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插電、不用火,就能吃上熱騰騰的小火鍋。
作為一種便捷、快速的食品,自熱火鍋曾受到不少消費者的追捧,這背後是快節奏生活中,“懶人”群體和宅經濟的逐步興起,讓自熱火鍋一度成為一個新的風口。
不過,紅星資本局注意到,近年來自熱火鍋的行業熱度正在持續降溫。不僅行業增速開始明顯放緩,頭部企業的業績也顯現出困境。
種種跡象都表明,自熱火鍋正在漸漸“失寵”,而這背後,又是何種原因?
資料配圖 圖據視覺中國
(一)
紅極一時的網紅美食
自熱火鍋來自於軍事自熱口糧的演變,2015年,自熱火鍋開始出現在微商的朋友圈中,面向消費者銷售。
2018年前後,自熱鍋火在明星代言、綜藝廣告、直播帶貨等多重推動下,徹底變成了一款網紅美食。
隨著自熱火鍋的興起,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進來。。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市場上有上百個自熱火鍋品牌。主要包括傳統火鍋企業如海底撈、小龍坎等;新興品牌如自嗨鍋、莫小仙等;休閒零食企業如良品鋪子、三隻松鼠、百草味等。
據頭豹資料顯示,2017年雙11,自熱火鍋在天貓賣出了數百萬份;而在2018年雙11當天,自熱火鍋全網銷售量突破450萬份,較2017年同比增長超2倍。
此外,2019年雙十二當天,自嗨鍋因為產品庫存全部售罄,下架了天貓旗艦店的全部寶貝,可見當時消費者對自熱火鍋的熱情。
來源:自嗨鍋官網
誰在買自熱火鍋呢?根據天貓側資料顯示,自熱小火鍋的消費群體集中在00後、95後,其中18-24歲的人群佔到了47.5%,大學生和剛入職場的白領階層佔比接近5成。
年輕群體背後的“懶人經濟”與“一人經濟”,讓資本也“嗅”到了其中的機會。
從整個融資環境來看,2020年自熱類方便食品融資達到頂峰,2020年5月中旬的一週內,三家自熱火鍋品牌獲得了共計過億元融資。
其中,食族人拿到了眾暉資本投資的A輪融資;自嗨鍋宣佈完成逾億元B輪融資;莫小仙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由金鼎資本投資。2020年10月,自嗨鍋在C輪又獲得了5000萬美元的融資。
(二)
企業業績逐漸失速
不過,就在一眾玩家準備大幹一場時,這個行業卻逐步邁入“慢節奏”。
根據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資料顯示,2021年中國自熱火鍋市場規模為103.7億元,同比增長18.51%,相比2020年之前的高增速,營收增速已經明顯放緩。
行業增速放緩,曾經扎堆進入的企業,經營狀況也開始顯現出疲態。
比如頭部品牌自嗨鍋,資料顯示,自嗨鍋2019年、2020年、2021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近8億元、9.58億、9.92億元,2022年營業收入8.2億元,下滑近20%。
淨利潤方面,披露的財務資料顯示,2020年、2021年自嗨鍋連續兩年虧損,分別虧損了1.52億元和3.18億元,2022年扭虧為盈,淨利潤為1993.85萬元。
不過2022年自嗨火之所以能盈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當年企業的品牌宣傳費和運營推廣費相比上年同期合計減少了2.16億元。
也就是說,自嗨鍋盈利一定程度,是“省”出來的。
再看自熱鍋火海底撈背後的頤海國際(01579.HK),財報顯示,2020-2022年以及2023年上半年,方便速食產品營收分別為15.4億、17.3億,18.7億、5.73億;2022年業務增速大幅放緩,2023年上半年,營收出現負增長,同比減少36.12%。
此外,從電商平臺釋出的資料看,對比2022年雙11與2023年雙11活動期間各大自熱火鍋在抖音平臺上的資料發現,產品以自熱火鍋產品為主的品牌增長率幾乎都在下降。
例如渝心品牌2022年雙11期間銷量預估達25萬份,2023年雙11期間僅售出2.5萬份,同比下降90%,自嗨鍋銷量同比下降50%。
此外,還有一些企業,甚至放棄了自熱鍋火這門生意。
比如統一企業中國(00220.HK)在2022年下架了“煮時光”自熱火鍋。據瞭解,這款產品統一企業中國2018年1月推出,小火鍋定位高階,推出時售價45元/370g。
再比如衛龍美味(09985.HK)2017年推出了自熱火鍋品牌“背鍋俠”,2018年又推出了“自來熟”辣條火鍋產品。不過目前在電商平臺上,相關產品同樣已經無法查詢到。
(三)
為什麼不愛自熱火鍋了?
