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材中的課文《鯨》看似是一篇純粹的知識小品,但細究它的背景,卻相當深厚,耐人尋味。
它出現在文革後的第一套人教版教材中,這樣的割裂與時代特徵的純粹知識介紹的文章,在教材裡出現,預示著我們的教材,已經拋開了過去過分強調思想性的舊規與陳例,而突出了語文的人文性與工具性。
而實際上,從目前課文的註釋裡我們可以知道,它的原型文章叫《捕鯨記》,這明白無誤地說明了,課文來源中的原本的知識定位,並非是一種“人與自然”關係裡的生物本體的自然屬性,而是置於“自然與社會”之間的鯨的社會屬性。
從《捕鯨記》裡提取出課文《鯨》,實際上,已經刪除掉了“鯨”的社會學內涵,而是強調了“鯨”的自然屬性,展示出的是一種摒除掉“鯨”的人類社會屬性範疇裡的價值維度之後裸露出來的生命本身意義。
實際上,就是課文主體從“獵物”變成了“寵物”,這背後折射出的是我們的觀念的變化,我們課本選題的意義轉型。
《鯨》裡的主人翁“鯨”是可愛的,充滿生命的萬類霜天競自由的意義的,但在它的原作《捕鯨記》裡,“鯨”僅僅是人類的一個獲取財寶的獵物,它的所有的價值與意義 ,都是視其生命的全部是否為人類換來收益與價值。
《捕鯨記》署名為於功,但實際上這是一個筆名,作者當時的單位,在“漁業工人報”,簡稱“漁工報”,所以,作者發表文章的時候,就用“漁工”的諧音“於功”作為了筆名。而這名作者的真名,名叫郝志東,寫作此文的時候,他還在旅大水產公司,這家著名的大連的水產企業,後來簡稱“大漁”(大連水產漁業公司),目前簡稱為“遼漁集團”。
郝志東寫出《鯨》,是因為他供職的水產公司,有著悠久的與“鯨”的打交道的淵源,所以,他筆下寫的“鯨”,才帶有鮮明的個性與揭秘式的真相。
那麼,郝志東老師的近況如何?
在進行這番查詢之前,我們先看一下,《鯨》的文章,有沒有參考過之前的文章。
我們找到了一篇發表在《科學大眾》1964年第1期上署名一文,看看是否與《捕鯨記》有著關聯性。
餘力的《鯨與捕鯨》全文如下:
我國自行設計的第一艘大型捕鯨船《元龍號》已經在上海求新造船廠造好了。這艘捕鯨船不久將編入遼寧省大連水產公司捕鯨隊,到黃海、東海捕鯨。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訊息。
動物界的“ 巨人”
提到捕鯨船,大家自然會想到鯨。那麼,鯨是一種怎樣的動物呢?
鯨不止一種。各種鯨大小不同,體重相差十分懸殊。鯨類中的某幾種,是目前還生活在地球上的最大的動物。現在知道的陸地上最大的動物是非洲象,它體長4.5米,重約五噸。但是,當它與海洋中的白長鬚鯨(也叫藍鯨)比較,就顯得太小了。最大的白長鬚鯨體長達30餘米,體重100多噸,相當於約30頭非洲象的重量,只是一條舌頭,就有兩噸重,胃可容納近兩噸食物,體力相當於一千七百馬力,和一臺普通火車頭的力量差不多!
