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頭條平臺,抄襲搬運必究!
(有看到抄襲搬運的讀者朋友也請幫忙舉報一下,首發和原創標籤只有在頭條平臺。感激不盡!)
這是熊貓貝貝的第2241篇原創文章
2024年才開局沒多久,整個中國都還沉浸在春節假期帶來的難得慵懶享受氛圍之中,在中國的金融領域,一場激烈的競爭和博弈,早已進行到白熱化階段了。
一些微妙,但是又關鍵的變化,在不知不覺中,正在發生。
對於中國的銀行業來說,先天特權的加持,疊加相對封閉的競爭環境,長期以來高高在上,甲方氣質根深蒂固的表現,早已不是什麼秘密。
反正躺著就能輕鬆賺錢,費那勁做什麼?什麼叫大爺?中國的銀行業,特別是國有大行,頭部大行,就是大爺,沒毛病吧?
但是,2024年以來,銀行的大爺好日子,恐怕沒有那麼好過了……
2024年2月8日,人行釋出2023年四季度貨幣政策報告。
從央行的相關表述以及金融行業產能總體處於過剩以及資產荒的大背景來看,銀行躺著輕鬆賺利息的好日子,在2024年,可能一去不復返了。
所以,2024年新年伊始,在中國的金融領域,一些變化和全新動向,開始出現。
這篇文章,就將基於對2024年開年以來,到春節假期,中國國內銀行和金融領域,幾個最新的動向梳理,結合經濟現實,深入挖掘動向背後的因果邏輯,解讀一系列動向所釋放出來的趨勢訊號,並對後續中國金融行業和國內經濟的幾個可能走向,進行一次有深度,有態度,有依有據的專題討論和分析研究。
本文資訊量和分析內容較多,需要一定的時間和耐心。
關注動向,把握本質,看清主線,研判趨勢,指導行動。
本文已反覆自查合規,不碰紅線,語言平和公允,不帶價值導向。
內容有依有據,分析理性客觀。
硬核內容,錯過不再。
以微見著,洞察先機,把握趨勢,指導決策。
PS:
- 文章略長,內容的閱讀需要一定的時間和耐心,並且需要進行思考。
- 內容不求討好所有讀者,寫作分享也是一個閱讀群體和寫作群體互相選擇的過程。
- 每個人的認知層次不同,不做強求,這篇文章的內容不是什麼大路貨,也不是什麼看完能夠帶來輕鬆愉悅精神滿足的爽文,請結合自身需要和認知需求理性看待。
(如果這篇文章在其它資訊平臺被看到,不用懷疑,就是抄襲搬運,厚顏無恥)
1
事關房地產:國有大行放大招!對接超8200個專案,具體怎麼一回事?
進入2024年以來,各地有關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的落地進展加速推進。
自1月份住房城鄉建設部(下稱“住建部”)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明確有關部署後,國有大行和股份制銀行積極響應,迅速行動起來,紛紛召開專項會議。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2月以來,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等國有大行率先表態,興業銀行、招商銀行、光大銀行、中信銀行等股份行也陸續召開有關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的專項會議。
透過政府、銀行和企業三方協同努力,把梳理出的房地產專案“白名單”及時推送,確保有關專案融資實現順利推進。
銀行過年都不放假,這事兒,還挺稀罕的,具體來看一下:
根據公開資訊,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六大國有銀行中,除了郵儲銀行未披露獲取、對接的清單專案外,其他五家銀行目前獲取、對接超8200個專案。
2月15日,郵儲銀行釋出訊息稱,截至目前,該行積極對接協調機制推送主辦行專案,共覆蓋河南、四川、廣西等10個省份,融資金額57億元,並已在河南、廣西、貴州、大連等省區市落地專案,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融資需求。
2月14日,交通銀行方面透露,自1月30日各地推送專案清單以來,截至2月13日,交行已獲取、對接清單專案1442個,並已對其中部分專案實現貸款投放。交行青島分行在收到第一批專案名單後,立即與客戶溝通並開闢綠色通道,僅用3天便實現清單內首個專案投放落地,成為青島市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建立後的首單投放,有效滿足了專案建設融資需求。
2月13日,建設銀行公佈對接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情況顯示,自1月底收到第一批房地產專案“白名單”以來,該行已對接專案2000多個,已審批專案近百個,已審批待投放金額200多億元。近日,建行北京、福建、安徽、河南等分行已實現對5個專案的投放,投放金額近30億元。
2月12日,中國銀行釋出訊息稱,截至2月12日,中國銀行已推進超過110個專案的審批工作,合計金額約550億元,其中,已審批完成專案共75個,合計金額近400億元。