為什麼消費者對自熱火鍋的熱情明顯降低了?
首先是價格問題。
根據艾媒諮詢2021年的一份關於“消費者不選購自熱火鍋原因”的調查問卷中,消費者認為價格偏高是主要原因,佔比達到了51.6%。
目前市面上自熱火鍋(葷)價格大多在30元/盒左右,這個價格雖然不能去吃一頓火鍋,但也足以能夠點一份冒菜或者麻辣燙了。
因此同樣是便捷、方便的“懶人飲食”,外賣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或許比自熱火鍋更具吸引力。
其次是口味問題。
自熱火鍋作為成品化的銷售產品,需要經過生產、包裝、運輸等多個環節,因此自熱火鍋在生產中會增加食品新增劑等相關物質,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食物的味道。
此外自熱火鍋由於無法像傳統火鍋店那樣現場配製食材,因此食材的新鮮度也將會受到影響,同樣會影響食物口感。
因此“不好吃”“不健康”,成為了消費者漸漸不再選擇自熱火鍋的另一原因。
最後是操作風險。
自熱火鍋的加熱靠的是自熱包,自熱包主要含有焙燒矽藻土、鐵粉、鋁粉等化學物質;當這些物質與水反應時,會迅速產生高溫和大量氣體。
因此如果操作不當,如自熱包破損或排氣孔被堵塞,可能導致氣體洩漏和爆炸的風險,可見自熱火鍋確實存在較大的操作風險。
2022月18日,上市企業天味食品(603317.SH)在互動平臺上透露:公司在2018年初推出過自熱火鍋產品。因火鍋食材均是外協生產,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風險,經過充分的市場調研和評估,於2018年底調整了產品策略,停止了該產品的生產銷售。
總之,沒那麼好吃、價效比不高、操作有風險等種種原因之下,讓網紅產品自熱火鍋,最終沒能經受住市場考驗。
(四)
企業如何自救
在行業壓力與市場競爭的雙重考驗下,曾經的自熱火鍋玩家們,只能選擇積極自救。
比如頤海國際對相關產能擴張進行了調整。原本頤海國際河北省霸州二期專案在2022年6月開始建設,預計在2023年三季度投產,規劃產能是方便速食產品8.2萬噸,用於覆蓋華北及東北市場。
但是2023年業績報告中管理層提到:“由於相關市場需求的變化,方便速食產品的規劃產能已調整至2.8萬噸。”相當於砍掉了66%的產能。
如自嗨鍋公司在原有的品牌之外,還在新式快煮麵、創新米粉、複合調味料、凍品等多個領域推出了不同品牌,嘗試豐富自己的產品矩陣。
隨後在2023年3月,自嗨鍋母公司傳出將被蓮花健康(600186.SH)收購的訊息。
不過2023年8月27日晚間,蓮花健康宣佈,終止收購“自嗨鍋”母公司杭州金羚羊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不低於20%的股權。
莫小仙除了自熱火鍋外,也擴充了自熱米飯、杯裝酸辣粉等方便速食品類,同時莫小仙相關產品均瞄準了下沉市場。企業希望透過高性價比的產品,在廣闊的下沉市場找到新的機會。
此外,據多家媒體報道,莫小仙創始人王正齊曾透露,佈局海外市場,將是莫小仙的下一步規劃。
小結:
曾經紅極一時的自熱火鍋,離不來各路營銷的推動。但回到使用者需求層面,這個故事或許並不好講。熱度下降後,這個行業也將再次陷入“動盪”。
紅星新聞記者 劉謐
編輯 楊程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