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也方便以後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感謝您的支援!
前言
在1952年的朝鮮半島,戰事陷入僵局之時,美軍決定對朝鮮的戰略要地五聖山展開大規模軍事行動,隨著和談破裂,這一舉措迅速轉變為實際行動。
在上甘嶺戰鬥中,美軍動用了海量炮火,其強度之大,甚至超越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高紀錄,戰場上的每一寸土地都承受著無情的轟炸。
這場激戰不僅因其殘酷程度而被歷史銘記,更因其意義深遠。美國西點軍校將其納入課程教材,無數軍事理論家將這場戰鬥作為研究的案例,試圖解析其中的戰術與策略。
儘管美軍擁有世界上最為先進的裝備和強大的軍力,卻未能在上甘嶺戰役中取得決定性的勝利,甚至有著七個營和兩個連的差距。
對此,許多人歸因於中國志願軍的堅強意志和犧牲精神,但人們往往忽略了一位關鍵人物,陳賡。他親自在這場戰役中修築的“地下長城”,為我軍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朝鮮戰爭期間,陳賡將軍先後三次入朝,然而美軍對這位陳賡將軍的評價卻是:他根本就不是來打仗的。
一入朝鮮戰場
在朝鮮戰爭初期,陳賡並未在中國,而是遠在越南,協助當地軍隊對抗法國的侵略。儘管身處異國他鄉,但當陳賡知道美國的行為後仍氣憤不已。得悉我國決定派兵支援朝鮮後,他始終密切關注著戰爭的發展,並對美軍的先進裝備和中美之間的實力差距有著清醒的認識。
到了1950年11月,隨著越南戰場局勢趨於穩定,陳賡懷著對祖國的深切思念和對朝鮮戰場的擔憂,決定返回中國。他的歸國不僅是因為個人的情感,更是出於對參與朝鮮戰爭的強烈責任感。
1950年11月底,陳賡抵達中國後,迅速向領導彙報了越南的最新情況,並迫切地請求前往朝鮮戰場。
1951年1月,陳賡抵達朝鮮,並與彭德懷碰面。兩人的見面簡單且緊迫,陳賡剛好參與了一次重要的聯合會議,這為他迅速掌握戰場情況提供了寶貴機會。
到了4月,陳賡被任命為第三兵團司令員兼政委,但隨後不久,多年前的舊傷復發讓他幾乎無法行走,這樣還如何打仗?無奈陳賡只好在北京靜養。
儘管身體狀況不佳,陳賡卻並未放棄,他一直都在惦記著朝鮮戰場。經過幾個月的休養恢復,同年8月等到腿傷好了一些後,陳賡迫不及待的重新踏上了前往朝鮮的征程。
二入朝鮮戰場
當陳賡再次踏足朝鮮戰場時,他所面對的局面異常嚴峻。
不久前,第三兵團所屬的180師在一次南下反擊中過分冒進,造成了數千士兵的損失,這是我軍參與朝鮮戰爭以來極為罕見的重大損失。這一事件引起了彭德懷的極大不滿,而對於陳賡來說,每一位志願軍戰士都如同他親手培養的子弟,他的內心無疑承受著巨大的痛苦。
然而,陳賡並沒有對此事進行過多的指責,他更傾向於從整體戰略的角度出發,耐心地瞭解部隊在戰鬥中遇到的具體問題,並進行了詳盡的總結與反思,目的是從中吸取教訓,強化將來的戰鬥準備。
陳賡的態度是明智的,他知道只有透過深刻的反省和改進,才能在未來的戰鬥中取得勝利。
陳賡深知,要想有效地抵禦美軍的先進武器,必須對志願軍的防禦工事進行徹底的改進和升級。
他投入大量時間研究防禦工事的構造,發現儘管已經做了一些調整,但大多數工事仍舊沿用解放戰爭和抗日戰爭時期的設計,包括從日軍那裡借鑑來的“貓耳洞”設計。這種設計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防禦炮擊,但陳賡認為還有改進的空間。
