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炸機翅膀下的國防部記者招待會,明年可能選在航母甲板上?
據《環球網》等多家媒體報道,國防部的新春記者招待會跟以前不一樣,以前是在禮堂在一些會議場合,今年選擇了具有戰鬥氣氛的軍事博物館,主位就是轟-6轟炸機。
從展臺的佈置來看,基本上把兩側的展品,主要的要素全部放在了轟-6轟炸機的機翼之下,在轟炸機機翼之下,搞國防部新春記者招待會,氛圍和以往完全不一樣。
很多人說,如果今年我們在轟-6轟炸機機翼下搞記者招待會,明年可以選在航母的甲板上,選在大型運輸機的一側。目前,招待會的樣態內涵正在發生大的變化和調整。
軍博我們都去過,從小到大去了不知道多少回,那是國防意識、紅色文化的一個重要的發祥地,從軍事武器裝備包括各種軍事要素來看,那是一個大的薈萃集結地區。
如果從這個角度去分析,我們的國防部“軍味”和軍博的“軍味”就能夠相互融合。如果這個時候把各路記者放到軍博搞招待會,本身就是對我們國家軍事文化軍事傳統的一種宣傳,叫:無聲的宣傳。
如果開招待會除了去看看我們的會場,品嚐我們的單兵口糧,包括射擊模擬器之外,那麼樓上樓下很多展館有各類革命戰爭時期的軍事歷史武器裝備,是解放軍的一個縮影。
從整個軍事文化,紅色基因角度來看,這個地方選擇很巧妙,也說明我們的招待會不一定只在殿堂之上,要在戰場,要在武器裝備的展臺上,這樣才能夠把招待會的推向極致。
從目前看,在整個招待會會場所展示的可不光是飛機大炮,因為那架轟-6可大了,下邊的炸彈,武器裝備很豐富,也是我們國家第一款這樣的轟炸機。
從周邊的要素來看,各種新春對聯,其他與和平要素相關的這些點很多,我們崇尚武力,我們保衛國防,但是不濫用武力,不像很多國家,美國每天打得沒完沒了,搞得全世界雞犬不寧。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傳統軍事文化,裝備的發展,以及軍隊的戰鬥歷程,透過這個點位就可以得到清晰放大。
我估計過了節以後,軍博的票估計買不到,也訂不到,預約都成問題,這個點既可以讓我們的招待會耳目一新,讓很多外國記者重新認識中國軍事文化,看到中國武器裝備和作戰能力的快速發展,這就是一種宣傳,本身對中國軍事文化和軍事傳統的一種彰顯,是透過媒體放大進行傳播。
從這個角度去看,今後可以選擇不同地方,剛才說航母甲板上多好,很寬闊,視野非常好,邊上都是山水,顯示中國藍色作戰能力快速發展。
如果在大型運輸機,甚至今後咱的轟-20出來,在轟-20邊上搞個招待會,還有其他的這些場合都可以選,特別是今後在陸軍坦克叢集周邊,火箭軍彈道導彈的發射器旁邊,這都是可以選擇的會址。所以,未必就把之前一張桌子,一個話筒當成我們的一個發言主基調。
現在看形式越來越豐富,這也是對我們國防能力開放自信透明的一種公開展示,這個想法特別好,估計下一步我們還會看到更多的場景,但是我感覺到好像他們說什麼包括展示什麼,我們要了解,但是更需要看的是場景的陪襯,比如:航空母艦、轟-6,其他還有大家想看的轟-20,還有其他的新型主戰坦克,火箭軍的導彈,如果這都進入到了國防招待會的一個場景,那說明我們的“軍味”越來越濃,戰味也越來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