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1.
聯合國內的特殊規定,竟然導致中國人,無法擔任聯合國秘書長。
聯合國秘書長一職,在名義上相當於世界最高行政長官。雖然秘書長不能與“總統”和“領袖”相對比,但他具備著極高的世界聲譽。
尤其是在國際事務中,“最高行政長官”能掌控的能力非同小可。因此,任何國家合適的候選者,都會對該職位密切關注。
但因為聯合國的一條規定,中國人民卻無法擔任組織的“領導”職位。那這條規定到底是什麼呢?這背後又有著什麼故事?
聯合國是在“二戰”之後正式成立的國際組織,可它並不是憑空而生,而是透過其他國家部門演變發展而成。
早在1865年間,有些國家想要在政治事務上,達成互相合作的目的,因此便成立了“國際電報聯盟”。
1874年,“萬國郵政聯盟”也隨即成立。而這兩個著名的機構,就是後期聯合國處理國際事務的專門機構。
隨著歷史的發展,首次國際和平會議於1899年間,在荷蘭地區進行召開。相關的參會國家,協商制定防止戰爭的相關檔案。
除此之外,會議上還根據各國的意見,正式成立常設仲裁法院。從此之後,該國際組織的政治地位,在世界上開始不斷攀升。
1919年,根據多國商談後的相關檔案明示,新的“國際機構”成立,這也是聯合國組織的雛形,其宗旨則是要維持和平理念,避免戰爭發生。
可在種種因素的影響下,“二戰”還是無法避免地爆發。世界陷入一片戰火之中,而關於聯合國組織的構想,也在此時正式萌發。
1941年6月間,英國方面頒佈《聖詹姆斯宮宣言》,並提出概念說:“人民應當擺脫戰爭威脅,為達成和平目的進行自願合作,促進各方社會經濟發展。”
沒過多久,美方政府與英方政府,達成共識後簽訂檔案條約,並提出一系列維持世界和平的原則規定。
這一時期可以稱為聯合國組織的籌備階段,許多國家都開始參與其中,配合制定相關的檔案條約。
1944年,中,蘇,英,美等幾十個代表人物,在相關會議中,完成了《聯合國憲章》檔案簽署工作。
而我國作為戰爭中受害最嚴重的國家,也“榮譽”獲得首個簽名檔案的機會,並屬於聯合國創立國之一。
1945年10月24日,世界各國在經過長期的籌備安排後,相關檔案全面生效,這也代表著聯合國組織於今日正式成立。
這樣龐大的國際組織,自然也需要代表性人物。去統籌指導國際事務的安排。因此,相關的“領導”職位,便變得至關重要。
在聯合國組織成立的前夕,諸多國家便已經對職務規定進行過爭議。但直到聯合國正式成立後,關於秘書長的決定也沒有達成共識。
直至1946年間,聯合國在制定好相應的檔案規定,並被大多數國家認可開始執行。聯合國秘書長的選拔事宜,也開始正式提上日程。
根據相關檔案說明,聯合國秘書長的任期為五年一屆,期滿可以連任一屆。除此之外,秘書長人選必須經過安理會推薦,大會投票之後,才能正式決定。
至於秘書長人選才能方面的問題,相關檔案也有著極高的要求。比方說掌握多國語言,具有良好的世界聲譽,外交能力豐富等等。
在聯合國成立初期,世界局勢依舊是美蘇爭霸的態勢。所以對於當時聯合國秘書長的人選決定,美蘇之間的爭鬥也非常激烈。
尤其是第一人和第二人秘書長的人選,處處都能看出美蘇爭霸的政治影響。那麼,首屆聯合國秘書長的人選又是誰呢?
2
中國人無法成為聯合國秘書長,竟然是因為一條不成文的國際約定。
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都想控制聯合國,從而達成自己的政治目的。因此,安理會時常會因為兩國爭端,從而陷入癱瘓時期。
那麼,蘇美之間,是如何解決了這個問題的?最終第一任聯合國秘書長選擇了誰?