透過對“貓耳洞”和其他防禦工事的深入研究,陳賡提出了一套完善的坑道建設標準,並在全軍範圍內推廣實施。這些坑道不僅能夠為士兵提供更加安全的掩護,降低傷亡率,還能夠用於物資的運輸,極大地改善了後勤補給的狀況。
陳賡的這一系列措施,最終使得志願軍能夠在激烈的戰鬥中保持較低的傷亡率,同時也提高了戰鬥的“持續性”和“有效性”。
據統計,在整個戰爭期間,由陳賡指導挖掘的坑道總長超過1200公里。因此後來有美軍將領感嘆:“陳賡不是來打仗的,他修了一座地下長城。”
陳賡提出的這些地下工程開始於1951年9月,但是中途卻因國內事務而被迫中斷。
三入朝鮮戰場
在1952年,陳賡第三次奔赴朝鮮前線,此次是接替因身體原因需回國休養的彭老總。
抵達後陳賡立刻投入工作,首要任務是召開軍級領導會議,決定在全軍推行坑道工程的建設,這不僅包括了基本的通行坑道,還涵蓋了坑道使用功能的多方面強化。
自前一年起,陳賡已經開始指導志願軍挖掘坑道,此番再入朝鮮,他對坑道工事的構建進行了更加深入的完善與加固。
在他的領導下,志願軍在廣達200多里的戰線上構建了一套完整的坑道系統。這個系統遠不止是供士兵行走的通道,它包含了廁所、倉庫、餐廳乃至用於進行政治教育的小禮堂等設施,實際上已經構建了一個完備的地下生活和作戰環境。
面對這樣的坑道戰術,美軍顯得措手不及,儘管他們嘗試了多次轟炸、投放毒氣和挖掘進攻等手段,但都因為準備不足而功敗垂成。
陳賡對於這樣的成果感到非常滿意,這種創新的防禦工事建設經驗也隨之在全軍中推廣開來。
自3月底開始,志願軍利用這些坑道作為掩體,開始按照營連規模對敵進行頻繁的進攻。他們組織了狙擊小組,配備輕重武器,在坑道的掩護下,對“聯合國軍”的前線部隊進行精準打擊,同時利用炮兵進行遠端支援,對敵佔領地進行有效射擊。
這樣的戰術讓志願軍在短短三個月內取得了顯著的戰果,共計擊斃敵軍13000多人。
到了當年10月,這一套地下坑道系統終於迎來了其真正的考驗。
隨著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逐步取得優勢,面對地面局勢的不斷變化,“聯合國軍”被迫重新評估其戰術策略。從原本的全面進攻轉向更為集中和精確的小規模行動,他們的目標是尋找並集中兵力突破一個關鍵點。
經過一番考慮,美軍將目光鎖定在了戰略位置重要的五聖山。
於是就出現了文章開頭的一幕,據不完全統計,在炮火最為密集的一日,美軍對上甘嶺陣地發起了數百次的炮擊和航彈轟炸。這場轟炸不僅將上甘嶺的主峰削去了兩米,更使得山頭變得荒涼,幾乎不留任何遮蔽之處。
然而,儘管面對如此猛烈的攻勢,我軍的防線卻依然堅不可摧。得益於事先精心築建的坑道工事,其最薄處也達到了七八米厚,為我軍提供瞭如同銅牆鐵壁一般的堅固防護,同時也成為美軍的噩夢。
原本美軍預計僅需5天便能結束的戰鬥,結果卻陷入了長達43天的拉鋸戰。最終不但未能成功佔領上甘嶺陣地,反而遭受了近三萬人的重大損失,這一戰成為了美軍在抗美援朝戰場上最恥辱的一次失敗。
結語
這一段歷史再次證明,在那個年代儘管我們的硬實力比不過,但我軍從不言放棄。
面對侵略者,不論其強大到何種程度,我們的先輩們總是能夠找到突破的方法。這種精神貫穿了整個戰爭史,也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