不過,鯨類中也有個兒較小的“侏儒”,如鼠海豚,體長只有一米多,體重只有幾十公斤。
一般人往往把鯨叫做“鯨魚”,其實,它井不是魚,而是居住在水中的獸類,屬於哺乳動物。
動物學家認為,在幾百萬年以前,鯨也是生活在陸地上的。那時候,它們也有四條腿,能在陸地上行走。後來,由於生活條件改變,遷居到水中。在水中生活久了,又使鯨的肢體起了變化,那些不適於水中活動的器官逐漸退化、轉化,前腿變成槳狀,象魚類的胸鰭,身體後部則出現了強有力的尾漿,是鯨的“螺旋漿”。現在只能在某些鯨的尾椎骨中找到殘存的骨盆痕跡……同時,整個身體也漸漸成為“流線型”,以便在水中游泳。
鯨遷移到水中生活之後,雖然外部器官起了巨大的變化,以至被誤認為是“魚”;但是,它們的內部器官變化較少,並保持原來陸上生活的某些特點,如用肺呼吸、胎生、哺乳等。鯨由於用肺呼吸,因而不能在水下停留很長的時間,一般在半小時左右,就必須到水面上呼吸一次空氣,短的僅有十分鐘左右,就要呼吸一次,長的可達一小時以上。
當鯨浮出水面呼吸的時候,要先把肺中大量的廢氣排出。排出的氣體壓力很大,能把接近鼻孔的海水噴射出海面,同時由於海面上的空氣比鯨肺中的氣體冷,從鯨肺中撥出的溼潤氣體遇到冷空氣就凝結成許多小水滴,形成霧狀水柱。這種現象一般叫做“噴潮”或“噴水”。不同的鯨排氣量不同,鼻孔的構造、位置都不同,所以水柱的高度和形狀也不同。捕鯨者不但可以根據海面上的水柱發現鯨的行蹤,而且可以根據水柱的高低和形狀來判斷鯨是屬於哪一種,以便採取相應的捕撈措施。
有趣的習性
鯨的種類很多,目前已知的有八十多種,按照它們的基本特徵,可分為鬚鯨和齒鯨兩類。前者一般個體較大。但種數較少,只有十種左右,重要的有白長鬚鯨、長鬚鯨、鰛鯨、小鰛鯨、座頭鯨、脊美鯨、北極鯨等。後者種類雖多,達七十種以上,但除抹香鯨等個體較大之外,有四分之三的種屬於小型的,如虎鯨和各種海豚等等。所有的鬚鯨雖然都是一些“大個子”,但是它們的食物卻是些浮游生物,它們口中並沒有牙齒。有人做過統計,一頭二十米長的鬚鯨,“一頓飯”就要吃二百萬個以上的浮游生物!齒鯨剛好相反,它們口中長有銳利的牙齒,愛吃烏賊、章魚和魚類,成為海洋中的“惡霸!”
不同的鯨生活習性也有所不同,但最有趣的要算是它們的同伴關係、生殖和哺育幼體的情形。一般的鯨都喜群居,雖然大群鬚鯨比較少,但也有出現四、五十頭的和百頭以上的群,如長鬚鯨等。齒鯨則往往數百頭為一群,有的海豚有時甚至一群達五千頭以上。使人驚奇的是,不同種類的鯨,還有不同的配偶情況,各種鬚鯨一般是一雌一雄,如座頭鯨、克鯨等都是這樣。有趣的是,座頭鯨的伴侶如果受傷,甚至被獵捕者拖到船邊,也還是戀戀不捨,徘徊於其附近,往往因此而與伴侶一起被獵捕;而仔鯨受傷,母鯨也不忍離去,母鯨受傷,仔鯨也緊跟不捨。與鬚鯨相反,齒鯨一般是一雄多雌,如抹香鯨,一頭雄性的往往帶著二、三十頭雌性的。
所有的鯨都是胎生的,一般每胎只產一頭小鯨,很少有“ 雙胞胎”的。經過十個月到一年的懷孕期,幼鯨就出生。因為幼鯨在水中出生,為了使它不致剛離母腹時就窒息死亡,母鯨在快要生產的時候,把尾巴伸到水面以外,使幼鯨一出母胎,就能吸足空氣, 然後才沉入水中。剛出生的白長鬚鯨仔,身長7—8米,重約6噸。大約經過3-8個月的哺乳之後,幼鯨就能獨立生活,自行覓食了。鯨要經過兩、三年的時間,性才能成熟。附帶說一下,由於鯨的繁殖能力並不強,所以如何很好地保護鯨的資源,已引起世界上捕鯨者們的重視。現在某些已很少見的鯨種,如北極鯨、脊美鯨、克鯨以及各種鯨的幼鯨、哺乳母鯨等都已被列為禁捕物件,並規定某些季節和海區,禁止捕鯨,對捕鯨數量,也有一定的限制。