1946年,曾經擔任過挪威外交官的賴伊,被蘇方政府看中,並提名推薦擔任聯合國首任“領導人”。
而美方政府對此也十分認可,並沒有提出什麼反對建議。有了兩個大國的支援,這次選舉的過程,幾乎就是在風平浪靜中度過的。
賴伊作為聯合國首任秘書長,本應該是非常光榮的一件事。可是在任職期間,他夾雜在美國和蘇聯的權力爭鬥中,幾乎處在兩頭都討不到好處的境地。
但從總體上來說,賴伊的執政手段,還是讓美國感到明顯滿意的。所以在首屆任職期滿後,美國便支援賴伊繼續連任。
可是在朝鮮戰爭的問題上,賴伊卻公開支援美國提案,將蘇聯徹底得罪。因此關於賴伊的連任事宜,蘇聯方面提出強烈反對。
在經過安理會多次會議之後,聯合國秘書長人選遲遲未定。無奈之下,安理會又將相關事宜交給大會處理,但依舊遭到蘇聯的抵制。
最後,因為美國和英法等國家的支援,賴伊繼任三年的提議還是順利透過。只不過蘇聯依舊沒有同意,並宣佈不承認賴伊的合法地位。
1952年11月,賴伊在任期未滿的情況下無奈辭職。這背後與他得罪蘇聯有很多關係,但是因為“麥卡錫主義”和“美籍公務員”問題,美國也開始反感賴伊。
所以在美國和蘇聯的共同逼迫下,賴伊無奈辭職,又成為首個任職未滿被辭職的聯合國秘書長。
首位聯合國秘書長下臺之後,關於第二任職位的人選,又讓蘇聯和美國陷入激烈的爭執之中。
從1952年11月至1953年3月的四個月時間內,關於聯合國秘書長的人選,經過多次討論依舊懸而未決。
除此之外,當時的世界格局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因為朝鮮戰爭的影響,亞洲以及非洲等諸多國家,開始擁有獨立的政治意識。
因此,亞非國家也提名許多自己滿意的候選人。而美國等國家提出的候選人,又遭到蘇聯的強烈反對。
而亞非國家推舉的候選人,又遭到美國的強烈反對。所以,局面開始僵持下去,秘書長人選遲遲難以決定。
直到法國突然推薦出瑞典籍貫的哈馬舍爾德,這才陸續獲得蘇聯以及亞非國家的肯定。從此之後,此人便成為組織內的第二任“領導人”。
可是這位“領導人”在執政後期,卻在處理剛果的問題上,又將蘇聯徹底得罪。為此,赫魯曉夫甚至將其形容為“堅定的美國資本家代表”。
由此可見,當時的哈馬舍爾德,已經成為蘇聯領導人的頭號大敵。雙方矛盾頻發,導致聯合國內部爭論更加嚴重。
1960年,蘇聯提出新的“三駕馬車”體制,準備用其代替聯合國秘書長一職,主導相應的國際事務。
而該體制的含義,就是從社會主義陣營,西方國家陣營,以及中立國家陣營中各選一人,共同承擔“國際領導”的職位。
可是“現任領導”卻不贊同蘇聯的做法,尤其是在美國的支援下,他本人與蘇聯的分歧更加嚴重,雙方出現僵持局面。
1961年間,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卻無形中化解聯合國內部的分裂危機。因為在當年9月份,哈馬舍爾德乘坐的飛機意外墜落,導致其當場身亡。
因此,哈馬舍爾德也成為首個死在任期的聯合國秘書長。又經歷一番波折後,緬甸人吳丹成功被推薦為新的秘書長。
也是從此之後,中國開始介入聯合國局勢,並對秘書長的人選進行干預。那麼,中國在其中都做了哪些事呢?
3
歷年聯合國秘書長之中為何沒有中國人?原來是因為一條特殊的國際規定。
20世紀70年代,中國殺出重圍,在獲得多方支援,以及同為亞洲國家的,緬甸籍吳丹秘書長的幫助下,終於得到恢復合法席位的機會。
1971年9月,聯合國大會以76票贊成的優勢下,通過了相關檔案決策。從此之後,中國開始重新出現在聯合國的舞臺之上。
那麼,為何我們獲得了合法席位,卻最終沒有被選過成為聯合國秘書長呢?
