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09年的一個普通日子,香港大學舉行了榮譽院士頒獎儀式。
當一位82歲的白髮老婦緩緩走上領獎臺時,全場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與歡呼聲。
這位老人就是三嫂袁蘇妹,一個看不懂文字的普通農村婦女。
一個外表普通的老太太,為何能獲得如此高的榮譽?
本文內信源來自官方媒體【新華社】,2017年12月9日釋出,但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1
1927年,在廣東一個小漁村,一個名叫袁蘇妹的小女孩誕生了,她的母親早逝,父親是一位木匠,家境普通。
從小失去母愛的袁蘇妹,很早就學會了獨立生活的能力,她照顧自己的起居,並學會了各種家務活。
七歲那年,有位好心人將袁蘇妹送到老師家讀書,這是改變命運的大好機會。
然而,就在蘇妹剛剛開始感受到知識的美好時,戰火就奪走了她的學業,為了家計,她只能回到家中,和父親一起賣魚貼補生活費用。
儘管再次失去了唸書的機會,但袁蘇妹並未氣餒,而是發奮學習各種生活技能。
她練就了一個嫻熟廚藝,並學會縫紉、洗滌等家務活,這使她早早地承擔起家中的重任,成為父親的左右手。
時局動盪,為了逃避戰火,袁蘇妹隨父親逃難來到了香港,在這個陌生的地方,他們靠著袁蘇妹的廚藝和縫紉技能艱難維持生計。
好在袁蘇妹早已習慣艱辛,並且努力不懈、自強不息。
成年後,袁蘇妹認識了一位手藝高超的廚師,兩人一見鍾情,並結為伉儷,丈夫在家中排行第三,所以大家都親切地叫袁蘇妹“三嫂”。
1957年,一個機緣巧合,三嫂的丈夫進入了香港大學工作,擔任學生食堂的廚師,三嫂也跟著來到這裡,被聘為食堂的服務員兼小廚師。
其實,三嫂對讀書識字一竅不通,她在望著這座老牌高校時,內心充滿了崇敬之情,能夠成為飲食服務隊伍的一員,是三嫂萬萬沒有想到的事。
為了這份工作,三嫂時刻懷著一種勤勞敬業的心態。
2
三嫂進入香港大學後,一心一意地為學生服務,始終保持著溫暖芬芳的笑容。
她起初只是一名普通的雜工,工作之餘還興趣盎然地鑽研各種菜餚的製作方法。
經過自己的努力學習,漸漸掌握了幾道拿手好菜,尤其在各類點心上展現出了出色的手藝。
三嫂製作的大粒紅豆沙和蓬鬆軟糯的馬豆糕,深受廣大學生們的喜愛。
放學後的食堂永遠座無虛席,三三兩兩的學生們坐在一起,享受著三嫂的手作點心,開心地聊天、學習。
為了做出口感最佳的紅豆沙,三嫂會精心挑選大顆粒的紅豆,反覆淘洗後再用慢火煮軟,耐心控制火候直到紅豆完全糯化。
加入適量的糯米和糖漿,最後淋上新鮮的椰汁增加香氣。
馬豆糕也需要袁蘇妹一絲不苟的態度,將馬豆粉和雞蛋、牛奶等材料均勻拌合,倒進模具後需要用小火蒸制一個多小時,期間還要不停翻動確保鬆軟。
有時她會加入碎杏仁,增加香脆口感。
為了學生們的一碗熱乎乎的紅豆沙,三嫂在灶臺前要站上兩個多小時,一動不動地攪拌著紅豆糊;為了一個金黃酥脆的馬豆糕,她要在蒸爐前忙上三四個小時,仔細控制火候。
正是這般一絲不苟和用心,學生們才能嚐到食堂裡這些美味佳餚,放學後的校園,到處瀰漫著三嫂手製點心的香甜芬芳。
“三嫂的紅豆沙是我放學必點的甜品,香濃軟糯簡直太過癮了。”
“這新出爐的馬豆糕又松又軟,真的是前所未有的滋味呀。”
學生們對三嫂的廚藝讚不絕口,而她也由衷地為孩子們的喜愛而感到欣慰,只要能看到他們吃得開心,三嫂付出再多勞動也在所不惜。
3
其實,在三嫂看來,這些孩子就像自己的子女一樣需要關愛,她總是時刻注意每個學生的狀態,留意他們的喜好。
譬如她發現有的孩子喜歡一個人靜靜地在食堂看書,她就會悄悄地為他們端去一小碗熱乎的紅豆沙,讓苦讀的孩子們補充能量。
許多內向的學生也會主動找三嫂聊天傾訴,無論是學習上的困惑還是感情的煩惱,三嫂永遠給予傾聽和開導,如同慈母般溫暖。
她的眼中裝著每個學生的笑臉,要時刻關注他們開不開心,三嫂常常主動與他們聊天打趣,瞭解他們的近況。
“阿姨,我最近老是考試不及格,很糾結該怎麼辦呢?”一個女學生紅著眼眶對三嫂傾訴。
“別灰心呀,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長處,你再努力一下,一定能取得進步的,阿姨相信你,加油!”三嫂溫聲開導道,然後為她端上一碗清涼解渴的草本茶,“喝口茶,調整下心情,重新出發吧。”
獲得三嫂的鼓勵,女學生放下了心頭大石,決心再接再厲,重新振作起來。
三嫂用自己節儉樸實的生活,換來了學生們開心快樂的笑容和成長,這是她人生中最無悔的選擇。
後來,由於身體原因,三嫂轉任為宿舍服務員,雖然不再操勞廚房,但她依然全心全意地為學子們服務。
每天三嫂早上六點就起床,開始幫助打掃宿舍的衛生。
有時學生通宵準備考試,她便沏上熱茶送去激勵他們;有時學生生病發燒,她馬上就燉上雞蛋粥,又或是跑出去幫忙買藥。
袁蘇妹用自己微薄的工資,經常為學生們支付醫藥費和加餐費用。她不認為這是一種犧牲,而是作為一個母親應盡的責任。
為了學生們的健康,三嫂從不敢有絲毫懈怠,即使深夜,學生開派對狂歡到凌晨,把宿舍弄得亂七八糟,三嫂也從不埋怨,只是耐心等他們都離開後,獨自開始打掃衛生,將髒亂的宿舍恢復整潔。
三嫂用自己夜以繼日的付出,創造了一個溫馨的校園和宿舍環境,讓廣大學子能安心學習、成長,她平凡而又偉大,與學生們結下了深厚的感情。
4
2009年,隨著主持人激昂的頒獎詞,82歲高齡的三嫂慢慢走上了香港大學的領獎臺,接受“名譽院士”殊榮。
這一刻,會場內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所有的學生和教職員工都為三嫂由衷地驕傲和欣慰。
三嫂扶正了頭上的帽子,略帶羞澀地迎向鏡頭,她原本佝僂的身板在這一刻挺得筆直,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其實,當三嫂得知這個訊息的時候,她自己都很驚訝,要知道,和她一起獲獎的,都是社會各界的名流和權貴人士。
她原以為是搞錯了,一個普通的清潔工怎麼可能獲得這樣高的榮譽呢?
但對於港大的學生們來說,三嫂的出現就如同冬日的暖陽,40多年來,她用自己樸實的人生經歷和母性的溫暖,照亮並滋養了無數莘莘學子。
“港大有三寶,旋轉樓梯、四不像雕塑和三嫂。”這句玩笑話幾乎已經成為校園裡的流傳已久的經典,足可見三嫂在學生心中舉足輕重的地位。
2017年,已經90歲的三嫂離開了這個世界,當時引發了香港各界的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