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美援朝中,哪怕是強大的美軍,在志願軍手下依然也沒佔到任何便宜。不過和嘴硬的韓軍盟友不同,美軍在自己的戰史中,則是大方承認志願軍是一個強勁的對手,甚至還拿志願軍和二戰的日軍進行比較。
在美軍戰史中是這麼對比這兩支軍隊的:
“志願軍是一支依靠精神力量的武裝,一次又一次挫敗將軍們(美軍)的宏偉計劃,他們是一支具有強悍力量的隊伍,這是日軍不具備的優秀特質,卻正好是志願軍難以征服的特性。”
這從中可以看出,美軍對志願軍的評價要高於二戰日軍。
當然不需要他們所謂的客觀評價,在歷史上志願軍確實要強過二戰時期的日軍。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在防禦戰和島嶼爭奪戰階段,志願軍和日軍同樣都採取了——坑道戰術,日軍卻被美軍在太平洋上用噴火器絞殺, 而反觀志願軍卻將其打造成一座美軍絞盡腦汁也難以突破的地下長城。
那麼,同樣是坑道戰術,為何美軍能輕易對付日軍,卻拿志願軍毫無辦法呢?
志願軍強大的地下長城
在五次戰役結束後,志願軍和美軍都同樣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他們都有點輕視自己的對手,志願軍將美軍當成是加強版的老蔣的國軍,而美軍也將志願軍當成是進化版的人民軍。但很顯然雙方的戰鬥力都超過了彼此想象的範疇。於是雙方到了1951年下半年之後,都在三八線附近對峙了下來。
戰爭模式也從運動戰,變成了頗有一戰色彩的陣地戰階段,這也一直持續到了戰爭結束。
陣地戰階段志願軍面臨的最主要任務,就是如何守住陣地,而守住陣地的關鍵,就是如何的構築防禦陣地。當時彭總給前線部隊的作戰原則就是:
儲存自己,滅敵人……
而當時美軍憑藉著空軍和炮兵的優一直對我軍前沿陣狂轟濫炸,據不完全統計,從1951年以後,美軍一直保持1500架以上的飛機支援地面作戰,同時還有強大的炮兵和炮彈伴隨步兵作戰。我軍前沿的表面陣地每平米要遭受數發炮彈的轟炸,甚至到了交戰最激烈的時候,對我軍不到0.1㎡的陣地都能找到數百枚炮彈碎片。
在如此高強度的火力覆蓋之下,一般的地表野戰工事也失去了作用。
而正如彭總說的那樣,
“既然天空是美軍的,那麼地下將是我們的”。
於是一場浩浩蕩蕩的地下防禦工程,在崎嶇的半島上就此展開。
根據不完全統計:
從1951年6月到52年7月,在一年的時間內,我前線志願軍已經在橫貫半島中部和三八線附近的山地中,挖掘了將近500裡的地下交通、坑道防線,在三八線正面戰場,志願軍一共挖掘了坑道7789條 ,延綿起來的長度達到了400裡,而另一邊的人民軍在志願軍的幫助下,也挖掘了170裡的坑道,整個坑道宛若一個——地下長城。
而這僅僅是彭總在前線期間,在1952年11月得知美軍可能要對我軍東西海岸可能展開兩棲登陸之後,鄧華再次發動前線將士和工兵搶挖坑道。而為了這個坑道工程,我軍甚至讓董其武德的23兵團,直接化身工程兵協助工兵部隊一起挖掘。
從1952年末到1953年春,前線180萬中朝聯軍和群眾奮戰半年,在除了鴨綠江一線之外,東西兩個海岸再加上三八線正面,這個縱深達到20-30公里的弧形防線上,志願軍的坑道和鋼筋水泥的工事一共挖了1100公里將整個防線打造成鐵桶一般。
到了抗美援朝結束前, 志願軍一共在半島構築了長達2500裡的坑道,挖掘的交通壕和塹壕長達13000裡, 這是一個什麼資料?相當於哈爾濱到三亞的距離。挖掘的土方量達到了6000萬m³,相當於2/3的三峽工程量。
事實上,當志願軍轉入坑道作戰之後,不僅作戰效率提升,志願軍的傷亡也呈直線下降趨勢。
1951年夏秋防禦作戰時 ,美軍平均要發射50發炮彈和炸彈就能造成一名志願軍傷亡,而這個資料到了1952年就變成了700發。
可以說,坑道戰術為前線志願軍提供了完美的陣地防禦戰場。
舉一個例子,在上甘嶺戰役中,敵人在主陣地上的炮彈落地為6發/秒,而志願軍在地面陣地已經失守的情況下,依靠兩條坑道愣是打退敵軍營級以上衝鋒25次,連級衝鋒600多次。
在丁字山戰役中,志願軍23軍一個排依靠著坑道,在捱了聯合國軍16.8萬發炮彈(相當於遼瀋戰役我軍消耗炮彈總和)之後,依然將高地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並以傷亡11人為代價,殲敵一個連。
