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二氧化矽混合物
回公司當帕魯了兄弟們,今天我們聊點動畫。
不知道大夥還記不記得,在放假之前國內網際網路流傳起的一個傳聞。
說因為時下霸權動畫《葬送的芙莉蓮》的官方(原作出版社)在臺灣漫展上,偶遇了擦邊 coser ,被其表演的 ghs 節目震撼,最後回國憤然出手,直接禁止了旗下所有漫畫作品的R18創作。
至於以R18聞名的 Fanza 則首當其衝,已經被版權方要求全面下架。
這傳聞在國內網際網路傳播廣泛,微博、貼吧、小紅書都有人轉載討論,一邊說著“好似”。另一邊說著“騙鬼”。沒辦法,很多事情一旦扯到 R18 那就會在不可抗力的作用下變得魔幻,這個傳聞也不過是其中之一。
核驗這個傳聞的方式很簡單,隨便開啟一個同人創作相關的平臺,推特也好,P站也罷,把《葬送的芙莉蓮》打進去,不整那些有的沒的後期干預,光是搜尋結果就會讓傳聞不攻自破。
而之所以這個傳聞在國內被廣為流傳廣,一方面是作品本身的熱度擺在那裡,再加上還有 R18 這個 TAG 吸引眼球,另一方面它所描述得幾件事卻都真實存在。
先說臺灣 coser 吧。
得益於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 Q 群群友,我在年前有幸看到臺灣 coser 在漫展上用“溶解衣物的魔法藥水”玩擦邊的影片。
影片雖然不長,但大過年的,再加上這也算是個正經場合,所以就先不放了,用動畫畫面簡單湊合一下……總之,我們只要知道確實有擦邊 coser 玩 ghs 節目就行了!
之後再說說被版權方要求全面下架的 Fanza 。
對 LSP 來說,Fanza 可以說是家居常備的幾個網站之一,它之前的名字是「DMM.R18」,所以即使不是 LSP ,你也大概能猜到 Fanza 的經營範圍。
平臺有前科,再加上前不久日本那邊有人發推,說自己繪製的《芙莉蓮》R18同人誌被版權方下架,這操作很多日本的二創作者也沒見過,所以在當時就引起了一波討論……不過直到今天,談論依然沒有明確的結果。
總之兩個事確實都有出現,但實際上兩個事中間毫無關係。
臺灣 coser 的擦邊表演雖然在海內外被廣為傳播,但並沒有小學館的編輯為此發推;
其次 Fanza 被下架了《芙莉蓮》R18同人本不假,但更本質的其實是小學館直接Ban掉了 Fanza,《芙莉蓮》所有的同人創作都不會出現在 Fanza 上,並沒有 R18 或者 非 R18 的區分。
隔壁還有一堆
兩個毫無關係的事件被聯絡在了一起,最後得到了一個錯誤的結論在網際網路上被大範圍傳播……
不過這種事倒也不罕見,國內國外都有,具體的後續還需要等待更加官方的回答,所以們也不需要進一步去放大,這裡提起也就是為了簡單闢個謠,更重要的其實是後面要說的…
就是,我是說…有沒有發現去年一整年,在零零碎碎幾百部動畫裡,最色的還真是《葬送的芙莉蓮》。
這個最色,不是說動畫畫面賣肉啥的;而是說,在作品之後的同人創作中,《芙莉蓮》的擦邊,R18二創已經多到了一個不合理的地步。
pid=113897564
你知道的,雖然二創不一定與原作有強關聯,但是作為作品的延續,原作的影響力是不容忽視的……
可現在只要你點開推特,把“葬送的芙莉蓮”幾個大字打進去,如果不加雜七雜八的過濾,那在出來的搜尋結果裡,色圖少說得佔一半以上;
P站更是如此,全年齡圖片雖然也非常多,但是彙總到一起按使用者喜好排列,你會發現它們完全不是R18的對手。
有的全年齡也不一定能過稽核這一關
這其實挺反邏輯的,畢竟《葬送的芙莉蓮》的漫畫原作是幾乎看不到什麼香豔場景的正經漫畫,裡面完全沒有出現過殺必死的福利畫面。
那根據色色二創井噴的時間點來推測,《芙莉蓮》同人社群變成如此畫風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因為去年10月放送的動畫。
兜兜轉轉終於讓我繞到了今天的正題。
說實在的,《葬送的芙莉蓮》的動畫是去年少有的,甚至是近幾年少有的,幾乎挑不出毛病的動畫。
原作本身底子就夠硬,是小學館近兩年來力推的作品,動畫化之前就成功破圈,有著相當的成績。
而動畫化的班底也有著十足的底蘊,最受關注的新人監督齋藤圭一郎,老牌製作公司 MADHOUSE,還有給《紫羅蘭永恆花園》譜曲的 Evan Call ,這些人不管如何排列組合,做出來的動畫都不會太差。
而事實也是如此,在《葬送的芙莉蓮》正式播出之後,它很快就成為了海內外討論度最高的動畫,圍繞原作劇情、圍繞改編制作……這對於一部漫改作品來說並不多見,十足的話題性也證明《葬送的芙莉蓮》又一次破圈。
《芙莉蓮》靠著優秀的動畫製作又一次成功破圈,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了這部作品……但這和我們聊的有什麼關係,我們不是來澀澀的嗎?