2月11日,農業銀行表示,目前,農業銀行已累計對接協調機制專案2700餘個,自1月26日金融監管總局專題會議以來,新審批專案超過10個,審批貸款近50億元。貸款專案主體中,民營企業等非國有企業佔比超過80%,專案型別以滿足剛需和改善型需求的住宅為主。
工商銀行稍早前也表示,截至2月8日,該行已對接2000餘個專案,並率先實現對多個城市多個專案的貸款投放,既包括國有房企,也包括民營房企,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企合理融資需求。
除了國有銀行之外,多家股份行也在積極對接部署,包括成立工作專班、建立綠色通道等舉措,推進有關專案落實落地。
截至2月9日,光大銀行39家一級分行全部組建工作專班,並和當地住建部門實現對接,共獲取專案名單2622個,對符合條件的專案給予資源保障,建立綠色通道,已獲批名單內專案20個,授信金額107.5億元,貸款餘額50.14億元。
其中,光大銀行合肥分行取得首批協調機制名單後,業務條線和風險條線配合經營單位現場辦公,僅用10天時間,完成了專案溝通、審查審批、決議籤批等關鍵流程,已批覆協調機制名單內兩個專案,批覆金額8.5億元;光大銀行無錫分行在全行專題會議結束後,在總分行統籌聯動、前中後臺統一協作的高效保障機制下,該行快速為兩個房地產專案投放貸款1.56億元。
興業銀行在2月8日召開落實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專題會議,審議通過了《興業銀行落實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行動方案》,進一步貫徹落實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各項要求,明確提出六方面、十六條具體工作舉措,全面推動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相關工作落實落細。2月1日,興業銀行已經實現首筆協調機制推送專案落地。
中信銀行也在2月7日召開全行落實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專項會議,全面部署相關工作。截至2月9日,中信銀行所屬37家分行、各二級分行已分別成立由“一把手”行長為組長的專項小組,與各省級、轄內各地級及以上城市協調機制實現了直接對接,積極參與協調機制組織的各方會商。截至2月9日,中信銀行共獲取協調機制推送專案872個。
這事還挺稀罕的,對於厭惡風險,注重收益的銀行業來說,對於中國房地產這樣明顯處於去槓桿週期的行業,能夠這麼上心,除了政策和國家意志以外,恐怕還有自己的考量。
三道紅線頒佈以來,房企,特別是民營房企,從銀行借錢有多難,實在是不在行業內,不知道真相,別說新增貸款了,就是現有貸款銀行只要不抽貸,不斷貸,不鬧么蛾子就燒高香了。
怎麼,2024一來,就翻篇了?
恐怕這個變化的出現,沒有那麼簡單吧?
2
貸款利率跌成“白菜價”:銀行業開年積極拼搶“合格貸款人”為那般?
2024年開年以來,特別是春節假期以前,“鋪天蓋地都是銀行的消費貸簡訊和電話。”一句感嘆道出了不少消費者最近的感受。
與被“騷擾”頻次成正比的是,銀行推送的消費貸產品額度越來越大,利率優惠也越來越多。
事實上,2024年,歲末年初銀行傳統“開門紅”階段,多家銀行推出高額消費貸產品,從“卷”利率向“卷”額度蔓延。據媒體記者梳理,與以往“控額度”在30萬元以內不同,這些產品營銷的貸款額度可上浮至100萬元,主要面向各類房貸客戶、新市民、優質單位員工等。而部分銀行還可辦理房抵消費貸,在房產等抵押物“加持”後,額度最高可達500萬元。
從卷額度到卷利率,銀行消費貸為何火力全開?
其實對於銀行來說,發力消費貸,除了政策刺激的因素,更多是基於淨息差下行帶來的壓力。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資料顯示,2023年三季度,商業銀行淨息差為1.73%,環比減少0.01個百分點,同比減少0.21個百分點。
作為衡量商業銀行收入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淨息差收窄則意味著銀行收入壓力增大。也正因如此,消費貸成為銀行當下發力的“C位”業務。
這裡還有一個背景不能忽視:隨著房地產市場的變化,原本佔銀行貸款大頭的中長期貸款規模在下降,銀行貸款業務發展面臨一定壓力。
在全民去槓桿,注重儲蓄的經濟環境中,很多銀行的攬儲壓力相對往年下降不少,但公司普惠類貸款、個人消費貸和信用卡推新成為目前壓力最大的主要業務。
只存不貸,靠利息作為核心主要收入的銀行,吃什麼?
幸虧國家對於金融機構和銀行業的貸款發放業務有嚴格的宣傳管制和監督管理,不然,開啟手機,鋪天蓋地的就是放貸款的廣告了。
長期高姿態的銀行,也開始發力原本看不起的消費貸信用貸業務了,這個動向,是很有看頭的。
3
本質分析和趨勢研判:為什麼銀行業要過年不放假的卷?後續走向怎麼看?