鯨的經濟價值
由於鯨這種動物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近百年來,世界上各主要漁業國家都很重視發展捕鯨生產。鯨全身無一不可利用,其中的某些部分,還是國民挺濟建設所需的食用物資。
捕鯨者的首要目的之一,是從鯨體上獲得大量的脂肪。鯨的皮下脂肪很厚,一般可達5-45釐米,其重量相當於體重的20-30%,從一頭體重一百二十噸的鯨身上可以獲得30-40噸脂肪,相當於一千七百頭豬或八千頭羊的脂肪總和。鯨的脂肪是制肥皂、蠟燭、油漆、潤滑油、化妝品等的工業原料。海豚的腦油可以提煉成比較貴重的潤滑油,作為精密機械的潤滑劑。
鯨肉鮮食味道不佳,但經過加工處理,製成罐頭或肉乾,就成了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的食品。鯨肉一般佔體重50%左右,一頭體重50噸的鯨,它的肉相當於30多頭壯牛的肉。
鯨的骨頭一般佔體重10%左右,一噸鯨骨可以加工成800多斤骨粉300斤左右骨油。骨粉可作肥料,也可作為家禽、家畜的高營養飼料。骨油也是工業用油,用途不亞於其它動物骨油。
鯨皮的用途也很廣,如小鰛鯨的皮可製成質地柔軟的皮革,並帶有花紋,可加工成多種日用皮革製品。抹香鯨的皮質地很好,比較強韌,可與普通陸生獸皮比美。
鯨的內臟也是很有用的東西。肝是提煉魚肝油的原料;腸可製成腸衣和外科手術用的縫線。此外,還可從鯨體內的胸腺、腦下垂體、甲狀腺等部分,提取二十種以上的激素,在醫藥上有廣泛的用途。
甚至鯨鬚、鯨齒等,也有用處,它們可以做成各種各樣的工藝品。某些品種的鯨如抹香鯨,體內的分泌物“龍涎香”還是最高貴的香料。
海上打獵
世界上捕鯨業的發展,已有悠久的歷史。據說,早在九世紀, 白令海峽就已經有人從事於捕鯨活動了。但是,那時候捕鯨是非常危險的,一般是駕著小型的木船,發現鯨之後就駛向前去,等到與它接近的時候,才用鏢槍刺殺。這時由於鯨負傷掙扎,在海面上捲起巨浪,抬獵捕者帶來很大的威脅。這種原始的“ 海上打獵”方式,使用了將近一千年,直到一百年前—1863年,才由挪威的斯凡特·佛因創造出小型捕鯨炮,使捕鯨工具大為改觀。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以後,捕鯨的技術和工具才逐步臻於完善,普遍使用挪威式捕鯨炮, 並有以萬噸巨輪為“母船”的大型機動船捕鯨隊, 到各大洋——特別是南冰洋捕鯨。據1960年統計, 世界上共有20個這樣的捕鯨隊,年產約一萬六千頭白長鬚鯨(一頭白長鬚鯨=2頭長鬚鯨=2。5 頭座頭鯨=6頭鰛鯨)
