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矽谷銀行去年3月倒閉誘發美國銀行業危機即將一週年之際,3月4日,紐約社群銀行股價暴跌23.1%,疊加3月1日暴跌近26%,僅用了兩個交易日,跌幅已高達約49%。這家銀行股價今年已累計暴跌近74%,至2.73美元,創1996年以來新低。相比於去年8月一度達到13.48美元峰值,更是暴跌近80%。
IG North America執行長表示,“紐約社群銀行讓人想起去年春天突然倒閉的矽谷銀行...這有可能是2024年美國銀行業危機蔓延的第一個跡象。”
紐約社群銀行1月末時公佈了去年第四季度虧損以及更高的貸款損失準備金,導致股價直線下跌後,上週釋出的最新報告稱,該銀行第四季度虧損是此前公佈的10倍以上,令投資者驚訝。穆迪和惠譽此前已經將其評級降為垃圾級。
緊接著,穆迪3月1日再次下調了紐約社群銀行旗下主要銀行Flagstar Bank的長期存款評級,從Baa2降至Ba3。相當於,穆迪一個月內第二次下調該銀行的一項關鍵評級。跟蹤該銀行的分析師稱,因此,紐約社群銀行可能需要支付更多費用才能保留存款。而投資者最關心的也正是存款安全問題。
分析師進一步稱,此次降級可能會引發紐約社群銀行商業客戶的合同義務,要求該銀行維持投資級存款評級。而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承保的個人存款最高可獲得250,000 美元的保障。這就意味著,一旦紐約社群銀行成為下一個矽谷銀行,最終淪為倒閉破產,那些超過25萬美元的存款人的資金安全存疑。
簡單來講,無論來自哪個經濟體的存款者,假設其在紐約社群銀行存款額度為100萬美元,那麼一旦這家銀行未來某個時候在被聯邦監管部門允許的情況下,突然宣佈破產倒閉,該存款人將僅能獲得25萬美元的賠償,另外75萬美元的存款會被悄然化為烏有,被美國金融和銀行體系吞沒。
紐約社群銀行表示,截至2月5日,其存款為830億美元,其中72%有保險或抵押。但這些資料是穆迪開始大幅下調評級之前的資料,引發了人們對過去一個月以來,存款可能被該銀行挪用,以及越來越多的存款人上演取現潮的擠兌效應的猜測。也就是說,這家銀行可能會在宣佈倒閉之前,存在將存款者資金轉移的某種動機。以及在行將倒閉與股價暴跌過程中的視窗期,存款加速外逃的現象同時上演。
CNBC分析師認為,穆迪下調評級可能會影響至少紐約社群銀行兩個領域的資金:分別是,截至5月份監管備案的,存款額為78億美元的“銀行即期服務”業務,以及存款額在60億-80億美元之間的抵押貸款託管部門。這就意味著,按保守估計,僅這兩個領域,約為158億美元存款者的資金有被清零的風險。
雪上加霜的是,穆迪另一份報告透露,紐約社群銀行有高達33%的存款沒有保險。如果結合此前公佈的830億美元存款的資料,相當於約為274億美元的存款存在被賴賬清零的可能性。花旗分析師霍洛維茨表示,“紐約社群銀行的存款服務存在潛在風險。”這家銀行的一位高管告訴霍洛維茨,穆迪將其定為A3的存款評級必須下降四個等級才會面臨風險。但是,截至目前,其存款評級已經下降了六級。
KBW分析師麥格拉蒂表示,如果與這些儲戶簽訂的合同必須達到投資級別,理論上這將是一個觸發事件。為了如數兌現存款,避免發生大面積存款清零,紐約社群銀行可以籌集經紀存款、發行新債券或從美聯儲借款,但這一切會付出更高昂的成本,因為美聯儲利率短期內居高不下,也是這家股價暴跌的銀行無力負擔的。
正如去年的3月,來自全球各地的存款者在美國的矽谷銀行,簽名銀行,第一共和銀行等多家銀行門前排著長長的隊伍,瘋狂取現,但隨著這三家銀行相繼宣佈倒閉,一些存款人在擠兌過程中,沒來得及取走的資金則損失慘重。這與去年瑞士發生過的賴賬一幕何其相似。
那就是當時美國銀行業危機的風暴蔓延到歐洲,瑞士百年銀行業老店瑞士信貸爆雷,在被瑞銀收購過程中,瑞士官方清零並賴賬瑞信額外一級資本債券(AT1),使包括沙特買家在內的全球投資人總共價值約172億美元的相關資產成為泡影。而根據下圖紅線所示,美國的地區銀行危機迫在眉睫。斯坦福大學研究顯示,全美依然有186家銀行面臨倒閉風險,即使只有一半的儲戶提取存款,這些銀行也將會倒閉。
對此,儘管美國財長耶倫2月在國會聽證會上提前表態稱,“我不想評論個別銀行的情況,但商業地產是一個我們早就意識到可能會給銀行體系帶來穩定性風險的領域。監管機構正與銀行密切合作,確保貸款準備金以彌補損失。”
