慾望這種通常形容個體人類的詞彙,為何會出現在對一種社會形態的形容上。一個社會如果被稱為低慾望社會,那麼它會有著怎樣的特徵和表現呢?
而說起低慾望社會,就不得不說起我們的鄰國日本,這一概念性名詞的發源地。蘇軾曾經說過:“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
日本如今的低慾望社會,無數青年人喪失的就是這種志向,他們越來越傾向於隨遇而安,無慾無求的生活狀態。雖說知足常樂,但是過分的知足就只是一種懶惰的表現罷了。
這種低慾望不光是體現在對事業追求的慾望降低,而且還體現在對物質的慾望,對人際關係交往的慾望,甚至是人最基本的生理慾望等許多方面慾望的降低。
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低慾望社會狀況呢,日本社會的低慾望狀態,對於我國又有什麼警示作用呢?
何為低慾望社會
如果對於個人來說,有著較低的慾望,不追名不逐利,不攀比不愛慕虛榮,簡簡單單平平淡淡地靠自己雙手去生活,也不見得是一件糟糕的事。這樣人身上必定就會缺少一種奮鬥的蓬勃朝氣。
但是如果從經濟的角度出發,人人在自己的崗位上,都抱著一種知足常樂的心態去面對自己的工作,那麼整個組織或者單位就一定不會有太突出的成績。輝煌的戰績往往都伴隨著百分之二百的努力和極其遠大的理想。
對於整個社會而言,人人都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中,胸無大志,無慾無求,得過且過,那麼這個社會就會變得如一潭死水,經濟發展遲緩落後。在經濟大環境整體呈衰頹趨勢的情況下,作為每個個人來講,也無法輕易過上知足常樂的生活。
我們每個人,每個環節都作為社會這部大機器運轉的小齒輪。只有更多人積極努力的去推動這個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我們每個人才會有更大的選擇空間,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而在當今世界中,日本人整體發出了一種低慾望的氣象。這就是所謂的低慾望社會。在佛法中,皈依佛門守三戒,戒的就是人的貪嗔痴三欲。這樣看來,慾望的降低也不見得就是一件壞事。
可是無慾無求所指的,從來就不是對於奮鬥的無所向往和追求。如果年輕人對於奮鬥這件事情看得越來越寡淡,那絕不是社會進步的表現。
相反,低慾望社會是一種“生病”的社會形態。低慾望社會逐步形成的過程,是值得人們深思的。看看我們的鄰國日本,或許就會知道這樣的低慾望社會有多可怕。
在二戰後滿目瘡痍的日本,上到精英階級,下到平民百姓,都急需為這個國家的重建出一份力。每個人都想恢復到往日國強民富的生活狀態,大規模的需求,就為戰後的經濟騰飛提供了一個必要的條件。當時的日本社會,沒有人是“知足”的,人人都在努力積極的重建家園。
日本社會的低慾望狀態
日本進入低慾望社會,這跟日本社會的年輕人整體奮鬥慾望的降低,有著很大關係。很多年輕人也的確努力的做著自己的工作,拼命加班,直至成為一部為工作連軸運轉的機器。
可是即便如此,他們還是沒有得到比較好的結果。即便如此,還是有可能在公司被排擠,拿到薪水,入不敷出,捉襟見肘,甚至付不起房租。
年輕人發現努力後還無法跟上社會的節奏,還是像一箇中產階級的門外漢,所以乾脆就逃離社會主流發展的大方向,開始越來越注重自己生活的小天地,無力再為這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提供自己的力量。
他們只要自己的生活可以簡單地維持下去就好,不再熱衷於疲於奔命的生活。
搬到郊區或者宅在家裡,找一份能勉強填飽肚子的工作,每天在行動網路上打發時間,在自己的小世界中自得其樂。
有統計顯示,日本社會的結婚率,新生兒率,都在持續走低。而不斷翻新的資料中,死亡率卻有升高,老齡化問題也日益嚴重。
日本進入的低慾望社會形態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標榜不婚,不生,不買房。在老一輩奮鬥出來的生活環境裡,年輕人已經逐步喪失了奮鬥的慾望。
日本社會的青年,有條件去過這種低慾望的生活,也是因為戰後一代人努力奮鬥的結果。二戰後的日本經濟經歷了騰飛期,在二十世紀五十至七十年代。
這段時期使日本一下子從經濟大蕭條的戰敗國一躍成為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日本國民當時的富有,是空前絕後的。可是往日的財富神話已經很難被複制了。
自從泡沫經濟破碎後,日本社會經濟持續低迷至今,這個“硬傷”使日本社會久久無法恢復元氣。日本社會的年輕人面臨的巨大的就業壓力,與日俱增。
其實與其說是低慾望,還不如說是一種“低希望”的社會。日本年輕人對於未來逐漸喪失了希望,因此得過且過的狀態才更符合他們的低慾望生活。
中國社會的佛系青年
當我們討論著日本的低慾望社會時,不禁會自問會擔憂,我國會在將來變成低慾望社會嗎?