現在世界上捕鯨的方式大體上可分為兩種型別。一種是“ 基地式”的, 即在漁場附近的岸上建立解剖場和聯合加工廠, 捕鯨船捕獲的鯨直接拖回基地, 送到解剖場和聯合加工廠處理。這種方式也叫做“ 沿岸捕鯨” 。另一種是“ 母船式” 的, 即如上所述, 由一艘萬噸以至數萬噸的大型加工母船和七、八艘以至十來艘捕鯨船, 到離岸較遠的大洋上作業, 捕鯨船將捕到的鯨送到母船上加工處理, 然後又出發繼續獵捕。這種作業方式一般是一年出海一次, 在海上渡過半年以上的時間,回來的時候, 只是帶著鯨油、鯨肉罐頭、鯨骨粉等加工好的產品。現代化的大型捕鯨母船, 實際上就是一個海上聯合加工廠。當捕鯨船把獵獲物交給它的時候, 強大的絞機就把鯨從船尾傾斜的滑道拖上甲板, 進行解剖, 然後把肉、脂肪、骨頭、內臟等分別送到設在甲板下的各個加工“車間”去進行處理。
不管是“基地式”還是“母船式”捕鯨,其獵捕方法是一樣的。每一艘捕鯨船上裝有一門捕鯨炮,它的“炮彈”是一個銳利的“銛”。銛頭上裝有兩或四個活動的爪子,連線著一根很長的繩索。當了望人員發現海面上有鯨的時候,立即通知駕駛人員,開船趕去;接近鯨時,炮手開炮射擊。擊中目標後,倒爪受力後就張開,使“銛”不致脫落。由於鯨負傷後會迅速潛逃,所以要一面把與炮“銛”連線的繩索鬆放出去,一方面開始跟蹤追擊,有時還要開第二炮、第三、四炮,直到鯨被擊死才把它絞近、拖回。由於鯨負傷後掙扎的力量很大,所以連繫炮“銛”的繩索一般要透過裝有彈簧的緩衝器上的滑輪,以避免繩索被掙斷。據新的報道,現在有的捕鯨船已試用“電銛”來捕鯨,即在炮“銛”擊中鯨體的同時,通入電流,使鯨一觸即斃,以提高獵捕效果。
因為鯨是迴游性動物,它們一年中不同的時間在不同的地點出現,所以捕鯨者必須掌握鯨的活動規律,在適當的時間到適當的地點去獵捕。正當北半球開始寒冷的時候,春天就開始降臨在南半球。這時候,南極附近海洋上的浮游生物就大量繁殖,其它動物也活躍起來,食量大得驚人的鯨,就成群結隊前往這個海域覓食。據近百年來的調查,鯨的移動規律,一般是作南北兩半球迴游。南半球的鯨大體上是三、四月間向北迴游,九、十月間向南迴游。目前世界上鯨的產量,約有三分之二獵自南極及其附近的海域。有的鯨如座頭鯨、小鰛鯨、克鯨等,常喜遊於海岸、島嶼邊。這又給沿海捕鯨業帶來有利的條件。
我國的捕鯨業
根據一些史料的記載,我國勞動人民很早以前就懂得鯨的某些經濟價值,並從事於捕鯨活動。如明代屈大均所著《廣東新語》一書中描寫捕鯨的方法是:“以長繩系槍飛刺之”,“取其脂,貨至萬錢”。值得指出的是,遠在二百多年以前,我國的獵鯨者就懂得“以長繩系槍”,這種工具的基本原理與一百多年後挪威人發明的捕鯨炮是很相似的,只是射擊動力不同而已。這種方法,直到現在,廣東的徐聞等縣還有些漁民在使用著。
我國沿海的鯨類動物資源很豐富,大體上可分為三項。第一項是每年秋後,從鄂霍次克海南下,經過對馬海峽來到我國黃海的鯨群,以長鬚鯨、小鰛鯨和虎鯨為主,並有一定數量的座頭鯨和克鯨;從十二月到次年六月,均可捕獲。這一鯨群除個別在五、六月間進入渤海之外,絕大多數在六月以後就向游去;在東海舟山群島、長江口及其他海域,,每年八月到十月間也可以獵捕到這一鯨群中的長鬚鯨。第二項是從北太平洋南下,進入臺灣南部和廣東沿海的另一鯨群,主要是座頭鯨和抹香鯨,其次是長鬚鯨,洄游時間大約是十月到次年五月;獵捕季節臺灣在冬季,廣東沿海則在春季。第三項是小型的鯨類,如海豚,它們常年都有,而且數量很大,有幾十頭、幾百頭以至萬頭以上的大群,可供利用的資源潛力很大。