而她在去年同期對美國國會參議院撥款小組委員會的成員表示,聯邦銀行監管機構不會考慮在未經國會批准的情況下為所有美國銀行存款提供保險。也就是不能保證美國所有儲戶的存款安全,存在清零一些存款的風險,理由依然是保額上限僅為25萬美元。她當時還稱,美國將有更多銀行倒閉,或將成為下一個矽谷銀行的觀點還音猶在耳。
更加不可思議的是,耶倫早在2017年擔任美聯儲主席時,曾明確表示過”在她的有生之年,美國不會再發生金融危機“,顯然,無論是2023年已經發生過的美國銀行業危機,還是2024年紐約社群銀行或正在誘發美國銀行業新一輪危機,都在使耶倫的上述言論打臉。
此外,隨著去年春天的美聯儲為期12個月的BTFP銀行救助工具即將到期,美聯儲主席鮑威爾2月在接受採訪時就指出,“美國一些規模較小的區域性銀行的風險敞口集中在面臨挑戰的領域...”“肯定會有一些小銀行被迫關閉、合併或消失。”“這些都是損失。”
紐約大學一篇論文顯示,在美聯儲的加息過程中,僅截至2022年底,美國銀行業的未計提虧損已高達1.7萬億美元。這些損失僅僅略低於美國銀行業當時2.1萬億美元的總股本。而更加不可思議的是,根據美聯儲的最新報告,作為美國多家銀行組成的聯合機構,美聯儲去年創下前所未有的1143億美元的鉅額虧損。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關於美國更多小銀行面臨倒閉,並對這一現象表現出順其自然的闡述。不僅於此,當美國聯邦自去年以來不斷出現的債務上限僵局,以及今年陷入預算支出紛爭,多次面臨聯邦關門等風險,鮑威爾更表示,除了擴大債務和支出規模之外,美聯儲無能為力。
這再次表明,美聯儲連聯邦關門事件都無力挽救的背景下,對於紐約社群銀行等小銀行的困境或也將袖手旁觀。而這背後,則充斥著,越來越多的全球存款者資金,面臨被美國金融體系吞噬收割的深層邏輯。從這一角度來說,銀行業風暴似乎是美國一些頂級銀行家和金融寡頭樂見的。不過,這就加劇了大量存款資金從美國撤離的浪潮。
美國金融分析機構零對沖3月2日報告顯示,2024年以來,美國的銀行總存款已累計減少了2060億美元 ……一位美聯儲觀察員說:“考慮到資料有延後性,截至3月2日,美國的銀行存款總額應該已流出至少5000億美元。這遠高於去年銀行業危機時3000億美元的擠兌。看起來很像一場美國的銀行業危機。”
屋漏偏逢連夜雨的是,美國潛在的銀行業危機正在與聯邦潛在的關門停擺風險交織在一起。雖然國會上週公佈了長達1,050 頁的針對聯邦6個部門的預算撥款計劃,但是還有包括美國國防部在內的另外6個聯邦關鍵部門的資金將於3月22日到期,如果未來半個月內不能達成新的支出協議,本月美國聯邦多個機構將再次關門停擺。
而隨著2024年撕裂現象升級,美國國會山報分析稱,關於債務與預算的聯邦資金爭奪戰還將持續。這也可能會成為點燃美國債務危機的火藥桶。這一事件連同銀行業危機,可能對美國的金融市場以至整個經濟造成毀滅性打擊。
美國銀行策略師最新報告估計,美國每100天就會在其總債務餘額中增加1萬億美元的債務。相當於每年償還的債務額約3.6萬億美元。然而眼下銀行業危機加大,特別是一些存款或被賴掉的風險加大時,無疑也將產生擴大美國債務和主權信用風險的蝴蝶效應。
美國金融分析機構零對沖3月5日分析稱,任何稍有數學頭腦的人都知道,以每100天1萬億美元的速度增加國家債務簡直就是找死。相信美國債務經濟正在進入這場小丑表演的落幕階段。分析認為,即使美聯儲理事沃勒上週暗示,美聯儲或將加大美債購買力度,並且市場也正在等待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國會新的證詞,以判斷貨幣策略,但目前來看,伴隨銀行業風險,美國國債市場已經提前上演了資金撤離潮。
3月4日2年期至30年期,各期限美債收益率集體上漲。其中,被稱為全球資產定價之錨的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上漲2.9個基點報4.216%,而現有最長期週期的30年期美債收益率漲2.5個基點報4.355%。美債收益率與價格和持有情況成反比走勢,各期限美債收益率越高,說明美債價格集體大跌,拋售潮越猛烈。
