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同花順財經及其他媒體報道:阿里巴巴高管在財報電話會上透露,集團資產負債表上依然有一些傳統的實體零售業務,未來將完全退出。在2024財年的前9個月,阿里巴巴已完成了17億美元的非核心資產出售,針對上市公司股票的出售已成立專門團隊。
阿里巴巴的實體零售業務主要集中在大潤發與盒馬鮮生兩個板塊,如果真的退出的話,就是跟這兩塊業務說再見。
阿里收購大潤發六年多了,自收購後這家超市的業績一直在下滑。最近公佈的20財報顯示,大潤發虧損繼續擴大,比去年同期虧損額增加了五倍,達到了3.59億元人民幣。國內最大的連鎖超市,到阿里手裡後一直在走下坡路。
自2016年第一家生鮮超市開業以來,盒馬就進入了高速擴張模式,如今在一二線城市拓展了500多家門店。大筆的投入並沒有換來利潤和足夠的現金流,盒馬的運營還在依靠阿里輸血。
收購大潤發與開創盒馬鮮生,目的是整合線上線下資源,利用大資料和演算法把線上平臺、線下門店、物流倉儲等打通,以探索“新零售”模式。
小編家附近的大潤發經營有十幾年了,盒馬開了也有6年多,兩家店也會偶爾光顧。從消費者的角度看,跟前幾年比,大潤發的顧客變得越來越少,服務和管理水平有所下降;盒馬的品類變少了,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對比同體量超市),生鮮加工服務直線下降。兩家超市所有的變化都指向同一個目的:節約成本。
小編曾有幸與盒馬的前供應鏈高層有過簡單的交流,這位朋友是零售行業的老人,在連鎖商超耕耘了20年,據他講盒馬一直在用網際網路思維做超市,不但沒有帶來流量和銷量,反而大幅提高了運營成本。此外,高層的想法很多,什麼都要嘗試,一次試錯的成本就要十幾億到幾十億。阿里就算再有錢也不允許這麼折騰啊,再說自從螞蟻金服上市折戟後,地主家也沒有多少餘糧了。這位朋友正是因為看不到盒馬的未來,才跳槽到別的公司。
阿里推出的新零售概念到底是什麼意思,小編至今也無法理解,唯一能感受到的無非是線上與線下可同時下單,不過這種模式早就存在,只是體量大小的問題。前幾年經濟環境好的時候,盒馬比較火爆,週末都會人滿為患;自從經濟進入下行週期以來,錢變得難賺了,中產的韭菜也不好割了,盒馬變得門庭冷落。最直觀的感受是幾年前盒馬的地下停車場不好找車位,而這兩年卻空出成片的空位。盒馬下滑的同時卻成就了拼多多和美團,靠著低價和高性價比的社群團購和生鮮配送,兩家搶佔了阿里不少生意。差不多的東西盒馬賣30,拼多多賣18,換成你會怎麼選?大家都沒錢的時候,便宜才是硬道理。
如果未來阿里真的出售這些業務,那說明其新零售戰略徹底失敗。爬山是困難的,但是從山上往下滾卻很快。這幾年阿里一直在萎縮,市值從巔峰時期的八萬億來到如今的一萬億。除了阿里雲以外,其他業務乏善可陳,連淘寶(天貓)這個基本盤都被短影片平臺和拼多多打的毫無還手之力。
對了,這幾年阿里倒是成功控制了不少媒體,這是要...(呵呵)。“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的決策果然高瞻遠矚,我們舉雙手支援。
也許,一切都是從外灘論壇傲視全球的那次演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