儘管我國有著悠久的捕鯨歷史,鯨的資源十分豐富,但是,長期處在反動統治下的舊中國,捕鯨業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根本就談不上什麼建造捕鯨船。解放以後,捕鯨業才開始得到重視,並開始裝備一定數量的罰為現代化的捕鯨船,不但捕鯨產量有所提高,而且培養了技術力量,為進一步開發利用我國沿海的鯨類資源和發展遠洋捕鯨業創造了有利的條件。隨著社會主義建設的迅速發展,工業技術水平的提高,相信不用太長的時間,新中國的現代化大型捕鯨隊,就會活躍在南極以及其他海洋上。最近我國自行設計、建造“元龍號”大型捕鯨船的成功,就是一個很好的前奏。
縱觀這篇科普文章,與郝志東的《捕鯨記》有著部分內涵的交叉,但實際上,細看一下,郝志東的《捕鯨記》在語言上,與餘力的文章並沒有承繼關係。
值得注意的是,《科學大眾》上文章的作者“餘力”,也應該是一個筆名,因為“餘”也是“漁”的諧音,從文中提到的“元龍”號的情況來看,也應該與郝志東一樣,供職的是旅大水產公司。
因此,我們可以大體判斷,郝志東在寫作《捕鯨記》的時候,肯定在資料的選擇上有參照,但是,全文的用語表達,仍烙印著自己語言風格與生活經歷的獨特性。
在排除了郝志東的《捕鯨記》也就是課文《鯨》的原本存在著借鑑與移植的可能之後,我們進一步鎖定了郝志東是目前課文《鯨》的作者。
郝志東生於1949年。到2024年,他的年齡也不過75歲,對於大多數中國老人來說,正是頤養天年的年齡。
在網上找不到任何郝志東的資訊,能夠查到他最後一篇發表的作品,是他2008年在《中國水產》上發表的一篇報道,這一年,他59歲,離退休年齡不遠,之後他就沒有隻字片語出現在任何的媒體上。
我是按照如下三個方式,尋找郝志東的近況的。
一是找“遼漁集團”的《漁業工人報》來了解前任主編郝志東的資訊。
二是找當年與郝志東有過合作關係的記者。
三是找大連的新聞媒體。
但按照第一、二兩個渠道,透過網上能夠查到的電話,逐一問訊相關的部門、報社,均以種種令人失望的理由,提供不了任何郝志東的現下資訊。
無奈之下,筆者查詢了大連相關的各類資訊平臺,向其發出留言求助,問訊能否查到郝志東的資訊。
本來已經不抱希望,但有一家網路媒體“大連站”發來簡訊,願意加我的微信。
查了一下這位媒體的資訊,標明的是“大連二三里,新聞零距離”,其身份資訊欄中註明“華商報二三里資訊,新聞線索請callq我們”。
我加了他的微信。
筆者將我的訴求簡略地告訴他,向他表明,郝志東依託大連的漁業生產背景撰寫的文章,經改編後收入語文教材,這是大連人文背景孕育出來的值得當地驕傲的文化成果,因為能夠成為教材裡的一篇經典範本,對全國各地來說,並不是一件凡常的常態可能。
這位網路媒體的負責人“六哥幫忙”很認同筆者的看法,向筆者留下回應:“好的,等我問問遼漁朋友。”
幾天之後,這位“六哥幫忙”的微信好友發語音給我,告知我:我聯絡他們了,他說郝志東這個人已經去世了,好多年了。”
這就是筆者能夠查詢到的《鯨》的作者的最後資訊。
但是,郝志東老師留下的文章,仍然惠及著學子們,他記錄的大連漁業的發展軌跡,仍然以鮮活的文字存在,折射出那個激情澎湃的時代的豐富信源與符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