惠譽3月2日確認美國長期外幣主權信用評級為“AA+”。這表明,繼去年8月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從AAA下調至AA+後,惠譽並沒有恢復美國AAA的評級。而穆迪去年則將美國信用評級展望下調至負面,理由是財政赤字巨大且債務承受能力下降。並表示,美國最終可能會失去AAA發債的完美評級。因為在全球三大評級機構中,標普早在2011年就為美國降級。
而美國國債一旦剝離AAA的發行級別,再疊加銀行存款潛在的賴賬風險,特別是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最新給到國會議員亞歷克斯.穆尼的回信中,拒絕回答美聯儲保管全球黃金儲備數量,以及多少黃金已被運出美國的背景下,全球央行或將更大規模拋售美債增加黃金儲備的同時,或還將加速從美聯儲運回黃金的程序。
CNBC2月29日以題為“為什麼中國、日本和美聯儲正在撼動可流動的26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市場?”分析稱,美國國債的買家一直在變化,包括中國、日本和美聯儲在內的主要參與者近年來各自的持有量有所下降,這一轉變可能對美國經濟產生廣泛影響。
而債券資產管理公司PIMCO3月1日表示,在通脹高企和赤字上升的情況下,美國國債期限溢價可能會再次飆升。期限溢價指的是補償中國,日本等買家因為可能遇到的美債風險產生的損失。這是聯邦債務總額已高達34.5萬億美元,達到GDP123%的,全球最大債務國,美國債務經濟模式賴以生存的前提之一。因為僅靠美聯儲支撐的美國債務經濟模式,將喪失全球流動性。
BWC中文網查詢美國財政部的歷史報告注意到,中國自2019年以來,已經連續數月都不再是美債的第一大持有國,儘管目前依然還是美債第二大持有國,但持有美債規模已降至8163億美元的的美國金融危機以來低水平區間,相比於2013年曾高達約1.32萬億美元峰值,10年間,中國已累計淨拋售了規模高達約5037億美元,比例高達38%的美國國債。經濟學家丹尼爾拉卡爾稱,該報告也表明,中國正在以風馳電掣般的最快速度淨拋售美國國債。
同時,自2022年11月以來,中國已連續15個月共增持約297噸黃金儲備,使黃金儲備達到2245噸。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黃金買家,持續發出黃金訊號,打破了自2019年7月以來曾連續數月黃金儲備保持在1948噸持平的沉默狀態。
而目前中國黃金儲備佔外匯儲備近4.5%的比例,與德意法等歐洲國家黃金佔比甚至逾65%的狀態相比,中國還有用更大規模黃金儲備來清算並替代美國國債的空間。
不僅於此,在市場採購層面,世界黃金協會2月釋出的報告顯示,2022和2023年兩年間,中國已累計進口黃金2763噸。再加上黃金儲備增加的297噸,相當於目前已知的,逾3000噸黃金已經分批從美歐等海外市場陸續運抵中國。
多方分析認為,在美國銀行業危機和債務困境加劇的背景下,包括實物黃金在內的全球大量資產或將湧入中國市場。例如,CNBC數週前就援引花旗經濟學家表示,面對全球銀行業壓力,中國是避風港,資本流入中國的狂歡將持續。而零對沖也分析稱,數千噸黃金已經運抵中國。
再加上全球經貿和資金格局正在發生的深刻變化,越來越多的美國國會議員和華爾街銀行家擔心,作為全球最大貿易進出口國,一旦中國拋售超8000億美債,甚至全部清空置換成黃金儲備,將引發多個貿易伙伴放棄美國國債。這將是美國經濟和美元的重大損失。
對此,國會議員謝羅德·布朗在去年美國銀行業危機時,就在聽證會上向美國財長耶倫提問道“如果美國財政部遵循優先還債計劃,考慮到中國持有約1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誰將首先獲得償付?” 耶倫回答稱:“如果優先考慮這一點,中國將比他們被優先還款。”“他們指的是獲得美國社會保障的老年人和退伍軍人。”
不過,耶倫進一步稱, “優先還款意味著面向第三方的變相違約,因此,並不承諾優先還款。美國國債要保證面向所有借款人的信用。這也關係到美元儲備貨幣的地位。” “如果美國未能支付任何賬單,這隻會導致美國經濟和金融災難。”
分析認為,再結合前面提及的銀行業危機中耶倫關於存款安全性的闡述,表明耶倫已提前亮出美國債務經濟的底牌,這張底牌就是,到任何時候都不敢面向中國,日本,英國等貨幣當局買家違約,但不排除賴掉一些美國的銀行存款的可能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