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冰洋汽水、熊貓洗衣粉、中華牙膏……這些曾經風靡全國的品牌,如今不是從市場消失不見,就是外國資本打著“國貨”的幌子在國內瘋狂撈金。
就連曾經最有潛力成為世界500強的太子奶,也悄無聲息地退出了歷史舞臺!
究竟發生了什麼?
又有多少你知道的品牌,如今被外資“肢解”,或是已經消失不見了呢?
本文信源來自官方媒體【新京報】【中國經濟時報】【中國經營報】(連結附在文章末尾)。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太子奶
1996年,李途純在家鄉株洲,創立了太子奶公司。
為了開啟銷路,他不惜花重金買下央視黃金廣告位,讓全國觀眾記下“太子奶”。
這位精明的創始人帶著太子奶過五關斬六將,每年都讓營銷額成倍數增長。
截止到2007年,太子奶銷售額是驚人的30億,創下新高。
李途純將眼光放到長遠的未來,接受來自英聯、花旗、摩根士丹利等外國銀行的投資,加速公司上市。
殊不知,他的決策是引狼入室,為太子奶的倒臺埋下了伏筆。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曝光,整個牛奶行業遭受打擊。
太子奶雖然沒有用過這類新增劑,但是不可避免地被牽連,利潤連連下降。
偏偏國外投資銀行落井下石,要求李途純提前還款。
外憂內患下,他為了拯救太子奶的命運,到處奔波。
還沒等他讓太子奶脫離苦海,又被公司的“內鬼”文迪波陷害。
當時文迪波既是株洲市政府高官,也是太子奶的董事長。
看著太子奶幾近崩潰,他生出接手的念頭,攛掇其他市領導和自己一起搞破壞。
他多次軟禁李途純和太子奶的其他高管,逼迫他們放棄股份。
要說為何文迪波行事敢這麼囂張,多虧他有株洲市公安局副局長凌婭當靠山。
在文迪波和凌婭等人的欺辱下,李途純含淚將自己的心血拱手相讓。
2013年,李途純舉報株洲市高官,事情才告一段落。
中華牙膏
中華牙膏是一代人童年的回憶,齊全的功效廣受消費者歡迎。
作為典型的國產品牌,家家戶戶都有中華牙膏。
出名之後,英國聯合利華盯上中華牙膏的知名度,以技術支援為由和牙膏廠合夥成立中外合資公司。
和其他外資一樣,聯合利華只想利用中華牙膏開啟市場,為自家產品積累人氣。
可它低估了中華牙膏在國人心中的地位:人人只認準“中華”標識。
聯合利華眼見推廣不了自己的產品,只能將重心放在中華牙膏。
經過重新包裝,更改策略後,中華牙膏以全新的姿態出現在市場。
可惜在優勝劣汰的今天,牙膏市場被瓜分殆盡,中華牙膏很難再現往日輝煌。
儘管聯合利華是世界前五百強的企業,中華牙膏在它的經營下生意慘淡,也不再是人人必備的牙膏。
哈爾濱啤酒
隨著哈爾濱旅遊爆火,僅元旦三天,創收就高達59億元。
本土企業也跟著沾光,銷量大幅提升。
可是生產出中國第一桶啤酒的哈爾濱啤酒廠,卻幾乎銷聲匿跡。
曾經有“南青島,北哈啤”稱呼的哈啤廠,淪落到無人知曉的境地,令人唏噓。
回首哈爾濱啤酒廠的光輝歲月,不免讓人感嘆,究竟走錯了哪步棋?
早在清朝年間,商人難以依靠啤酒盈利,國內沒有大型啤酒廠。
1900年,俄國商人烏盧布列夫斯基大膽嘗試,在哈爾濱創造第一家啤酒廠,成為了吃螃蟹的第一人。
此後,哈爾濱地區先後建立了8家啤酒廠,為爭奪市場大打出手,互不相讓。
混亂的市場持續到1950年結束,哈爾濱的啤酒廠被國家整合成新品牌—哈爾濱啤酒廠。
在國家的扶持下,哈爾濱啤酒廠暢銷全東北,連同京津冀等地只認哈爾濱啤酒。
之後,哈爾濱啤酒廠迎來全盛時期,旗下生產的產品涵蓋高、中、低全部市場。
2002年,啤酒廠成功在港交所上市,引起轟動。
可那時看著欣欣向榮的景象,誰也沒想到哈爾濱啤酒廠最後會走向絕跡。
由於時代發展,各大啤酒廠商進軍中國,哈啤廠疲於應對縮水的市場,資金出現問題。
上市的第二年,哈爾濱啤酒廠被美國百威英博收購,丟失了自主經營權。
被買走後,百威把中國百年啤酒廠腳踏板,開始推廣自己的百威啤酒。
哈爾濱啤酒廠在百威的各項操作下,口碑盡失。
沒有了國人的細心經營,哈爾濱啤酒失去往日的輝煌,走下神壇。
作為一家百年老廠,哈爾濱啤酒做過無數努力,期待重返市場龍頭。
只是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它的努力猶如落進湖裡的水滴,毫無作用……
銀鷺
一句“愛的味道”,讓藉藉無名的銀鷺火爆中國。
逢年過節,人人手裡提著一箱銀鷺八寶粥走親訪友。
在總裁陳清水的帶領下,銀鷺2010年銷量達到54億,遙遙領先。
但隨著銀鷺的市值不斷上升,雀巢聞著味盯上了這顆冉冉升起的超新星。
起初,面對雀巢的邀請,陳清水並不願意交出手中的股份。
奈何銀鷺除了暢銷的八寶粥,其他的產品銷量並不多,單靠八寶粥不足以支撐銀鷺的未來。
陳清水反覆思索,出讓60%的股份給雀巢。
可沒想到雀巢入股後,銀鷺從純正的國貨品牌變成中外合資,“愛”的味道也摻雜了雜質。
陳清水原本以為雀巢身為國際大品牌,不僅擁有先進的技術,還有全球暢銷的經驗,必定能讓銀鷺當上國內行業的老大。
可是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雀巢只想利用銀鷺的影響力瘋狂撈錢。
入股銀鷺後,雀巢沒有將自家技術應用在產品,依舊延續老一套的生產方式,提高產量。
時代的浪潮,將毫無改變的銀鷺拍到市場的後方,不像之前一樣暢銷。
