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年老帥被換
乳業巨頭蒙牛換帥的訊息來得猝不及防。
3月26日晚10點,蒙牛乳業在交出一份逼近千億營收的成績單後,連夜釋出了一則高層人事變動通知,稱自2024年3月26日起,超期服役執掌蒙牛近8年的盧敏放,將卸任總裁一職,升任副董事長,並繼續擔任執行董事。原高階副總裁、常溫事業部負責人高飛接任總裁,並擔任執行董事。
“之前業界有風聲,蒙牛會換帥,但沒想到會這麼突然,並且沒有給緩衝時間,宣佈當天就執行。”一位業內人士聽到盧敏放被換的訊息後,震驚地說。
▲(左四高飛,左五盧敏放)
“相信昨天大家看到公司的公告了,也許有點驚訝。”3月27日一早的蒙牛業績說明會上,盧敏放一開口就切入主題,他強調,這是蒙牛董事會基於戰略考慮的一個重要決定,並表態稱這次管理層的調整將會有利於蒙牛的整體發展,以及保持戰略和運營的穩定,實現高質量發展。
解釋完了後,盧敏放像往常一樣對蒙牛過去一年的業績做了介紹,隨後將話語權交給了剛剛走馬上任的高飛,當天兩人皆穿了深藍色西服,站在了業績會的C位,不過盧繫著花色領帶,而高戴的是藍色領帶。
出人意料的是,高飛的講話很短,像是沒有準備演講稿般,只有寥寥數句,強調雖然坐在管理崗位上的人變了,但是公司的戰略不會變。
而蒙牛在極力降低換帥的影響,業績會後特意選了幾張盧敏放和高飛笑著握手的照片進行傳播,以顯示高層交接順利完成,但8年老帥突然被換的舉措還是嚇壞了資本市場。
▲(高飛和盧敏放)
港股上市的蒙牛乳業,3月27日開盤就大跌超7%,盤中跌幅一度超10%,最終每股報收17.08港元,跌9.92%,市值為672.15億港元,一天沒了73.98億港元。
今年55歲的盧敏放,是2016年9月出任蒙牛集團總裁的,一干就是8年。2016年9月15日,正值中秋團圓之際,執掌蒙牛4年多的孫伊萍突然提出辭職,盧敏放臨危受命,接手蒙牛。在此之前,他任職於雅士利總裁,並在強生、達能、多美滋等公司工作過,積累了20多年的行業經驗。
此時的蒙牛,外界看來財大氣粗,對盧敏放本人來說,卻是一個有些棘手的攤子。
在牛根生時代,蒙牛這個後來者一步步跑出火箭速度,營收一度逼近伊利,牛的接任者楊文俊再接再厲,在2007年就拿下了老大的寶座,在這個位子上一坐就坐了到2010年,但2011年伊利以領先不到一個億險勝,楊文俊則在2012年因兩屆任期已滿卸任,曾在可口可樂任職的孫伊萍空降成為蒙牛第三位掌舵者。
但孫伊萍管理下的蒙牛卻開始失速,2012年當年蒙牛營收就比伊利少了近60億元,到2015年差距擴大到上百億。2016年,蒙牛更是出現了歷史上首次虧損,虧損額7.5億元,而同年伊利實現淨利潤56.69億元。
盧敏放走馬上任後,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地改革,蒙牛營收也出現了好轉,2017年破了600億元,2018年逼近700億元,2019年逼近800億元,2020年小幅下滑至760億,2021年接近900億元,2022年達925.93億元,2023年接近千億元。
按照蒙牛過往慣例,蒙牛總裁任期一般3年一屆,連任至多兩屆。也就是說2022年9月15日,盧敏放就幹滿兩屆要換人了。然而,彼時的蒙牛卻向盧發出“下一個6年”的邀約,表達出對盧敏放的認可和新的期望。沒想到,他卻在2024年被換了下去。
02、追不上的伊利
“盧敏放當時是臨危受命的,過去8年也做了很多大膽改革,但還是有一定遺憾的。”業內人士向「市界」感慨。
確實,盧敏放自從挑起蒙牛擔子那天起,就一直在追趕老對手伊利,這是蒙牛人的心結。
早在2017年,盧敏放就在業績會上表態稱,要在銷售規模和利潤上,縮小與伊利的差距。同年為了追伊利,盧敏放更是制定了“雙千億”目標,即“2020年銷售額和市值均要達到千億”。
遺憾的是,雖然這些年蒙牛跑得夠快,但始終沒能超過伊利,在2022年伊利的營收已經高達1231.71億元,而同期蒙牛的營收是925.93億元,伊利比蒙牛多出305.78億元。2023年上半年,伊利634.63億元的營收比蒙牛多了123.44億元。
2023年,蒙牛收入986.24億元,同比增加6.51%,是離千億目標最近的一年,但依然沒能超過千億,而這與盧敏放當初設定的目標已經過去了整整三年。
更為致命的是,在賺錢能力上,蒙牛遠不及伊利。2023年蒙牛淨利潤48.09億元,同比下跌9.31%,全年淨利潤不及預期。而伊利2023年僅前三個季度就淨賺93.70億元。
“同樣做的是乳製品生意,蒙牛2023年營收比2016年的伊利高出50%以上,但淨利潤反而比2016年伊利的淨利潤低8.5億元。也就是說,2023年的蒙牛,淨利潤還不如2016年的伊利。”一位投資者公開表示不解,“過去這7年,蒙牛到底是怎麼追伊利的?”
