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牛兒跑,又不讓吃草。”
自私的馬來西亞就這樣一點點蠶食著華人的勞動成果。
在這片土地上,住著600萬馬來西亞華人,貢獻了90%的稅收,但他們卻處處遭受著不公平的待遇,淪為“二等公民”。
勤勞肯幹的華人為何在馬來西亞淪為如此境地?
馬來西亞華人的淵源
從遙遠的唐朝年間開始,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一批批機警謹慎的福建泉州商人遠渡重洋,來到了這片被群島環繞的熱帶雨林之地。
他們在馬來半島這片未被開墾的處女地上,嗅到了無限商機的芳香。
最初只是為了尋求暫時的貿易,誰也沒有想到,幾百年後的今天,他們的子孫後代早已在這裡重新紮根,成為馬來西亞這個伊斯蘭教國家人口數量最多的族裔之一。
明朝年間,為開闢海上絲路,增進和平友誼,宏大的下西洋航行隊伍由鄭和率領啟航。航船壯闊有如海嘯,駛向了馬來群島附近的海域。
所到之處,皇家冊封的使節便在當地建立據點,以圖加強控制力。一些因故滯留的軍民,也就這樣紮根在了這片充滿神秘色彩的東南亞土地上。
時光飛逝,中國由盛而衰,封建王朝一個接一個傾頹。
到了清朝中後期,西方列強的擴張野心達到了頂峰。為了獲取更多殖民地市場和資源,他們發動了戰爭,強行打開了中國這個封閉的國度。
在鴉片戰爭的硝煙中,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正是在那個動盪不安的年代,廣東、福建和其他沿海城市的人們為了逃避戰亂、逃避貧窮,用勤勞的雙手成為了第一批被招募前往馬來西亞打拼謀生的華工群體。
後來,中國再次陷入內戰的漩渦,加上自然災害的肆虐,更多的人們離開家園,攜老扶幼,前往當時被英國殖民統治的馬來西亞尋找生存出路。
他們為殖民者效力,在密林開礦或在農場勞作,過著相對於國內來說較為富足的生活。
到了20世紀後期,中國大陸已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國力漸強,但馬來西亞卻與中國斷絕了外交往來。
這意味著那些早已在馬來西亞落地生根的華人,將永遠失去重返祖國家園的機會。他們在馬來西亞這片曾經的異國他鄉生息繁衍,不斷壯大馬來西亞華人的人口規模。
一代又一代努力奮鬥,馬來西亞華人始終保持著中華文化的風俗習慣,用勤勞和智慧在這裡開枝散葉,曾一度佔據了馬來西亞人口的半壁江山。
但一次又一次的不公平政策,令馬來西亞華人數字節節下降,如今僅佔該國總人口的22.7%。
這就是馬來西亞華人幾百年來的歷程。
他們來自祖國大地,懷揣夢想遠赴重洋,在馬來西亞這片由群島組成的狹長領土上紮下根系,不懈耕耘,終成為開疆拓土的先驅。
可惜,後來政治力量的傾斜,讓他們一度陷入了舉步維艱的困境之中。
“二等公民”的現實困境
儘管馬來西亞華人人口數量不斷下降,但他們依然是這個國家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
馬來前總理納吉布曾經感慨地說:“沒有華裔社群,馬來西亞就不會有今天的繁榮景象,如果失去了華裔社群的支援,馬來西亞的未來將一片黑暗。”
這番話雖然言辭誇張,但也不無幾分道理。
馬來西亞富豪排行榜上,七成以上都是華人的身影。整個國家九成以上的稅收,都源自於馬來西亞華人的勤勞汗水。他們創辦的企業遍佈全國,掌控著馬來西亞經濟的命脈。
可是,儘管在經濟領域做出瞭如此卓越的貢獻,馬來西亞華人在這個國家依舊只是“二等公民”。不論是政治權利還是公民待遇,他們都遭受了長期以來的嚴重歧視和壓制。
這要追溯到1965年,當時馬來西亞與新加坡這個以華人為主體的城邦關係突然決裂,強行將其逐出聯邦版圖。這無疑是馬來西亞政府對日益壯大的華人政治力量的一次重挫和遏制。
失去了新加坡這個政治中心,馬來西亞華人的政治話語權從此一落千丈。