雀巢還想壓榨銀鷺的最後一絲價值,特地請來了經驗豐富的孫亦農做最後的補救。
然而即使是在雀巢本公司有豐富快銷經驗的孫亦農,也無法挽救搖搖欲墜的銀鷺。
2020年,雀巢再也不能從銀鷺身上撈金,以10億美元價格對外出讓。
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公司收購銀鷺,很多人對神秘的幕後老闆感興趣。
其實,該公司的幕後boss是陳清水,他是不想讓自己一手創造的產業再次被人糟蹋。
回到“父親”手下的銀鷺迎來了喘息的機會。只是,不知道銀鷺的未來如何?能否東山再起?
北冰洋
說到北冰洋汽水,很多70、80後會想起一隻雪白的北極熊標誌。
1936年,北平製冰廠華麗蛻變,搖身變成北冰洋食品公司。
當時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不再滿足於簡單的溫飽,追求舌尖上的享受。
北冰洋公司瞄準空白的飲料市場,在1950年註冊北極熊商標,開始量產汽水。
炎炎夏日,一瓶清涼可口的汽水滿足大家的味蕾。
不止小孩子喜歡甜滋滋的北冰洋汽水,大人對冰鎮的碳酸飲料也愛不釋手。
北冰洋公司越做越大,衝出北京,走向了全國市場。直到改革開放的到來,北冰洋公司決心順應號召,與外資合併建廠。
經過精挑細選,他們選擇技術成熟,銷售範圍覆蓋全球的百事可樂公司作為合作伙伴。
合作初期,北冰洋公司確實學到了東西,不管是企業經銷還是產品製作,都有很大的提升。
百事可樂搭著北冰洋公司的名頭,在中國開啟市場,雙方實現了雙贏。
可是經過百事可樂的一系列操作,北冰洋公司竟然失去了合資公司的控股權,從一線市場退出。
百事可樂公司乘勝追擊,將北冰洋徹底踢出中國市場,開始獨霸鰲頭。
曾經的國產汽水成了外國品牌的腳墊,苦心經營的一切成了百事可樂的陪嫁。
他們利用北冰洋公司曾經的生產線,擴大百事可樂的產量,擠壓其他飲料生存空間。
北冰洋公司不甘心將成果拱手讓人,屢次派人和百事可樂談判。
然而百事可樂公司不依不饒,要求北冰洋四年內不得在中國內外銷售碳酸飲料,才願意出讓經營權。
為了長期發展,北冰洋只能含淚接受,直到2011年才回到大眾的視角。
由於離開市場時間太長,雪白的北極熊已經被人遺忘,也是靠情懷才能堅持到現在……
結語
太子奶、哈爾濱啤酒、北冰洋等國貨,曾是中國數一數二的龍頭品牌。
然而在外國企業的運營下,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逐漸消失。
希望以後大家可以多多支援國貨,重鑄國貨之光。
參考資料
[1] 【新京報】——《北冰洋納入上市公司,或將借力得到發展契機》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6906110841679643149/?channel=&source=search_tab
[2] 【中國食品報】——《樂百氏復活背後:北冰洋匯源果汁遭賤賣,民族品牌自卑至今仍有餘響》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6678122539912266254/?channel=&source=search_tab
[3] 【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雪藏15年的國民汽水再次賣到斷貨,只因尋回這個秘密……》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6852314099049726478/?channel=&source=search_tab
[4] 【中國食品工業雜誌】——《曾被外資收購的國產飲料,現在怎麼樣了?》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6725415791535063565/?channel=&source=search_tab
[5] 【收藏界雜誌社】——《盤點:中國啤酒的前世今生,路在何方?》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6737109625478316548/?channel=&source=search_tab
[6] 【中國經營報】——《雀巢謀劃出售銀鷺核心業務 昔日“飲料黑馬”何去何從?》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6822056159810159117/?channel=&source=search_tab
[7] 【廈門日報】——《銀鷺已被雀巢100%收購?這是真的!“換巢”後的銀鷺將……》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6659506210510733831/?channel=&source=search_tab
[8] 【中國經濟時報】——《太子奶重組難題》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6771810079264997896/?channel=&source=search_t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