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華“去風險化”,這個偽命題,儘管這個話題本身毫無現實依據,也備受外界反對,但在過去的2年時間裡,一直成為了歐洲政壇的主流態度。我們過往的很多期節目中,都提到過,這不過是中美在異域的一場交鋒。而如今,年還沒過完呢,從歐洲傳來的資料,卻證明了中國當年的遠見。
根據德媒《南德意志報》和英媒《路透社》的訊息,德國央行資料顯示,2023年全年,儘管德國政壇上對華極端言論頻出,“去風險化”的討論日益增加,可德國對中國本土的直接投資額,創下2個歷史新高。1個是投資額,達到了119億美元,摺合約918.87億人民幣。第2個,對中國的投資額佔德國海外全部投資比重,還上升到了10.3%。而在德國國內陷入嚴峻的能源危機和經濟衰退的背景下,居然同比增長超過了4%。
直觀地說,德國現在的情況,本質上是國家利益和外部勢力滲透下導致的政策導向之間的矛盾,表現出來的形式,就是我們看到的,政治和經濟傾向完全相悖。進一步說,德國、乃至全歐洲大搞對華“去風險化”這種偽命題,其實就是在打擊中國的經濟,瓦解中國經濟在全球化市場裡的深層次捆綁。而德國作為經濟上早就和中國深度捆綁的國家,又是原本歐洲經濟的領頭羊之一,也是歐洲最大經濟體,就成為了美國的目標。
從現在的結果上來看,中美在歐洲的這場經濟領域的博弈,美國明顯是失敗了。失敗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其實是中國的遠見,帶來的成果。我們剛提到了,德國在經濟上和中國是深度捆綁的。中國是德國核心的出口目的地,而德國大量的工業原料也需要從中國這邊進口。進一步說,德國最核心的家底,是機械製造業、化工等產業,而中國既是這些產業的市場,又是這些產業的中游、下游鏈條。
德國政壇上那些美國的“傀儡”,想推著德國“自殺”,那麼德國的這些企業和集團,就會選擇用腳來投票。資料上的表現情況來看,在能源危機和經濟危機的雙重打擊下,德國對外總貿易額下滑嚴重,從2022年的1700億歐元,下滑到1160億歐元。然而這個下滑過程中,對中國的投資佔比卻在升高,這已經證明了德國本土利益的選擇。
用我們經常聽到的一些專業名詞來說,中國和美國這場在德國的博弈的勝負,靠的就是我們對外關係裡面的那些被形容為“壓艙石”“穩定器”的聯絡,在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