在不吃香的業務上變得積極主動,實際上折射出來的,是中國銀行業當下的三重現實壓力和挑戰:
第一,是在國內經濟環境信心和預期普遍低迷的2024年,對於信貸開年“開門紅”實現的難度壓力;
第二,是當下中國居民和民營企業部門,趨同性選擇去槓桿,重視存款的現實情況下,銀行賴以生存的息差空間被不斷擠壓;
最後,企業信貸需求不足,國資央企影子銀行行為又受到監管遏制,疊加房地產市場的低迷,直接導致了金融行業產能總體處於過剩以及資產荒的現實情況。
不談什麼宏觀大詞,中國國內的銀行業,業務邏輯和模式,跟不上時代和環境的變化,是當下國內銀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
所以,理性預判,後續金融領域的幾個可能走向:
1,利率繼續下行,是2024年可見的一個明牌趨勢:
2023年以來,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一路走低,國有大行充當先頭部隊,率先下調存款利率,緊接著中小銀行跟進下調。總的來看,2023年存款利率經歷了3輪較大幅度下調,3年期、5年期定存利率均有所下降,國有大行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降至2%左右。
這樣的趨勢,也會延續進入2024年。直至中國經濟復甦程序順利實現,不排除利率在復甦實現以前,有進一步下行的空間和想象力。
2,按照中國的消費習慣和價值觀念,銀行想要透過消費貸信用貸完成轉型,是不可能實現的,最多一定程度上緩解銀行利潤,所以,後續銀行的主要利潤來源,還是要依靠居民部門的房貸和民營企業的抵押貸款來實現。
這會加速中國銀行業走向成熟和市場化,有些東西,不逼是不行,靠覺悟和創意,是根本不行的。
3,中國經濟環境中,長期存在的旱澇不一結構性現實情況,有望在2024年,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但是不要指望能夠得到徹底解決。
中國經濟環境,當前可能問題更多集中在結構上,不一定是市場需求不夠。
長期以來,銀行業習慣於服務大型企業、地方政府平臺等,對於佔比超90%的小微企業等市場主體,金融服務相對匱乏。近年來國家大力推動普惠小微,取得一定成效,但並未從根本上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
資產荒對於銀行來說不是好事,但是對於市場和環境來說,是好事。
持續資產荒壓力之下,銀行要完成業績,實現生存,就不得不進行下沉,放下身段和姿態,去原本看不上,或者認為是垃圾的資產領域,進行挑選和嘗試。
而且,2024年,國家對於央企國企搞金融空倒,或者玩影子銀行套利的監管,必然會更加嚴格。
總的來說,2024年,銀行業過苦日子,持續承壓,對於接下來中國經濟的持續復甦,是一個很重要的積極趨勢訊號。
對於銀行來說,2024年才剛剛開始,躺著賺輕鬆錢的好日子就沒有了,壓力更大了。
而對於市場,企業,個人來說,2024年,面對的,將是一個貨幣相對寬鬆,信用埠相對開放的環境。
寫在最後:
從個體的角度出發,如何看清趨勢,看懂本質,指導行動?
相關的動向梳理和邏輯挖掘分析,基本上已經說到位了,一切關聯的趨勢走向,也進行了討論。
但是,這樣對於個體和企業而言,應該如何抓住關鍵,看準本質,指導行動,或許更為重要。
所以,文章最後,分享幾點個人獨家的觀點和看法,不一定對,權當拋磚引玉,供大家進行一個討論和參考就好:
1,首先來說,2024年利率下行,信用放寬的趨勢可以確定,但是要看清楚一個關鍵現實本質:當下實際上是中國這個國家真實利率最高,市場無風險回報率持續下行的特殊階段。
利率高低,不看政策利率的對應數字,從80年代人民幣長期保值儲蓄存款“開篇”,到90年代一年期存款利率站上10%,中國成為世界上居民儲蓄率最高的國家,到21世紀以來,隨著金融市場的逐步開放和投資渠道的增多,房地產崛起,股票、信託、基金、銀行理財、保險百花齊放,再到近些年來儲蓄利率一路下降,房地產行業掉頭向下,資本市場震盪加劇,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回到現金為王、預定利率的保險投資的財富軌道上來。
2,然後,個人和家庭對應的房貸和企業公司對應的經營性貸款,是否需要,不是利率決定的,而是面對當前的經濟環境,資產增值空間和經營收益佔比來決定的。
房價能漲20%,房貸利率15%都不算高,但是房價不漲,甚至有可能下行的情況下呢?
就算0利率甚至是負利率,都是虧的。
就是這麼現實。
比如4%的經營貸,就一定要有4%以上的,具有確定性和安全保障的淨利潤空間才值得考慮。
3,銀行業迫於壓力和國家意志的轉變,有階段性表現可能,所以,有些東西,不用著急,壓力不到位,整改調整是不會到位的。
中國的銀行業躺賺這麼多年,好日子過了這麼多年,總的相應對等的熬一熬吧?
總的來說,銀行的錢不好拿,而且中國的銀行是國家的,不要想著佔國家便宜。
以上,就是對2024年伊始,中國銀行業幾個最新動向,進行的梳理和專題分析內容,和各位頭條的讀者朋友們,進行一個交流和分享。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文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關於置業,投資等行為的明確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以上正文,來自@熊貓貝貝小可愛
交個敢說真話,會說實話,善於觀察的年輕人朋友,可好?
原創寫作分享不易,如果覺得文章不錯,歡迎轉發點贊。關注本人
實力原創,頭條獨家,如有抄襲搬運侵權行為,必究!
有問題歡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問必答,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