在經濟層面,馬來西亞政府也對華人企業加以嚴格限制。所有企業無一例外都必須僱傭一定比例的馬來員工,否則根本無法順利申請執照和相關手續。
更有甚者,一些重要行業甚至要求華人企業必須擁有馬來籍股東,並給予持股優惠。這簡直是將馬來西亞華人企業的生殺大權也掌控在了馬來人手中。
在教育領域,歧視更是赤裸裸的公開存在。
馬來西亞公立大學實行7:3的名額比例,馬來人佔七成,華人等其他少數族裔只能瓜分剩下的三成資源。分數即使高出馬來裔學生一大截,很多尖子生最終也無緣夢校。
令馬來西亞華人覺得最為可笑和屈辱的,是當局對華文教育資歷的不承認。
馬來西亞是除了中國本土之外,擁有最完善的中文教育體系的國家。可即便如此,政府也對華人創辦的私立大學和中文教育制度視而不見。
許多攻讀中文專業的優秀學子不得不重新再讀一遍政府承認的課程,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
如此種種的不公平待遇,讓馬來西亞華人在自己曾經的家園裡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無助和被邊緣化。
很多人開始產生動搖,選擇離開馬來西亞,前往新加坡、澳大利亞等更加包容的國度謀求發展。
2019年就有超過10萬馬來西亞華人移民海外,預計到2030年,馬來西亞的華人人口將只佔總人口的19.6%。
馬來西亞華人群體就這樣在這片他們曾經孜孜以求的熱土上漸行漸遠,變成了行路難的過客。
自私的馬來西亞
為何馬來西亞政府會對華人實施如此嚴厲的打壓和歧視政策?
事實上,馬來西亞政府對待華人的態度,完全出於一種自私自利和自我保護的本能反應。
早在20世紀50年代,馬來西亞政府就開始感受到來自日益壯大的華人社群的威脅了。由於勤勞好學的華人在經濟、文化等諸多領域的出色表現,政府內部產生了一種越來越大的危機感。
他們恐懼有朝一日華人實力超過馬來人,代替馬來人成為這個國家的主人。為了避免這種可能發生,馬來西亞政府在60年代推出了針對性極強的“新經濟政策”。
該政策極大地擴張和鞏固了馬來人在政治經濟等各領域的特權地位。
公務員職位、大學名額、房地產優惠等等,全都嚴格按照馬來人優先的原則來分配。華人在這些領域內的機會便相應被壓縮和剝奪。
甚至政府對馬來人實行大量福利補貼,教育、醫療等方方面面的費用都可以從中獲得大筆減免。長期吃這種“富人窮人”的暗補,馬來人漸漸養成了好吃懶做的陋習。
可以說,是馬來西亞政府一手造就了這個龐大的、貪婪憑藉著特權而不勞而獲的馬來人群體。
為了自身統治的延續,他們無所不用其極地壓制華人力量的發展壯大。
當“新經濟政策”一出,華人的反應自然是氣憤和不滿。
1969年,馬來西亞華人成立的反對黨在大選中戰勝聯盟政府,贏得了50.9%的支援率,創造了歷史。但這一切都因為隨後發生的“513暴動事件”而胎死腹中。
暴動給馬來西亞政府敲響了警鐘,他們也因此進一步加大了打壓華人的力度。更多的新政策紛紛出臺,華人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那些無法容身的人只能選擇離開。
筆者認為
馬來西亞華人社群正面臨邊緣化的困境,主要是由於他們對政治的長期忽視。
早期華人移民主要關注經濟利益,導致他們在政治上相對被動。隨著其他族群開始積極爭取政治權力,華人社群仍專注於商業活動,從而忽略了政治競爭。
當然馬來西亞的政治體制和歷史背景也對華人的地位產生了影響。
為了改變現狀,華人社群需要積極參與政治程序,爭取更多代表權和影響力,同時加強與其他族群的溝通與合作,共同推動國家的多元和諧發展。
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在馬來西亞社會中佔據應有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