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援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文|張潤晨
編輯|t
引言
2008年,美國首位非洲裔總統奧巴馬正式就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美國曆史上最大的功績,無疑就是其成功的推行了“奧巴馬醫保”。然而,奧巴馬醫保最初的推進卻並非是一帆風順的。
從2010年1月弗吉尼亞州公開反對醫保政策之後,到2011年已經有多達28個州決定起訴奧巴馬政府的醫改政策。毫無疑問的是,一場“州權大戰”圍繞著奧巴馬醫改政策逐漸發酵,而州權與聯邦權之間的矛盾也伴隨了奧巴馬政府的始終。
這是問題來了,美國的州權究竟為什麼這麼大呢?
一、自治傳統
17世紀初是英國殖民者開始廣泛殖民北美洲的時代,當時英國殖民北美洲的主力其實是英國的清教徒。
這些清教徒對於英國政府本身就是毫無認同感,他們選擇出走北美其實就是為了尋求一片“自由之地”。
在這種情況下,分離主義與自治傳統自然也會在北美大陸廣泛蔓延。當然,也不是人人都願意接受清教徒的管理模式,很多人無法接受清教徒也選擇在北美出走,獨自建立定居點,反正新大陸足夠大。而這種情況,自然也進一步的加劇了北美的自治傾向與分離主義。
美國至少三個州,事實上都是從自己原有的州脫離出來的。羅德島州上最初的殖民者,就是因為被紐約州的人視作為異端,因此被投票驅逐到了羅德島。
而賓夕法尼亞州的建立,則是源自於一群不滿新澤西州權力結構的人,馬里蘭州則是由一群被驅逐的保守天主教徒所建立的。
而清教徒為什麼要選擇出走北美大陸,本質上就是因為英國的宗教改革其實是不徹底的。英國聖公宗依然保留了大量的天主教元素,這也使得清教徒改革派的強烈不滿。所以說,清教徒的出走本身就源於對自身信仰自由的追求,這些人本質上就是一群分離主義者。
而且美國建立前夕的十三殖民地,本身就有著各自的傳統習俗甚至是各自的宗教信仰。將十三殖民地團結在一起的,並非是共同的利益或者所謂的民族主義,而是共同的敵人。簡單來說,十三殖民地誰看誰也不順眼。
但是由於對印第安人入侵的共同防禦需求,以及對於英國宗主國的共同不滿,使得十三殖民地被迫團結在了一起。十三殖民地至少有著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對於自治與自由的渴求,這一點其實才是迫使他們最終走向一起的唯一原因。
那麼在美國建立之後,如果美國聯邦政府成為一個強而有力的中央集權制政府,那麼美國會不會成為“下一個英國”呢?這件事情沒有任何人能夠保證,而十三殖民地尋求獨立的本質原因就是為了保護自身的自治權。
在這種情況下,邦聯制自然成為了保證自治權的最佳方案。1777年的《邦聯條例》,正式在法律上確定了美國的統一。然而即便是如此寬鬆的檔案,有些州甚至直到1781年才肯正式簽署。
甚至很多美國獨立後的第一代政客,根本就不希望美國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而是成為古希臘式的城邦國家,再不濟也要成為荷蘭聯省或者瑞士邦聯那樣的國家。所以說,鬆散的國家政體以及州權的強勢是從一開始就埋下的“禍根”。
二、轉變與轉變的開始
在自耕農佔據社會主體的情況下,鬆散的邦聯制度自然並不是什麼大問題。每個州都能夠自給自足,互通有無,各方之間也不會存在什麼太大的衝突。然而,美國的建立本身就處於工業革命的時代風口之上。
而工業革命本身,事實上就是全球化的一個開端。而大工業化時代最為需要的就是一個強而有力的中央政府,無論是英國還是法國,抑或是德國與日本,在建立一個工業化國家之前,首先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收攏國家權力。
這一點也意味著,美國的州權強勢時代註定是無法長久的。而州權與聯邦權力衝突的爆發點,就是美國的南北戰爭。南北戰爭之所以會以如此的暴烈形式開場,其本質原因就是在於美國南方州與北方州之間的利益不一致。
北方州是一個人典型的工業化社會,而南方則主要是以種植園經濟為主。不是說南方的種植園經濟就一定要被摧毀,而是南方的種植園束縛住了大量的工業勞動力,而且南方的產品還不會被出售給北方,而是被英國人高價買走。
