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4年剛開始,誰也沒料到汽車市場竟然會率先掀起驚濤駭浪。
一邊是特斯拉暴跌,一邊是比亞迪大降價,甚至西方集體退出了新能源市場。
面對這樣的結果,消費者們的心中自然是樂開了花。
對此,相信大部分都非常關心這樣一個問題,這場價格內卷的背後是陰謀還是發展必然呢?
特斯拉跌下“神壇”
相較而言,特斯拉一直是電動汽車行業的領導者,被稱為科技界的霸主。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在5號晚上,特斯拉的股價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暴跌,市值瞬間蒸發了3300億美元!
對此,一些分析指出,特斯拉週一的股價大跌可能與其最新在中國的銷售資料有關。
3月1日,特斯拉官方宣佈Model 3和Model Y推出短期銷售活動,截至3月底,購買這兩款車型可享受高達3.46萬元的優惠。
此次特斯拉的降價行動相對低調,而非直接下調車價,主要透過提供保險補貼、車漆福利等“禮包”來促銷。
與此同時,隨著特斯拉降價的訊息傳來,該公司的股價也出現了明顯下跌,這些資料的存在,無疑是在證明曾經的“一匹黑馬”也進入了“頹廢”的階段。
尤其是在去年,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釋出一系列大膽言論後,特斯拉的市場前景變得越來越撲朔迷離。
究其原因,無疑是市場普遍預期全球經濟衰退即將到來,電動車產業也正在從藍海階段轉型為紅海競爭。
在這樣的背景下,特斯拉輕鬆盈利的時代已經結束,其品牌魅力也逐漸平庸起來。
特斯拉還面臨著電動車電池等核心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的問題,這使得其供應短缺和成本飆升,此外,通貨膨脹也導致了人工成本的上漲,對特斯拉的毛利率造成了衝擊。
再加上,特斯拉CEO馬斯克涉及收購交易和與推特的糾紛,這導致了美國政府的調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特斯拉的股價。
特斯拉本身並不擁有太多核心技術,它的利潤率之所以如此之高是因為其採用了不同於傳統模式的渠道模式。
不可否認的是,長久以來,特斯拉一直是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典範,無論在技術方向、商業模式還是產品理念上,都備受公認。
但最近這一局面,卻已經在悄然發生改變,特斯拉的各種優勢逐漸退散。
不知是在特斯拉身上看不到希望,還是車商選擇及時止損,國內外都紛紛開始了“內卷”,各個關於新能源電車的措施那叫一個蜂擁而至。
新能源汽車打響"價格戰"
眾所周知,日本曾將氫能源視為未來的希望,並在全球擁有83%的氫能源專利,其中豐田公司更是掌握了全球48%的氫能源技術。
日本憧憬著利用氫能源實現全社會的能源供應,從工廠到家庭,從汽車到家電,都使用氫能源作為動力驅動。
若這一夢想成真,日本將成為世界上最環保的國家。因為氫能源幾乎不產生汙染,而且熱值高且來源廣泛,只要存在含氫物質,就能提取氫氣。
在這樣的前景下,只要日本大力投資氫能源的研發和推廣,或許能夠領先全球,將氫能源取代傳統的石油和天然氣等能源。
然而,這些美好的設想最終破滅了,隨著時間的推移,日本發現要真正普及氫能源面臨著諸多困難。
還有在高喊環保口號的同時,歐洲似乎也在新能源領域“提桶跑路”,這似乎也有其自身的原因。
經研究發現,歐洲電動汽車的增長相對疲軟,主要原因有三個方面:
首先是在2020年至2021年間的政策刺激導致了一波需求高峰,那時需要換車的人都換了;
其次是與俄烏戰爭相關的影響,影響了產能,另外,歐洲各國在2022年至2023年逐漸減少補貼金額並提高了門檻,這導致消費者的購車積極性不如以往。
還有不久前,蘋果品牌在過去的十年中在新能源汽車生產製造上投入了數百億美元,但最近卻突然宣佈停止生產。
另外,2月27日,賓士品牌宣佈完全放棄了2030年全面由油轉電的計劃。
英國對燃油汽車的禁售計劃也做出了調整,將禁售時間從2030年推遲到2035年等等。
隨著春節煙花璀璨的餘燼尚未完全消散,中國國內汽車市場迎來了一場激烈的降價戰。
各大汽車品牌紛紛宣佈降價,比亞迪率先打出了價格戰的旗幟,直接降價2萬元。
使其兩款熱銷車型的最低售價降至7.98萬元,低於8萬元的價格可以讓消費者帶著車子回家!