雖然我們的中國人民的血脈中,從祖祖輩輩開始就繼承了勤奮的基因,中國當今社會的發展,從一個落後封閉的國家,到如今的醒獅般的民族,沒有一處不是靠著勤奮和自強不息的精神實現的。
在當今的中國社會,也流行著這樣一個稱謂,它有些類似於日本的低慾望青年。我們開始把一些對生活沒有太多欲求的青年,稱為“佛系青年”。
試想如果佛系青年的大部隊發展下去,中國社會有沒有進入到低慾望社會的風險呢。在近幾年中,日本每年的GDP增長率都是0.6%左右,這種原地踏步似的增長和中國GDP增長是不同的。
我國的GDP增速是在6%左右,是日本GDP增速的十倍。這就意味著,我國生活總體來說對於工作的積極性還是比較高的,每個人對於生活和工作都有著很大的動力。我國是不會輕易進入低慾望社會的。
日本的年輕人對於整個社會的大環境是失去希望的,他們已經改變策略,不再積極的投身於社會的繁榮發展中,如同父輩人那樣。他們更樂於經營好自己的小天地,對於整個社會的發展,已無心參與。
失去鬥志,安於現狀,隨遇而安,是日本年輕人普遍的生存狀態。這樣看似安穩的一人生活,也逐漸讓他們失去了異性相處的慾望。
兩人生活,當然不如一人生活來得自在和簡單,沒有更多需要奔波勞碌的理由,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生活中的慾望已經降到了無限低,沒有家庭,更沒有下一代,一人的生活哪還需要什麼鬥志。
儘管中國社會如今也有著一些“佛系青年”,但是從社會發展狀況來看,中國是不會步入到低慾望社會的。
小結:
在二十世紀末,日本的經濟泡沫破裂之後,日本社會的經濟衰退,似乎是看不到頭的。而這正是日本社會低慾望的開端。許多日本下一代的年輕人經歷了日本從經濟輝煌的頂峰走向衰退的全過程。
眼高手低的年輕人,由於現實遠低於期待中的效果,漸漸地對於現實就會產生一種逃避和抗拒。直到演變為,逐漸喪失了生活中的許多願望,隨遇而安,不爭不搶不願參與競爭。
及時行樂,隨遇而安的生活才更符合他們的心願,夠花夠用夠生活就可以,反正對於功成名就已無慾望。要知道,如果僅有幾個人就根本無法形成日本的低慾望社會。只有不計其數的年輕人都失去了鬥志和奮鬥的慾望,才會形成日本低慾望社會的大趨勢。
矛盾曾經說過:“必須在奮鬥中求生存,求發展。”一群以碌碌無為作為幸事的年輕人,可想而知對於社會的發展來說,會有多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