這也使得美國出現了一種非常奇特的情況,那就是美國北方州根本就買不到南方的工業原材料,南方州對於北方的需求也置若罔聞。
而南北戰爭爆發的直接原因則是憲法第14條修正案,禁止任何州非正當的剝奪任何人“生而平等的權利”。
因此第14條修正案也被稱之為,“平等保護和正當程式條款”。簡單來說,就是聯邦政府以憲法中的“人人生而平等自由”這一條,來撬動強大的州權。除了南北戰爭之外,後面兩次聯邦權都州權的“大範圍進攻”,也都是將第14條修正案作為主要進攻方式的。
言歸正傳,南北戰爭之後美國聯邦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限制州權的無序擴張,但是總體而言此時美國的州權依然佔據了主導地位。典型的體現形式,就是在美國南北戰爭之後,支援聯邦政府的蓄奴州並沒有廢除奴隸制。
美國聯邦權真正的巔峰時期,其實是羅斯福時代。在羅斯福正式登臺之前,其實美國主要都是自由放任的經濟模式。然而大蕭條徹底改變了人們對於自由放任的看法,代表州權的胡佛下臺之後,代表聯邦權的羅斯福正式開始了自己的表演。
羅斯福新政下的《銀行法》,《證券交易法》,《社會保障法》,《聯邦失業稅收法》以及《瓦格納法》,這一系列法案其實每一個都在挑戰州權的底線。但是美國各州拿羅斯福就是沒有辦法,因為羅斯福收穫了民眾的心。
在羅斯福時代,聯邦政府正式代替了州政府,成為了民眾生活中存在感最強的政府機構。這也使得美國民眾對於聯邦政府的認同感開始空前的上升,美國的中央集權制度終於開始呈現雛形。沒錯,美國在獨立了一百多年之後,終於真正意義上的實現了中央集權。
而在美國實現了中央集權之後所迸發出的強大力量,也是世人所完全無法想象的。如果用一個詞彙來形容二戰中的美國,那麼只有“摧枯拉朽”能夠將美國的強大表現到極致。
成功鞏固羅斯福大好形勢的則是另外兩位“英雄般的總統”,約翰.肯尼迪以及林登.B.約翰遜。肯尼迪總統是六十年代民權運動的發起人,然而肯尼迪去世的實在是太早了,以至於民權運動在肯尼迪時期僅僅只是初見成效。
難能可貴的是,肯尼迪的繼任者約翰遜總統竟然跨越了黨派的隔閡,僅僅只是憑藉著對於民權運動的認同感,就把肯尼迪的民權運動繼續了下去,並且還在此基礎之上展開了“偉大社會”改革。
約翰遜時期的一系列訴訟案,不僅將黑人成功送進了公交車和課堂,也把聯邦政府的權力徹底推上了州權之上。雖然約翰遜總統因為發起越戰而廣受詬病,但是約翰遜總統對於美國可謂是居功至偉。
三、州權的上升
約翰遜總統的風評之所以不算很好,其實還有著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偉大社會”的各種福利專案花錢實在是太多了。所以說,摧毀聯邦權持續擴張的其實並非源自於州權的反擊,而是源自於壓力日益增高的聯邦財政。
因此從尼克松時期一直到里根時期,聯邦政府一直都將“還政於州”作為主要目標之一。同時聯邦政府也在展開所謂的“去監管化”,以圖能夠擴大各州的稅收。在這一過程之中,州權的提升無疑成為了一種必然。
尤其是在克林頓時期,《對不提供資金而附加強制的改革法案》,更是直接將羅斯福,肯尼迪以及約翰遜三位總統的全部努力化為烏有。美國的聯邦權力直接被克林頓倒退回了亞伯拉罕.林肯主政的後期。
直到小布什出臺了《不落下一個孩子法》之後,聯邦權才開始進一步的回升。然而,此時的問題在於聯邦權已經從大蕭條時期一直強勢到了冷戰的結束,雖然從尼克松時期開始州權有所回升。但是聯邦權始終把持著相對的主導地位,州權雖然有所提升但是也回不到邦聯時代了。
尤其是在2008 年次貸危機之後,美國各州財政長期吃緊,各州也開始了對聯邦政府財政補貼的依賴時期。因此從奧巴馬時期開始,聯邦政府的權力再次開始佔據主導地位。直到今天,聯邦政府依然是美國的首要主導力量。
但是,在今天的美國這場州權與聯邦權之間的鬥爭,依然還尚未結束。
參考資料:
鄭詩成.國權與州權的妥協——基於1787年憲法的美國總統選舉“難產”設計[J].黑河學院學報,2022,13(12):139-142.
龐金友,胡金光.美國州權政治傳統的起源與形成[J].雲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6(01):9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