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5艦載戰鬥機被曝與空警-500預警機進行合練,外界認定這一跡象是國產艦載預警機即將列裝的預兆。而如果國產艦載預警機能夠在福建艦正式交付前就位,那麼解放軍艦載航空兵就有望以出乎外界意料的速度形成完整戰鬥力。
南部戰區官方賬號報道海軍航空兵近況,某裝備了殲-15戰鬥機的航空旅在近日組織的一場聯合訓練受到廣泛關注。
受到關注的原因是,參與這場訓練的機型分別是身為艦載機的殲-15與身為陸基預警機的空警-500,而且演習科目不是大家習以為常的制空作戰,而是空警-500協同殲-15對海上目標實施攻擊。
要知道,空中預警機以對空探測為主,而空警-500由於採用了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對海上目標的探測能力也非常強,所以不僅能夠和戰鬥機配合進行防空、制空作戰,也可以配合戰機對海實施打擊。
不過,此前解放軍組織類似攻擊海上目標的訓練時,空警-500協同的要麼是掛滿了反艦導彈的轟-6K/J,要麼是殲轟-7A飛豹這類對海專業戶,殲-16雖然也有但在報道中出現的次數並不多,而艦載殲-15與空警-500一起上鏡的次數就更少了。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原因自然是對於現階段的解放軍空軍與海軍航空兵來說,轟-6與飛豹依舊是空中反艦主力。
前者不必多說,轟6K除了可以攜帶至少4枚最大速度可達3倍音速的鷹擊-12超音速反艦導彈去突擊美軍航母打擊群的防空網外,還可以攜帶空射彈道導彈乃至空射高超音速導彈直接對美軍艦隊來一招“如來神掌”。
而飛豹雖然整體效能不如最新的殲-16戰鬥機,但得益於較大的航程與更適合攜帶大型彈藥的氣動構型,飛豹戰鬥轟炸機可以在攜帶4枚鷹擊-83K空射反艦導彈的情況下,依舊能夠在超低空突防模式下飛行較遠距離,對身處遠洋的美軍艦隊發起飽和打擊。
儘管和轟-6K攜帶的鷹擊-12超音速反艦導彈相比,亞音速的鷹擊-83K在突防效能上要略遜一籌。但一來,從紅海美軍與胡塞武裝的對抗表現來看,即便速度不夠,掠海飛行的反艦導彈在合適的戰術規劃下,也是能夠給2010年才下水的伯克2A型驅逐艦製造不小的壓力。
二來,飛豹一次能掛4枚鷹擊-83K,且從解放軍披露的一系列訓練影片來看,執行對海任務的飛豹大多會採用4-5機的大編隊,單次導彈投射量能夠達到16-20枚。
哪怕是對於裝備了相控陣雷達與垂髮系統的“盾艦”來說,這也不是一個小數字。就算外界傳言飛豹早已在2017年停產,超過200架的服役數量也足夠其配合轟-6好生招待那些不請自來的美軍艦船了。
在這種情況下,訓練空警-500協同殲-15攻擊海面目標,對於有著強大陸基和空中反艦體系的解放軍來說戰術價值相對有限。此前外界會很少在公開報道中看見這套訓練組合,很大程度上就是由於這個原因。
但反過來說,當解放軍開始把這套訓練組合搬到外界視野中時,也就意味著這套組合很可能有了一些其他價值,比如說為艦載預警機列裝做準備。
畢竟“用殲-15對海的戰術價值不高”這個結論,是建立在讓殲-15與一票陸基“對海專業戶”比拼對海能力這一前提上的。在解放軍有著陸基空中反艦體系可以依仗時,殲-15自然難以脫穎而出。但當戰場變成了遠離陸基體系支撐的遠洋環境時,手上只有殲-15的艦載航空兵部隊就必須讓殲-15挑起構建遠洋空中反艦體系的大任。
不過,殲-15雖然是構建遠洋空中反艦體系的重要一部分,但卻不是全部。在這套體系中,殲-15只是“拳頭”,而想要讓“拳頭”打中該打中的地方就需要為殲-15搭配一雙“眼睛”,也就是預警機。
唯一的問題是,儘管外界認為解放軍的艦載預警機早已首飛,但該機仍然處於研製階段,需要進一步完善才能服役。而如果讓殲-15等到艦載預警機服役再進行相關訓練的話,多少有些耽誤時間。
所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解放軍自然有必要讓艦載機部隊提前與空警-500預警機進行合練,以便飛行員儘早適應與預警機的聯合作戰。這樣,等到艦載預警機服役後,相關部隊也能夠在換裝新預警機後實現“無縫銜接”,減少換裝帶來的戰術理論與配套作戰體系的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披露的殲-15與空警-500合練對海打擊,大機率只是整個聯合訓練的冰山一角。因為對於現階段的中國海軍來說,殲-15戰鬥機的最大價值仍然是以航母為中心為整個艦隊支撐起艦載機防空網。
這意味著對海打擊只是殲-15的副業,制空作戰才是該機的主要任務。再結合基本型殲-15戰鬥機的整體效能,特別是雷達效能已經落後於美軍的F/A-18E/F這一因素。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福建艦、國產艦載預警機等構建解放軍新一代航母體系的裝備逐步完善,基於殲-15戰鬥機的最新改型也將在不遠的未來正式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