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卡耶夫隱忍數年才有今天,鄰國哈薩克已經完成了準備工作,跟中國幹大事的條件和時機都已經成熟,而這也將深刻影響這個國家未來的國運。
進入2024年,中國已經超越俄羅斯,成為中亞五國的最大貿易伙伴,特別是哈薩克這個最大的中亞國家。從去年開始,哈薩克與中國的雙邊貿易額,已經將俄哈的雙邊貿易額甩在了後面。
根據哈國政府的官方統計,僅在2023年的前9個月,哈薩克對外貿易總額中,中國的比重已經超過21%,而俄羅斯只有18.6%,乍一看相差還不到三個百分點,背後卻是數十億美元的差距。
更何況,俄羅斯對自己與中亞地區的聯絡看得有多重,也不是什麼秘密,除了傳統的政治與軍事聯絡以外,俄羅斯也希望中亞地區能夠長期在經濟上依賴自己。
但問題在於,俄羅斯如今的經濟實力,已經很難撐起自己對中亞地區的地緣政治構想。如今俄羅斯自己都要“向東看”,大力發展與中國的經濟關係,中亞五國會怎麼選,也就一目瞭然了。
這裡補充一句,中哈之間不斷增長的雙邊貿易,對兩國邊境口岸的承載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些陸路邊境口岸偶爾會有延誤的情況出現。
對此,哈薩克高度重視,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就包括建設新鐵路,旨在將目前2800萬噸的中哈鐵路轉運量提高到4800萬噸。
不過新鐵路預計還要三年建成,這就很考驗哈薩克經濟政策的長期性了。
說到這裡,我們就不得不提,哈薩克最近的政局變動,就是以經濟改革為中心。哈國總統託卡耶夫前段時間重組政府,大批前總統納扎巴耶夫時代的老人集體辭職。沒過多久,總統辦公廳主任,“80後”別克捷諾夫成為了新的政府總理。
我們之前也提過,之前的政府班子,雖然在政治改革這塊挑不出太多的毛病,但經濟改革這邊的表現,讓託卡耶夫不是很滿意,也多次提出批評,不過一直不見好轉。所以也成為了他下決心改組政府的直接原因。
只不過,對於哈薩克的經濟發展,重組政府這一舉措究竟起到多大效果,最終還是要看會交出什麼樣的成績單。
以託卡耶夫目前對經濟改革表現出來的決心而言,如果新的政府班子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如果沒有達到預期,不排除他會再次作出大刀闊斧的人事調整。
可以說,這次政府重組,也是託卡耶夫總統生涯的一個分水嶺。前面的五年,開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退而不休,納氏家族勢力把持關鍵崗位,託卡耶夫處處受制。
但在哈薩克全國暴亂以後,託卡耶夫則抓住機會,不斷消除老納時期留下來的種種積弊。
可以說,這五年,是託卡耶夫對哈薩克進行政治改革的五年,同時也讓外界看到了他的政治手腕。而接下來的五年時間,就很考驗託卡耶夫的經濟治理能力了。
從中哈貿易與俄哈貿易的此消彼長當中,我們也不難看出,託卡耶夫要發展經濟改革,中國絕對是重點方向。
我們可以這麼理解,託卡耶夫日後的評價,與經濟改革的成功與否高度掛鉤。這很大程度取決於哈薩克與中國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的互動,同時又如何平衡在中國、俄羅斯,乃至於美歐之間的關係。
我們之前也提到過,哈薩克重組政府以後,哈國媒體立刻暢想了一番,發展跨裡海國際運輸走廊,繞開俄羅斯的可能性,讓哈薩克從此成為中歐之間獨立的經貿樞紐。
不只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與烏茲別克,也在加緊籌備中吉烏鐵路的建設工作。
看得出來,中亞國家的想法是一致的,那就是不想再看俄羅斯的臉色。隨著國際地緣政治格局的變遷,中亞國家的影響力與話語權顯著上升,也是時候俄羅斯與它們建立更平等、更有建設性的關係了。
總體而言,哈薩克接下來會採取的經濟政策,主要是東邊靠中國,西邊靠歐盟。俄羅斯這邊就是維持存量,控制增量。
至於安全方面,雖然俄羅斯與中亞國家還在集安組織的框架下,但俄烏衝突之後,集安的地緣政治影響力受到嚴重衝擊。俄羅斯就算想重建,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加上中亞國家向來很排斥被當成俄羅斯的後院,所以在外交上,難免會刻意與俄羅斯保持距離,至少不能被國際社會認為,中亞五國都對克里姆林宮馬首是瞻。這種趨勢,俄羅斯很難靠一己之力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