“盧敏放在位的這些年,做事風格比較穩健謹慎,是一個稱職的職業經理人,蒙牛也沒有出現重大問題。”一位業內人士告訴「市界」。但不能否認的是,過去8年,蒙牛不少業務都出現了虧損。
據「市界」瞭解,當年決定收購現代牧業時,“牛奶過剩”是行業共識。有人質疑,蒙牛花錢引入這樣一個重資產,是給自己挖坑,甚至很多人猜測“收購裡有問題”。財報顯示,在奶價下滑、成本增長、行業競爭激烈等方面影響下,現代牧業淨利潤資料與營收資料越發背道而馳。2021年,現代牧業營收70多億時,淨利為10億,到了2023年,營收超百億,淨利卻只剩1.85億元,較前一年同比下滑68.1%。目前蒙牛擁有現代牧業56.36%的股權。
再比如妙可藍多,雖然透過對妙可藍多的控制,蒙牛搶下了一大塊乳酪市場,但妙可藍多業績卻十分堪憂。2023年,妙可藍多營收淨利雙降,賺錢能力幾乎要退回到2020年的水平。其股價2021年5月衝到80多塊,如今只剩10塊多。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過程中,蒙牛數次增持妙可藍多。
這一切損失,都不是盧敏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一句“收購更多源於戰略驅動”的解釋所能夠抵消的。
而與此同時,行業老大伊利加速跑,也致使兩者之間的差距愈發增大。
03、蒙牛老人挑起重任
從盧敏放手裡接過重擔的,是47歲的蒙牛“老人”高飛。有接近蒙牛的業內人士告訴「市界」,高飛身上有當下蒙牛最看重的特質:懂市場、會營銷、能聚人。這些都是突破瓶頸的關鍵。
根據蒙牛釋出的公告,高飛先後畢業於山東大學和清華大學,獲得清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1999年,牛根生離開伊利,創立蒙牛集團,同年,高飛加入蒙牛,屬於元老級人物。
“高飛在牛根生時代就加入了蒙牛,之後又先後做過銷售副總、銷售總經理、營銷總經理、集團副總裁。如今在蒙牛內部,和高飛資歷相當的屈指可數。”業內人士告訴「市界」。
從某種程度上看,資歷意味著號召力。這是作為職業經理人的盧敏放相對缺失的優勢。盧敏放走馬上任早期,部分老懞牛中高層相繼辭任,也被視為蒙牛在“去蒙牛化”。
如今在蒙牛官網上,元老級別的蒙牛高管只剩三位,除了高飛,另外兩位分別是研發創新負責人溫永平、冰品事業部負責人韓建軍。其他曾在此叱吒風雲的大佬們,如今遍佈各行各業。
而高飛,終於在進入蒙牛的第26個年頭,坐上了頭把交椅。根據委任檔案,高飛將從原先的高階副總裁、常溫事業部負責人等職位,升任為集團總裁及執行董事。
“高飛做事雷厲風行,穩健大膽,懂市場,市場營銷、品牌建設經驗都非常豐富。如今蒙牛旗下的最大單品特侖蘇,就是高飛一手拓大的。”知情人士告訴「市界」,目前中國的整個乳製品行業,面臨諸如原奶階段性過剩、行業競爭加劇等問題,已經到了瓶頸期,無論伊利或者蒙牛,都需要破局。“而這個破局的人,得懂行業,懂營銷,還得有號召力,能把人聚到一起。”從目前來看,高飛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
知情人士認為,高飛擔子很重但充滿希望,因為他是現在蒙牛公司裡最瞭解蒙牛的人之一。“蒙牛的問題出在哪兒他門兒清”。
3月27日的業績會上,高飛首次以新任總裁的身份出席,第一句話便是感謝:“感謝董事會、盧總(盧敏放)和4萬名蒙牛兄弟姐妹的信任,大家相互之間都非常熟悉,每年確實也有很多的交流”。
緊接著,高飛又給出定心丸,承諾蒙牛的戰略不會變,“這是過去盧總帶領管理團隊一起做出來的戰略”。其口中的戰略,指的是“3-2-1”方法論,其中“3”指的是三個聚焦——聚焦研發創新、品牌建設和數智化轉型;“2”指的是兩個“加速”——加速渠道最佳化和新業務發展;“1”即一箇中心,所有的工作要為消費者、為廣大合作伙伴奉獻價值。
但與此同時,他也坦誠前路艱辛,“確實目前這個行業遇到一些挑戰”。而面對分析師提出“蒙牛是否會在戰術上和友商拼殺更激烈”時,高飛表示,蒙牛會迴歸到理性上去思考問題。一方面,蒙牛會調整產品結構,穩定整體價格;另一方面,公司會持續關注利潤率的提升,現金流的提升,還有整個股東的回報,“大家不要過多擔心”。
作者 | 陳暢 李丹
編輯 | 陳芳
運營 | 劉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