此時,吳丹在擔任兩期秘書長之後成功離職。在經過安理會的正常討論後,有兩名人選脫穎而出,分別是坦尚尼亞的薩利姆,以及奧地利的瓦爾德海姆。
中國作為剛恢復政治權利的常任理事國,對於此事決策有著重大影響力。我國政府認為,歐洲已經出現過兩位秘書長,有必要支援非洲地區進行競選。
可是在其餘“四常”的全面反對之下,再加上奧地利的親近態度,中國顧全大局,還是決定改變態度。
因此,瓦爾德海姆成為第四任聯合國秘書長。這也是我國政府,首次在聯合國秘書長職位的競選,發揮重大影響作用。
從此之後,在關於聯合國秘書長的問題上,中國一直髮揮著關鍵作用。甚至第五任秘書長的選擇問題,中美雙方還展開過激烈較量。
第五屆的兩位競選人,依舊是阿爾德海姆和薩利姆。期間中國16次否決美國提議,局面陷入僵持,直到兩位退選之後,由秘魯的佩雷斯成功擔任。
此次候選人鬥爭,是聯合國秘書長職位競選最激烈的一次。雖然在外界看來,中美雙方都沒有討到好處。
實際上,這種結果對於佔據絕對優勢的美國來說,就已經是完全的失敗。因為他們最支援的人,並沒有成功勝選秘書長一職。
隨著蘇聯解體,以及世界格局的明顯變化。在聯合國秘書長位置的抉擇上,更偏向於中美之間的較量,其中也有法國與美國的鬥爭。
但是從總體上來說,無論是第六任秘書長埃及的加利,第七任秘書長迦納的安南,以及第八任秘書長韓國的潘基文,都有著各方妥協的影子。
而葡萄牙籍的古特雷斯,從2017年擔任聯合國秘書長之後,一直連任到今日也沒有發生變化。
除去前幾任秘書長職位競選過於激烈,後續的競選已經呈現比較“融洽”的氛圍,能夠讓各方都感到滿意。
但縱觀九任秘書長的人選,其中不難發現一個關鍵問題。那就是歷屆秘書長的籍貫中,從來不曾出現,中,美,蘇,法,英等強國的人選。
實際上,這完全是因為聯合國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作為“五常”國家的公民,不允許參加聯合國秘書長的競選。
所以,因為此項規定,中國完全與聯合國秘書長職位無緣。而美國等其餘強國,也不能派公民擔任該職位。
除此之外,聯合國秘書長的人選,還有“小國優先原則”。也就是說,一些國力比較弱,影響力比較小的國家的候選人,要優先作為該職位的人選考慮。
此項規定,可以避免“強國背景”,從而避免擁有大國身份之人,會影響國家事務的判斷執行。
而在“五常”國家的手中,對於候選人都有著一票否決權,能夠掌握該職位的“生殺大權”。
這種情況也導致每次選舉之時,都會出現些戲劇性的場面,以及各國之間的明爭暗鬥,為爭取自身利益使出渾身解數的情況。
雖然我國公民無法擔任聯合國秘書長,但是從實際權力來說,涉及國際事務方面,更多都是要看“五常”的態度說話。
聯合國秘書長一職,並不具備掌控世界各國的能力。但不可否認的是,該職位對世界局勢的影響也非常關鍵。
在國際事務中,秘書長職位需要協調各國,審時度勢,發表態度公正的言論等等,也十分考驗競選人的工作能力,
至於那條不成文的競選規定,也有著穩定局勢的積極作用。畢竟中國公民無法勝任,美國公民也同樣如此。相對來說,這也是比較公平的政策。
總之,聯合國秘書長職位的競選是一場國際政治的角力,也是各國爭奪話語權的舞臺。
在其中,中國作為一個崛起中的大國,始終堅持秉持公正、客觀的態度,為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力量。
儘管中國公民無法擔任聯合國秘書長,但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不容忽視,未來,中國也將在聯合國秘書長競選中,繼續發揮著關鍵作用。
由於平臺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