這一訊息一經傳出,除了已購買比亞迪秦的車主外,所有觀望的消費者都異常興奮。
在過去,消費者對購買電動車而非傳統燃油車的顧慮主要在於電動車的購置成本較高,但後續使用成本較低。
而現在比亞迪直接提出了“電比油低”的口號,徹底消除了消費者的疑慮。
面對這一變化,除了興奮不已的消費者外,各大汽車廠商也忍不住紛紛跟進降價。
長安啟源、哪吒汽車、上汽通用五菱等新能源品牌也紛紛加入了降價行列,這場降價潮如潮水般洶湧,讓人大開眼界。
面對新能源“紛紛降價”的前景,是陰謀還是發展必然呢?車上又是在收個最後一波“韭菜”嗎?
新能源發展趨勢
有些人擔心新能源汽車會被淘汰,實際上,大家無需過分擔心,國內外的局勢變動主要是因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過於迅速。
為了符合全球各國對環境保護的要求,新能源汽車發展勢不可擋。
傳統燃油汽車雖然價格較低,但其造成的環境汙染和能源浪費問題是相當嚴重的。
相比之下,新能源汽車則避免了這些顧慮。
以蘋果為例,儘管蘋果在手機市場摸索了十年,但要迅速進軍汽車市場並非易事。
一部手機所需的零部件相對較少,而汽車的零部件數量則是手機的許多倍。
蘋果早在2013年就開始籌劃汽車專案,從全球各大汽車巨頭如賓士、寶馬、特斯拉等挖來許多精英。
他們著手生產汽車,蘋果一向強勢,希望汽車零件供應商為其服務,但又想像對待手機零部件供應商那樣控制掌握。
然而,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並不受蘋果“捏造”的影響,彼此之間並沒有實質利益關係,不願受制於一家制造手機的公司。
此外,梅賽德斯賓士的總裁康林松宣佈,他們完全放棄了2030年實施全面燃油轉電的計劃。
然而,他們並沒有提到放棄電動汽車,他們只是提出減緩電動汽車的發展,但許多人誤解了這一說法。
首先,燃油汽車技術已經經歷了一百多年的發展,目前已經達到了瓶頸階段。
即使繼續研究,也只是侷限在改變外觀、內飾,並增加一些功能和配置。
特別是發動機的熱效率已經達到頂峰,無法超過50%,再怎麼研究也無法實現60%,這是不切實際的。
實際上,燃油車在環境保護方面面臨著困難,美國和歐盟是率先實施機動車排放標準的國家,而中國只是追隨者。
目前,中國已實施了全球最嚴格的國6B機動車排放標準,未來還將有國7標準,如何使燃油車滿足環保要求是非常困難的。
自從國6B標準推行以來,已有許多車輛的顆粒捕捉器出現堵塞問題,如果這個問題得不到解決,如何應對國7排放標準呢?
汽車尾氣汙染已佔到城市汙染的30%,除了發展新能源汽車,別無他法。
最後,汽車的發展方向是智慧化和電動化,特別是自動駕駛,燃油車發展自動駕駛的條件天生劣於電動汽車,這是不容置疑的。
當然,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仍然需要進一步完善,比如續航能力的問題,在今年春運期間顯得尤為突出。
武漢的凍雨和河南大部分地區的暴雪導致了嚴重的交通擁堵,許多車主甚至不敢開啟空調,而在高速公路上充電困難更是一個大難題。
毋庸置疑,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還處於初始階段,這些問題最終都將得到完善解決,但相對而言,考慮到油價一直維持高位,新能源汽車確實仍具有相當的優勢。
有人還聲稱中國人中了西方的陰謀,認為新能源汽車在未來將成為一個大陷阱。
然而,這種說法並不成立,他們的目的只是為了推銷自己的燃油車,進而誇大燃油車的優勢。
據瞭解,目前已有20多個國家在支援新能源電動車,包括減稅和直接現金補貼等政策。
以加拿大為例,在2022年3月,加拿大聯邦政府宣佈了新的補貼政策,售價低於4.5萬美元的電動車型可享受5000美元的補貼。
因此,今年的價格競爭更可能是在爭奪市場份額,而並非準備“撤離”。
但對於一些小型品牌,大家也需要保持警惕,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中,實力不足的新能源車很可能會迅速被淘汰。
對此,你們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