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俄羅斯有世界上最漫長的邊界線之一,邊界線長達4300多公里。而這段邊界線也是歷史糾葛最深的一條邊界線。但因為歷史客觀原因,現如今,中國和俄羅斯的邊界問題已經解決了,中國和俄羅斯一直保持著友好的戰略合作伙伴關係。
但因為歷史原因,我們曾因為沙俄和蘇聯丟失了幾百萬平方公里的大片土地。比如外蒙古、外西北以及外東北。這對國人來說是非常痛心的歷史事件。
為了紀念這些歷史恥辱,我國發布的地圖內容規範中,提到了8個應該被標註為中文的地方,這些城市和地區就位於外東北。這些地區毫無疑曾經是中國的領土,也擁有中國的名字。
它們的中國名字分別是:庫頁島、海參崴、雙城子、伯力、海蘭泡、尼布楚、廟街,還有外興安嶺。
庫頁島曾是中國領土,俄羅斯稱之為薩哈林島。此島本是中國第一大島,面積76400 km²,超過兩個臺灣島。1858年和1860年,俄國透過《璦琿條約》、《中俄北京條約》等不平等條約迫使清朝政府割讓庫頁島。島上礦產資源和周邊漁業資源非常豐富,而且戰略位置重要,可以部署艦隊。現在不屬於中國,讓人想起就非常痛心。
而海參崴是國人最熟悉的一個地名。清康熙年間清政府和沙俄簽訂的《尼布楚條約》中明確訂明海參崴所在地區屬清朝,第二次鴉片戰爭割讓出去。1871年俄羅斯在此建設軍港,將太平洋艦隊駐地從尼古拉耶夫斯克(廟街)遷於此。如今海參崴已經成為俄羅斯著名的出海口,這裡不僅是重要的經濟貿易區,也成為俄羅斯在遠東最繁華的城市,海參崴的地理位置和黑龍江很接近,最近的地方離黑龍江僅僅只有15公里。現在被稱之為“符拉迪沃斯託克”,意思是“震懾東方”。這跟我們在越南邊界弄了個鎮南關一個意思。
還有距離綏芬河下游北岸的東西兩城,在俄羅斯稱為“烏蘇里斯克”,也應標註為清政府時期的名字“雙城子”。在《中俄北京條約》中被割讓給沙俄的“伯力”,現在“伯力”在俄國被重新命名為“哈巴羅夫斯克”。
其中在《尼布楚條約》中,尼布楚地區大片土地被沙俄割走,並且改名為“涅爾欽斯克”,作為分界線的“外興安嶺”則被稱作“斯塔諾夫山脈”。
外東北面積有100萬平方公里,森林資源、礦產資源都極其豐富,還有海參崴和庫頁島這樣的出海口,現在歸於外國令人憤恨不已。
在民國五年,上海出版社曾經出版了一張《中華國恥地圖》,其中標記了從鴉片戰爭以來所有中國丟失的土地,意思就是告誡國人勿忘國恥。而現在外東北擁有上千個原中國地名,基本都被俄羅斯逐步廢止使用,涉及原中國居民點、山脈、河流、湖泊、港灣、島嶼等。顯然他們也害怕我們找他們的歷史舊賬。
而對於我國的地圖標註,最興奮地是烏克蘭人。深陷俄烏戰爭的烏克蘭,很想把中國拉上戰車。大肆在媒體上發表中俄關系破裂的言論。一些烏克蘭媒體甚至聲稱要為俄羅斯的崩潰做好準備。
對於這樣的包藏禍心,我們的發言人堅哥評價:要想利用歷史遺留的中俄的領土問題對中俄兩國的關係發起挑戰,是痴心妄想的事情。雙方已經徹底解決了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現在相安無事,根本不會再起爭端。
但這不代表我國曾經的損失就此被掩蓋。我國對地圖的中文標記不是在向俄羅斯宣示主權,甚至要拿回來這些土地,而是要記住這些地名背後的恥辱,要銘記落後就要捱打,而作為中國人更不能將這些恥辱輕易忘記。
而且任何國家的疆土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國際環境的變化,土地也是可以變化的。
大家怎麼看海參崴等八個俄羅斯地名必須標註中文地名?
評論區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