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很長時間裡,各國對太空和近地軌道的使用,一直呼籲避免“太空軍事化”。然而伴隨著航天技術的發展,全球衛星技術帶來的情報支援和導航支援,幾乎成為了國際公認的現代戰爭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而在這幾天,中國在海上完成關鍵一步,美國人想幹什麼,中國非常清楚。
我們先來說說,中國這邊在做什麼吧。根據我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的訊息,該發射中心在廣東沿海,使用“捷龍三號運載火箭”執行發射任務,一次性將9枚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也是“捷龍三號運載火箭”第三次執行發射任務。
中國航天這些年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如果單純是一箭9星,我們可能不會具體去關注。而今天我們之所以聊這個話題,核心不在於“裝多少”,而在於“怎麼發射”。說直白一點,“捷龍”系列固體運載火箭,當初研發時候瞄準的目標,就是發射方式多樣化、運載能力最大化、發射效率最最佳化和履約週期最短化。發射方式,一直是海陸通用的框架式發射裝置,這個東西,是非常具備戰略價值的。
聊這款火箭的戰略價值,就繞不過一個問題,美國人現在想幹什麼。在上個月28號的時候,美國海軍和法國海軍的高階將領,在巴黎會晤,搞了一個“巴黎海軍會議”。當時美國海軍給的說法非常明確,就是要提高未來對中俄發生衝突時的應對能力。整個方案叫“重返80年代”。
不過,美國人的想法並不是重回80年代,冷戰後期大規模建造軍艦的年代,而是回到80年代的作戰環境。什麼叫80年代的作戰環境呢?就是失去近地軌道的一切支援,沒有衛星的情報支援,沒有衛星引導制導導彈。進一步說,就是在中美爆發衝突之後,雙方開始不斷使用反衛星武器,打擊對方衛星體系,破壞對方“視野”的背景下,純靠偵察機、監聽技術、間諜,來支撐海上作戰的情報需求。
美國人預判未來的高烈度交戰,會引爆近地軌道的軍事衝突,進而做出“重返80年代”的作戰方案。而中國卻選擇,進一步更新航天科技,用更高效率的發射、更快時間的發射準備、更高發射環境適應度,來彌補衛星被擊毀引發的“視野空缺”。相當於是中國預判了美國的預判。
當然了,某種程度上來說,不是美國人不想這麼做,而是自從NASA開始外包航天發射任務之後,美國國家掌握的航天技術,幾乎原地踏步了十來年。現在哪怕想要開始推動相關技術發展,也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