對於志願軍陣地戰無可奈何的美軍也嘆道
“志願軍可以守住任何一處他們想要守住的陣地……”
比日軍坑道戰術先進
其實在志願軍坑道戰術開始前,美軍並沒有對其進行過多的重視,這主要在於美軍在二戰中的成功經驗。在二戰中,同樣是沒對來自東亞的軍隊——日軍,美軍在對付日軍坑道時有很強的成功經驗。
在二戰的島嶼爭奪戰中,日軍也是搞了很多坑道和美軍展開陣地戰,但美軍可不慣著他們。
美軍對付日軍有三板斧,先是拿艦炮和航空部隊定點清除這些坑道,然後步兵再次上場,透過火焰噴射器和火箭筒對立面的日軍進行火攻,這兩樣再不行,就直接用燃燒彈讓裡面扔,扔燃燒彈一方面是透過燃燒彈殺傷裡面的日軍,另一方面則是將坑道氧氣消耗殆盡然日軍悶斃在坑道里面。
不得不說,美軍這些戰術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基本上守島的日軍在負隅頑抗之後,90%都會斃命在坑道里面。
可美軍的對付日軍的戰術卻在志願軍面前黯然失色。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志願軍的坑道戰術要強過日軍太多。
首先, 志願軍的坑道並非單純的“坑道”。
志願軍的坑道戰術是“J型”貓耳洞、和“T”型馬蹄坑道和交通壕三位一體的,貓耳洞能藏兵和躲避美軍的絕大多數炮彈,而坑道則在地面陣地站不住的時候最後的抵抗場所。前期,志願軍可以在陣地抵抗,陣地失守才會躲進坑道,因此志願軍坑道是立體的。
而且志願軍的坑道是基於整個半島的山地練成一體的,並非一條簡單的坑道,他的縱深可以達到10-30公里,因此相比較於日軍在平原上簡單的地下藏兵洞,志願軍的坑道更像是一條活絡的地下交通網和長城,志願軍可以在美軍炮兵射程之外(美軍陸軍炮兵射程在20公里以內),就能透過坑道直接將部隊機動運輸到前線。
而反觀日軍則是被動將坑道當成一個掩體和藏兵洞,機動性受限,而且是在平原和島嶼區域,缺乏謹慎和地形的掩護,讓美軍可以挨個逮老鼠,直接將日軍困斃在坑道里面,連反擊都沒有。
所以,基於地形優勢和志願軍強大的地形縱深,志願軍的坑道可以說是一個天然的防禦陣地。
其次,志願軍的坑道進攻性更強。
為何說志願軍的坑道是地下長城,原因在於志願軍的坑道是“進可攻、退可守”。正如我們小時候看的電影地道戰一樣,我們的民兵戰士可以透過地道轉運和攻擊敵人。在坑道中,我們除了守住坑道之外,還可以透過坑道殺傷敵人。
志願軍進攻性更強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個是志願軍可以利用坑道的背面形成的反斜面陣地,透過92步兵炮和迫擊炮這樣大仰角火炮在陣地的斜面,在防禦中躲避美軍的炮火的同時可以機動打擊進攻的美軍步兵,而當被美軍飛機發現的時候,也不同慌,可以直接撤回到坑道內。
另一個則是兵力運轉,志願軍利用美軍不善夜戰的特點,經常利用夜戰對美軍發動襲擊。比如上甘嶺戰役,15軍在前線的部隊也就幾個連,大部分部隊都在坑道後的集結點。當白天美軍利用炮火優勢佔領地面陣地的時候,志願軍就會隱蔽在坑道里面,而到了晚上則是透過坑道轉運主力,對美軍發動夜襲,奪回陣地。
最後,就是志願軍的作戰意志要強於日軍
作戰意志上來說,志願軍和日軍也是完全佔據優勢的。日軍是在島嶼作戰,可以說是處於四面包圍,彈盡糧絕,在硫磺島上慄林忠道就明確告訴自己的部下“在陣亡之前。要多殺傷幾個美軍”。這個潛臺詞是他們是孤軍、是獨立無援的和被放棄的人,雖然在作戰中他們極致瘋狂,但依然看不到戰爭勝利的希望。
而反觀志願則是充滿了勝利的希望,比如哪怕是面對美軍的封鎖,我軍依然能給上甘嶺送上蘋果,在坑道里的戰士能自己包餃子,能在戰鬥之餘自娛自樂。在坑道作戰久了還能有兄弟部隊來換防,總之哪怕條件很艱苦,志願軍將士們依然充滿了對贏下這場戰爭的希望,而非《硫磺島家書》中的日軍式絕望。
雨田君說
在抗美援朝中,志願軍用教科書的坑道戰術詮釋了什麼才是東亞最強陸軍,以及世界輕步兵的巔峰。也讓美軍知道了相較於被他們在太平洋暴打的日軍而言,有著強大意志和戰術的軍隊給予他們的絕望。
有意思的是,在10年之後在東南亞的那場傷心之戰,師承我軍的粵軍,再次在叢林裡以“坑道”戰術讓美軍焦頭爛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