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央行下場買國債的事情火爆刷屏了,在各種各樣的解讀中,真正靠譜的卻不多,這到底是要做什麼呢?
我們只要看清楚3個最本質的問題,就能知道這一招到底有多厲害了,它才是中美金融決戰中最強大的武器。
央行下場買國債是4月23日的訊息,財政部表示支援央行在二級市場購買國債。
當天,央行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金融時報》採訪的時候,回應買賣國債可以作為一種流動性管理方式和貨幣政策工具儲備。
央行的這個說法其實是非常清楚的,但市場的解讀大多數都走偏了,甚至太誇張了。
有人說這就是中國版的QE,這個說法雖然也不準確,但還算靠點譜。但是有人說這是人民幣改為錨定國債了,這就太扯了。
關於貨幣發行錨定國債這種說法,主要來自美國和日本,美國國債40%是美聯儲購買的,日本則高達60%。
但是,美國和日本的做法,是央行印鈔直接購買國債,變成了貨幣發行的一種方式。
我們央行這次宣佈下場購買國債,有什麼區別?是想做什麼呢?
我們來問三個最本質的問題,事情就很清楚了。
第一個問題,央行購買國債,真的是中國版的QE嗎?
QE就是大放水,有專家說,我們央行購買國債,這不是大放水但也是放水,這話有點繞,我們用白話來講清楚。
央行在二級市場購買國債主要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用手上的錢也就是準備金去買,第二種是印錢去買。
無論哪種方式,都必然釋放貨幣供應量,甚至增加貨幣發行量,所以這就是放水。
有人說這不對,在二級市場購買國債,不會增加國債總量,不算是放水。那你就錯了,央行一旦下場買了,可以增加國債發行量嗎?當然可以了。
跟美國和日本相比,本質上區別並不大,但決定性的問題就在於央行購買國債的量有多大。
如果大規模發行國債,在商業銀行轉一圈,央行再大量買下來,就跟美國日本區別不大了。
但是,如果央行購買國債的規模不大,那就只是一種市場調節手段了。
我們的這種方式,央行買賣國債是有較高的操作成本的,也是需要時間的,實際上就是設定了閘門,央行購買國債的量更容易控制。
所以,購買國債可多可少,央行說這是“一種流動性管理方式”,也就是調節工具,很準確。
第二個問題,央行購買國債,真的是改變人民幣的錨定物嗎?
這種說法就很扯了,貨幣錨定物是一個很複雜的系統性問題。我們之前不能簡單地說是錨定美元,現在更不能說改成錨定國債了。
為什麼?這件事情就要從人民幣的發行方式說起了。
央行發行人民幣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外匯佔款;二是向商業銀行發放貸款。
目前,央行發行人民幣的抵押物有外匯(不只是美元)、國債、央行票據、政策性金融債、大型商業銀行和國企信用債等等,這些都可以視為錨定物。
所以,我們只能說,央行下場買國債,為調節人民幣的發行方式,提供了一種可能。如果操作成熟了,我們隨時可以廢除美元外匯佔款的發行方式。
這就是央行在回應中說的“貨幣政策工具儲備”的含義,它是一種工具儲備,但不是現在就要全面改變的。
第三個問題,央行買國債,真正最大的作用是什麼?
央行在回應中說得很清楚,買賣國債可以作為一種流動性管理方式和貨幣政策工具儲備。
注意啊,很多人都忽略了,這裡面很關鍵的就是“買賣國債”,也就是說央行可以買,當然也要賣,總不能把國債都囤在手裡吧。
所以,如果從這個角度理解“流動性管理方式”,就很清楚了。
如果央行買入國債,就是釋放流動性,如果賣出國債,那就是回收貨幣收緊流動性。
所以,央行買賣國債,多了一種靈活調節流動性的重要手段,這種手段比過去的降準降息更加靈活,風險也更小。
因為降準降息都是有風險下限的。降準太多有風險,降息太多就會壓縮商業銀行的利差空間。相比而言,買賣國債是一種更加市場化的手段,就沒那麼多風險和限制了。
看完這三個本質問題,是不是就很清楚了?
但是,這跟中美金融戰有什麼關係呢?太有關係了。
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出臺這種“流動性管理方式和貨幣政策工具儲備”呢?當然是因為形勢需要,我們必須要做好一切準備啊。
很明顯,有了這種方式,我們在流動性管理和貨幣發行上就更靈活了,金融決戰來了,我們就能夠根據形勢變化,靈活調節了。
目前我們央行持有國債比重只有5%左右,跟美國的40%,歐洲的25%和日本的60%相比,操作空間還是很大的。
所以,中美金融戰必須要打贏,我們手上得有足夠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