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衝突爆發後,烏總統澤連斯基第一時間對外喊話,希望外國僱傭兵赴烏參戰,捍衛“自由和生命”。澤連斯基還表示,前往烏克蘭的僱傭兵,不需要簽證和任何手續,直接入境。而且,還可以加入烏克蘭國籍。當時不少人擔心,盤踞在中東地區的恐怖分子會藉機進入烏克蘭,即便將來戰爭結束,烏克蘭也會“恐怖橫行”。但澤連斯基可管不了這些,不到一個月,他就宣佈,首批1.6萬名外國僱傭兵,已經抵達烏境。
那麼,在俄烏衝突進入第三年之際,赴烏參戰對抗俄羅斯的外國僱傭兵們,到底又是一個什麼樣的下場?
最近,俄羅斯國防部公佈了一份資料。據俄衛星通訊社報道,3月14日,俄方對外宣佈,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抵達烏克蘭的外國僱傭兵總數為13387人,迄今已確認消滅了其中的5962人。也就是說,澤連斯基稱“首批就有1.6萬人抵達烏克蘭”,顯然說的是假話,是打的“宣傳戰”,為了提振烏克蘭軍人計程車氣。同時,也是為了給西方國家援烏多增加一份底氣。
雖然僱傭兵未能改變戰場走勢,但從俄國防部提供的資料,還是能讓我們看到不少令人難以置信的事實。總結一下,有下面幾個看點,我們來簡單分析一下。
第一,自衝突爆發以來,赴烏克蘭參戰的僱傭兵總共達到13387人,其中5962人被俄軍打死 ,陣亡率達到44.5%。也就是說,近一半人永遠“留在”了烏克蘭。
第二,波蘭在北約並非大國,但令人沒想到的是,去烏克蘭僱傭軍最多的,竟是波蘭,總數達到2960人,死了1497人,陣亡率超過50%。波蘭是烏克蘭鄰國,歷史上“三次被瓜分”都有俄羅斯參與,跟俄羅斯是“世仇”,所以很多人希望透過幫助烏克蘭,向俄羅斯“報仇”。
再說,二戰結束後,波蘭還有土地被蘇聯划走了,就在如今的烏克蘭境內,去這麼多僱傭兵,不排除還有“其他”想法。
第三,作為北約“帶頭大哥”,美國赴烏僱傭兵僅排第二,總數1113人,陣亡491人。單純從資料看,美國軍人的戰術素養,確實要比波蘭軍人強一些。美國總統拜登曾多次表示,“美軍不會出現在烏克蘭”。那麼,這些美國僱傭兵,很有可能是退役美軍人員。
當然,美國境記憶體在各種僱傭兵團,他們“拿錢幹事”,也是有可能的。美方若若真想幫烏克蘭,也有可能“出錢買兵”前往烏境,甚至都不用政府人員出面。這樣既幫了基輔,華盛頓還不用負責,因為畢竟不是正式的政府行為。
第四,赴烏僱傭兵排名第三的國家,可能很多人都想不到,不是英國,不是法國,也不是德國,而是俄羅斯的鄰國喬治亞。2008年,因為南奧塞梯問題,俄羅斯與喬治亞打了一仗,狠狠教訓了一下這個“前蘇聯小兄弟”,或許很多喬治亞人“記恨”上俄羅斯了,這次去烏克蘭的僱傭兵人數,超過除波美外的所有西方國家,就很能說明問題。資料顯示,喬治亞一共去了1042人,陣亡561人,死亡率超過一半。
第五,波蘭,美國之後,向烏境派出僱傭兵的人數,誰能排名西方國家第三位?這個也是令人沒想到,同樣不是歐洲三強英法德,而是來自北美的加拿大,僱傭軍總數達1005人,陣亡了422人。
論軍事實力,加拿大跟英法德等根本沒法相比。而且,加拿大在大洋另一邊,也沒有安全擔憂。但即便如此,加拿大派出的僱傭兵,卻達到西方第三,可見這個國家有多“陰”。衝突結束後,俄羅斯真要好好“研究”一下加拿大了。此前,公開支援納粹戰犯的,也是這個國家。
第六,波美加之後,才是英法德。具體資料是,英國僱傭軍總數822人,陣亡360人;法國僱傭軍總數356人,陣亡147人;德國僱傭軍總數235人,陣亡88人。某種程度上,“人數”即是態度。英國與俄羅斯之間,感覺“從來沒好過”,在對烏軍援上,英國也是“突破者”,現役裝備、遠端導彈、主戰坦克,都是英國人率先送到烏克蘭戰場的。
而法國總統馬克龍雖然表示“不排除西方派兵”,但從赴烏僱傭兵資料來看,法國顯然沒那麼大動作。德國是二戰戰敗國,本應離戰爭更遠,但還是派出了僱傭兵,或為應付其他盟友的施壓,特別是美國。
值得關注的是,俄烏衝突爆發後,曾向民眾表示高喊“拿起武器,到烏克蘭去”的立陶宛,也派出了174名僱傭兵,陣亡81人。而同為波羅的海小國的拉脫維亞,比立陶宛派的人還多,達190人,陣亡95人。
第七,恐怕誰也不會想到,在俄方公佈的“對烏派遣僱傭兵”名單中,竟然還有中國——總數7人,陣亡1人。無論從中國和俄羅斯的友好關係來講,還是從中方對俄烏衝突保持“中立”來看,這都不可能是政府行為。中國人口這麼多,或許真會出現那麼幾個“頭腦發熱”的,不奇怪。
當然,最有可能的一種情況是,俄方統計的中國僱傭兵,他們並非來自大陸,而是來自臺灣地區。此前,就有不少臺媒報道過,稱臺僱傭兵在烏克蘭“如何如何”。
從俄方公佈的資料來看,雖然只是“僱傭兵”一個單項,但某種程度上,也基本將西方國家對這場衝突所持的態度,體現出來了一大半。當然,我們也可以客觀認為,這也有可能是俄方打的“宣傳戰”,說不定,過兩天基輔也出臺一個類似資料,稱哪個國家派出僱傭兵,在幫俄羅斯。所以,看看就好,別太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