pid=115671104
也確實有,正是因為討論度與傳播度的上升,一些漫畫所沒有的動畫細節被進一步挖掘,其中最讓移不開眼的,大概就是菲倫坐凳子這一段動畫。
日常是動畫中最難有所發揮的片段,想要有好的效果則需要再各方面吃透角色,日常動作可以展現人物性格,表現角色當時的心理……但如果是跑啊,跳啊還好說,這只是一段“坐凳子”啊,它能有什麼厲害的?
總之這不到2秒的片段,又一次成為了話題的中心,在大夥的討論中又一次被大範圍傳播。
“坐凳子”這2秒鐘的衣褶作畫能說明很多問題,一方面是動畫製作確實充滿了餘韻,可以在各種小細節上花大力氣,另一方面就是“菲倫真的很澀”。
對不起,剛剛騰不出手,我是在思考為什麼兩條衣服的褶皺就可以有如此魔力,讓……對不起,又騰不出手了……
“很澀”是一個漫畫所沒有的標籤,這個標籤隨著動畫的知名度水漲船高,也就有了越來越多的二次創作,粗魯地說它就是《芙莉蓮》二創澀澀的開端其實也沒有多大問題。
當然,你也可以說她是一種刻板印象,但無論是漫畫還是動畫,其實都有在強調角色的這一部分屬性,只是因為作品的其他特質而被掩藏了起來。
而拋開作品本身的原因,我其實覺得如今的澀澀氾濫,和《芙莉蓮》本身的特質也有一點“不謀而合”。
《芙莉蓮》給我的感覺更像是一部公路片,但是在設定的加持下它的旅途往往會用漫長的時間去進行點綴。
漫畫第一話就是最好的例子,在芙莉蓮離開同伴,選擇獨自冒險的過程中,即使看不到時間在她身上殘留的痕跡,但到最後你也能看到本來面貌英俊的辛梅爾,已經垂垂老矣,不復往昔。
第一話只是一個縮影,《芙莉蓮》的漫畫不會給你強調時間的流逝,但作為讀者又能感受到“一眼萬年”的恍惚感。這種反差存在與芙莉蓮的方方面面,強大的戰士最是膽小,有著幾百年冒險經驗的精靈會犯新手一樣的錯誤……
“菲倫”很澀在某種語境下,其實也能被歸類進這種微妙的反差……不談“在正經作品裡找黃色”這種個人化的行為,單論XP,早年“大噴菇XP”還因為過於特立獨行而被截圖傳播,但放到今天“廚大噴菇”這件事本身早就不是一件稀罕事了。
說回《芙莉蓮》引起的各種留言,事實上在傳言發酵的第一時間,很多長期關注日本文化的人就已經知道了它的真實性存疑,但奈何作品本身火熱,爭議話題自然被一次又一次地傳播,逐漸就變成了屁股在哪的辯論。
到了這一層面說什麼漫畫原作,角色特徵,其實都沒什麼意義,不如大家像我一樣開啟日推,搜尋“葬送的芙莉蓮”……對不起,騰不出……了……
*本文為投稿,不代表遊戲動力觀點與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