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大型連鎖超市紛紛關門,連家樂福也撐不下去了,超市被什麼取代了?
自去年年初起,網上開始流傳一則驚人訊息,即家樂福有意撤離中國市場。雖然至今尚未有確鑿證據證實此事,但普通民眾在日常生活中已明顯察覺到其門店數量的減少。
事實上,家樂福的困境只是眾多大型超市命運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倒閉或規模縮小的超市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回顧家樂福、沃爾瑪等外資超市以及國內如永輝等超市的發展歷程,不難觀察到中國資本與外國資本之間長時間的較量與博弈。
家樂福初次進入中國是在1995年,那個時候中國人只知道有貿易貨站還有村口小店,什麼是超市?大多數人連這個詞都沒聽過。
1995年,北京三環家樂福在中國的第一家門店盛大開業,這一天標誌著中國零售業進入了一個新時代。開業初期,由於物資供應相對匱乏,人們對於新鮮事物和多樣化的購物體驗充滿了好奇和渴望,家樂福以其獨特的商業模式和豐富的商品種類,迅速吸引了大量消費者。
回想起那個時代,中國剛從計劃經濟體制中走出,物資分配主要依賴於糧票、油票等計劃經濟手段,購物渠道相對單一,人們主要在菜場和百貨商場進行消費。在這樣的背景下,家樂福的開業無疑給人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購物體驗。
家樂福的貨架上擺滿了琳琅滿目的商品,從食品、日用品到家電、服裝等,幾乎涵蓋了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人們驚喜地發現,在這裡你只要有錢,幾乎可以買到任何想要的東西,這種自由和便利的購物方式迅速贏得了人們的喜愛和認可。
家樂福的成功開業,不僅改變了人們的購物習慣,也推動了中國零售業的發展。它標誌著中國零售業開始與國際接軌,向著更加多元化、便利化的方向發展。
家樂福在中國的成功,讓國外超市看到了一個全新的藍海,1996年之後,美國的沃爾瑪、荷蘭的萬客隆和韓國的易買得也趁著改革開放的東風一窩蜂地湧入中國市場。
這些超市背後都是有大資本撐腰的,它們開業之初,便不惜投入鉅額補貼以吸引顧客。因此,“業內最低價”這一營銷策略在這些外資超市中屢見不鮮,成為了它們吸引消費者的常用手段。
不僅在當時取得了顯著效果,即便放到現在,這種營銷手段仍然頗具吸引力,能夠吸引大量消費者前來購物。這種以低價為賣點的營銷策略,不僅增加了外資超市的競爭力,也進一步推動了“洋超市”在中國的擴張。
當時我國有本土超市嗎?其實在20世紀末,我們現在熟知的很多超市也起家了,比如永輝、世紀華聯等,不過此時的本土超市服務態度很不好,基礎設施也不完善,關鍵是價格還沒有外資超市便宜。
那時候的外資超市,背後有雄厚的資金支援,所以敢大膽降價。就像家樂福一樣,他們在很多城市的日用品價格,比旁邊的國產超市便宜了三成。而且他們還經常搞大促銷,讓國產超市都有點兒措手不及。
當時國內記者在報紙發文,說中國的超市把顧客當“敵人”,總想著怎麼從他們兜裡掏錢,而外資超市把顧客當上帝,服務態度一流。這話放現在肯定會被攻擊,在當時人們還真信,外資超市就是價格便宜、服務周到。
比如,你去國產超市購物時,會發現他們的購物車旁邊通常會掛個牌子,提醒你千萬別把小孩放進車裡。但在家樂福,情況就完全不同了,他們的購物車特意為小孩子設計了坐的地方,讓購物變得更加方便和安全。
既然外資超市這麼好,為什麼還要大面積退出中國市場呢?
主要是因為賺不到錢了,客流量越來越少。其實不光是外資超市,近些年特別是電商興起後,國內的本土超市活的也很艱難。永輝超市要不是下決心砍掉大部分日用品零售端,增加生鮮蔬菜和肉蛋的比例,那麼它早就倒閉了。實際上,現在的超市,乾的是原來農貿市場的活,只不過賣家只有一個,屬於B2C模式。
外資超市沒有回過味,在這一波浪潮中被某寶、某東、某多多打的措手不及。網購的崛起,讓很多超市的銷售額直接腰斬。電商網站拍照就能搜價格的功能,讓超市裡的小家電、玩具、服裝、等等價格變得更加透明,這進一步壓縮了超市的利潤。
雪上加霜的是,近些年國內資本在生鮮連鎖店上瘋狂燒錢,直接把外國超市給擠兌死了。其實這些外資超市在國外盈利還是不錯的,只不過他們沒有預料到中國的電商和物流發展的會這麼快、這麼完善。什麼東西都能在網上買,連小牛犢子也可以網購,當然這與我國強大的基建能力是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