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三萬裡》這部國風動漫電影的建築物、風景很美很逼真。熱度已過,現在可以說一說裡面的人物建模了。
當初上映時就有些不同的聲音,包括知乎網友就有人專門討論過,但很快就被一片好評淹沒。
因為支持者的理由很有說服力:電影主創人員為了製作好人物形象,參考了教科書的插畫~
還專門去了西安的博物館,人物建模高度還原了唐朝的陶俑、雕塑、繪畫、壁畫~~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還會錯嗎!其實不然,這些浮光掠影的瞭解,屬於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根本不知道中國古代藝術創作的基本規律!
一、寫實與寫意大不同
中國古代只要是跟藝術沾邊的創作,套用一個專業詞彙,屬於“寫意”風格,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國畫,其它諸如插畫、仕女圖、壁畫、巖畫、磚畫、石刻、泥塑、陶俑、瓷畫、扇面、門畫,等等~都是如此。
其特點是並不計較人物的五官、表情、動作、身材及比例的真實情況,而是透過其神態等虛化的東西,來傳達某種意境,追求的“主觀”層面的活靈活現。是平面化的,連二維都沒有。
西方繪畫(排除“印象派”“意識流”)則相反,重在寫實!其創作的物件包括建築物和人物,無論光線、比例、透視、構造……追求的是“客觀”層面的以假亂真,而且是立體的,甚至是三維的。
可以這樣說,你要不懂人、物的構造,透視原理,色彩疊加等等這些物理的東西,根本學不好西洋畫。
所以僅從這一點,我們就能很好理解,為什麼中國現代畫家的領軍人物冷軍這麼厲害了。因為他畫的實在太像了!簡直是照相機拍出來的。
二、現代版刻舟求劍
放在電影創作中,以唐代雕塑、唐三彩、唐俑、繪畫、壁畫為原型,當然可以借鑑,但如果生搬硬套,那就是“誤入歧途”,屬於現代版的刻舟求劍。
所以在此澄清,作為反對者,我們認為《長安三萬裡》的人物建模太不像真人了,真人哪有長那樣的!
比如玉真公主,這個藝術作品其實是告訴我們,她確實很胖,比一般人胖~但你要據此認為她真人就長這樣,那就大錯特錯了,文字類的歷史資料里根本就沒有把她描寫成這樣。
再比如上面這幅畫,好歹不是《長安三萬裡》中那樣的“小短腿”吧,起碼上身下身比例是正常五五分。
另外大家發現沒有,上面這幅畫左邊三個人物的“長相”幾乎一模一樣,簡直就是三胞胎~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中國古代的畫家(包括宮廷畫師)他們的繪畫風格就這樣的,根本畫不出真實的人物長相是什麼樣的,無論男子和仕女,差不多都似一個模子刻出來。
所以你要是拿著這幅畫,就認為唐朝的真人就是長這樣,那就離了大譜了!
三、唐朝也並非“以胖為美”
翻閱大量唐朝史記資料,並沒有發現“以胖為美”的證據。漢朝公認美女王昭君一點都不胖。
漢、隋、唐在文化上一脈相承,到唐朝就以胖為美了?想想這就太不可能。只不過唐朝盛世,吃得飽穿得暖,顯得富態而已~
不能因為唐明皇喜歡楊貴妃就得出“以胖為美”的結論,《新唐書》和《資治通鑑》形容楊貴妃用的詞是“豐豔”,哪胖了?(野史考證,她身高1米6左右,體重130-140斤,這能算多胖?)
另外,唐朝文化具有多元、開放、包容的特點~所以那時的人們認為“美”有很多形式,絕不止是富態。
比如杜甫詩中“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就能看出,唐朝對身材和儀態的審美是:皮膚細膩、骨肉均勻。這跟我們現代人的普遍審美是一樣的嘛。
其實華夏民族從老祖宗到先人,直到近代,其審美一直都是線上的,不會偏到哪去!
再說了,“以胖為美”和“美就是胖”也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把除了“胖”之外的所有“美”的形式都加以否定,顯然不對,也不符合歷史事實。
四、為“啤酒肚”正名
現代“三高”油膩男的標配啤酒肚,在古代是將軍肚。底層人士不可能吃得大腹便便。而且當時行軍打仗後勤補給很弱,沒多點脂肪轉化為熱量往往很危險。另外,被刀砍斧劈槍刺時,將軍肚能在一定程度上隔絕或減少物理攻擊的傷害。
所以從這點看,《長安三萬裡》的大肚腩就屬於一個可取之處,並沒有因為詩仙李白是文人,就強行給他來個塑形+瘦身。因為在宋朝以前,古代的書生可並不弱不禁風,上馬衝鋒陷陣,下馬吟詩作賦,才是正常基操。
五、總結
我們說《長安三萬裡》的人物建模“看起來怪怪的”,並不是拿偶像劇和抖音裡的大長腿、網紅臉、白瘦幼作比較,而僅僅是從一個路人甲的正常長相、身材比例來考量的~這個要求很正常也不過分吧~
但生搬硬套古代“寫意”作品裡的人物,造成“三庭五眼”怪異,美式高階臉+中式眉眼(根本不是“丹鳳眼”)……卻說李白高適就長這樣,還聲稱經過了文物和史料佐證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如今熱點已過吐槽一下就完事了~反正這也不是紀錄片。再說電影里老年階段的李白,外貌不是恢復正常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