營銷之道而成長起來的公司。它與蜜雪冰城、海底撈、絕味鴨脖等等餐飲企業背後,都共用著同一家營銷諮詢公司——華與華。在2012年左右,砸重金、打廣告,邀請《舌尖上的中國》裡的陝北老漢做代言,各種營銷手段玩的飛起。不過在如今追求消費降級的網際網路語境下,打工人已對其強調的“物有所值”並不買賬。
經營戰略層面,賈國龍這些年的追夢之旅,堪稱坎坷。做中餐正餐直營連鎖的賈國龍,一直有一個“快餐夢”。在去年騰訊《深鏡》的一次採訪中,賈國龍把這個夢比作為餐飲人的終極夢想之一“麥當勞夢”。至於實踐的方式,則是要“鋪天蓋地”。
從餐企尋找企業增長第二曲線的角度,其實挺容易理解。大型餐飲集團發展副線品牌早已成為趨勢,無論海底撈,還是同樣靠西北菜起家的九毛九,為了保住市佔率和業績增長速度,都在加速平價副線的佈局速度。不過賈國龍的“折騰”力度,還是令人咂舌。
自2016年至今,賈國龍已先後推出了副線品牌西貝燕麥面(2016年)、麥香村(2017年)、滿滿元氣棗糕(2017年),超級肉夾饃(2018年)、酸奶屋(2019年)、弓長張(2020年)、賈國龍·功夫菜(2020年)、賈國龍·中國堡(2022年),以及如今的賈國龍·小鍋牛肉。
8年9次創業,從品類到模式幾乎嘗試個遍,大部分均在運營一年半載之後終止。用一句屢敗屢戰形容賈國龍這些年的餐飲探索並不為過。
“愛折騰”對於企業家並非一個貶義詞,它意味著不滿現狀、不斷尋找創新空間。但賈國龍的這些“折騰”,是源於商業邏輯的推演、消費者思維的觀察,還是“10萬家”快餐夢野心驅動,尚需觀察。
西貝的夢想是將10萬家店開滿全世界,賈國龍曾說,只有做快餐才能把西貝推成國際大牌,願意用下半輩子去賭這件事。但如果僅僅是為了抽象化的“國際大牌”和“10萬家”,而進行的品牌探索之舉,在戰略端是否合宜,尚且有待商榷。以賈國龍曾寄以厚望的肉夾饃和中國堡(酒釀空氣饃)為例,因南北飲食差異問題,本質上這些產品並不足夠大眾化,成長為一個千億級的品類,難度實屬有些大。
賈國龍的成功,有一定的時代性。西貝的快速拓店時期,正發生在中國餐飲業的大爆發期。彼時國內購物中心崛起,流量充足,有品牌力的正餐連鎖品牌恰處稀缺狀態。彼時跑馬圈地、先佔為王,尚能快速崛起,成為某一品類的王者。但如今,購物中心這一渠道紅利已不復存在,餐飲行業網路營銷成為主流,萬店模式是否依舊可行?
但人生的兩難之處在於,目前的賈國龍不得不折騰。賈國龍曾公開表示,永遠不準備上市。疫情時期的現金流吃緊,讓他改變了對資本的看法,意識到上市之後的融資便利性,試圖透過資本運作增強企業抵抗力。
想要上市,就得學會講故事。“快餐故事”,無疑更容易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此外,只有開拓出過硬的副線品牌,找到第二增長曲線,上市時的財務報表才能夠好看。
難以停下來的賈國龍,還需要下一個新實驗。
*題圖為影片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