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五大主力,整編七十四師、十八軍、第五軍、新一軍、新六軍,當年號稱國軍精銳中的精銳,都在解放戰爭中葬身。分別被華東野戰軍、東北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消滅。
有道是,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雖然都是主力,但各自表現並不一樣,對各大野戰軍帶來的麻煩也是高低不一。
首先就是關於消滅數量的問題。
五大主力都是美械部隊,滿編人數約3萬多。東野消滅新一、新六兩軍不成問題,而華野和中野的作戰任務卻有交叉,華野消滅整編74師和第五軍,又協助中野消滅十八軍。論數量似乎華野最多,但消滅第五軍時有中野部隊助戰,第五軍戰果似又不能全歸於華野。這個賬怎麼算呢?
我們試作一對比計算。不當之處還請方家指正。
一、整編七十四師:敗非戰之罪
整編七十四師覆沒最早,1947年5月孟良崮戰役中被華東野戰軍全部殲滅,師長張靈甫以下3.2萬餘人絕大部分被殲滅。
整編七十四師是五大主力之中,唯一一個在1947年重點進攻中就被殲滅的。其餘四支部隊都覆沒於三大戰役。
正因此,頗有人指摘張靈甫過於驕狂自大,兵入絕地而致敗沒。
戰爭是人類鬥爭的最高形式,自大狂、低能兒沒有資格登上孟良崮戰役這樣高級別的戰爭舞臺。張靈甫本人是國軍將領中的佼佼者,整編七十四師也是國軍毫無疑問的頭等精銳。整編七十四師的覆沒,絕不是一兩個人的傲慢和自大造成的,真實原因並非一兩句話能說清。
首先應當承認,國軍的總體戰役思路和籌劃沒有什麼大問題。
(一)1946年的全面進攻不奏效,兵力分散,戰線過長,好,立即改成重點進攻,打陝北和山東。
(二)為防被華野分割圍殲,採取加強縱深、密集靠攏、穩紮穩打的隊形。國軍各部執行的基本正確,這給華野調動、分散國軍帶來極大困難。
(三)整編七十四師、整編十一師、第五軍分別擔任三個進攻兵團的骨幹,輔以幾個次等師,攻守有餘,使華野難以應對。
(四)張靈甫的中心開花戰術,不是國軍大員們一拍腦門的靈機一動,而是針對華野主力飄忽不定、難以捕捉的特點,走出一招險棋,逼華野主力現身。只要一接觸,咬住,就有可能實現主力決戰。
(五)從實力上看,國民黨軍投入山東戰場四十五萬大軍,臨沂、濟南、濟寧、淄博等要點城市都在其控制之中,整七十四師、十一師和第五軍,單獨拿出來一支,至少能打敗華野一個或兩個縱隊。
那為啥還是敗了?
從還原歷史的角度,我們應該儘可能地把原始情形復原,要細細地考量戰役全過程,對比推究粟裕的指揮全過程,找出一切影響戰局走向的因素。
但從軍事科學的角度看問題,卻主張宜簡單不宜複雜。決定勝負的核心問題,其實就是在單位戰場投入的兵力+火力,或者說二者疊加後形成的單位時空戰鬥力。
再簡單而直接地說,誰能在5月下旬的孟良崮周邊投入的部隊更多,誰就能贏。
粟裕也不是第一時間就想在孟良崮殲滅整七十四師。之前一度在新泰吸引整編十一師,未成。又想在沂水一線殲滅敵陣最右翼的桂系第七軍。都沒有成功。
這直接說明一個基本軍事規律,戰爭是混沌的,是雙盲的。沒有任何指揮者能在決戰之前就劃好路線圖、像下棋一樣佈置好兵力、在既定的時間開戰,而是根據敵我兵力的動態調動、戰場形勢快速變化,選擇最利於我的時間、地點進行決戰。
整編七十四師就是粟裕在變化極其快速的戰場形勢中,最後選中的殲擊物件。
國軍之所以戰敗,之所以送掉這麼強大一個主力師,不在戰略目標失誤,不在各部之間互不救援,黃百韜整二十五師、李天霞整八十三師,都在儘自己最大努力進援。
當然黃、李與張靈甫有芥蒂這是事實,但不至於拒不發兵,黃、李兩師救援有快有慢,但都到達孟良崮外圍,黃師與張師槍炮之聲相聞,數公里之遙,就是打不過去。
挑中打整七十四師,在於張靈甫比桂系七軍更加冒進、突出,在於我軍幾個主力縱隊距離該師最近,在於胡璉整十一師始終持重不進。
中心開花不是一個完美的招法,因為張靈甫把整七十四師的執行力套用到其他主力部隊頭上,以國軍散漫、笨重的排程,無法完成這樣高強度、快節奏的戰場轉換。
整七十四師孟良崮之歿,不在他不能打。華野五個縱隊近五比一的強大優勢,換誰來能招架得住?
故云:非戰之罪也。
二、第十八軍:鍋不能黃維背
第十八軍是陳誠土木系的王牌、大腿,也是蔣介石起家部隊之一。
當年蔣介石率軍北伐,自兼第一集團軍軍長,手下六個主力師,一、二、三、八、九、十一師,前五個軍都是黃埔教官當師長,十一師系閩軍投靠過來的。蔣介石把陳誠派過去當副師長,架空閩軍老師長曹萬順,後來陳誠接任十一師師長,把這個師整頓的頗有起色。
十一師在“圍剿”江西蘇區時曾受過重大挫敗,1933年第四次反“圍剿”作戰,紅軍將十一師包圍起來一頓狂揍,十一師傷亡過半,僅逃出一個多團,五名團長被擊斃四個,師長肖乾、副師長黃維均受傷。
十一師是十八軍的骨幹部隊,該軍1943年在石牌戰役中發揮神勇,為中華民族抗日戰爭立下大功,其中尤其以胡璉任師長的十一師打得尤為頑強。1943年8月,胡璉升任第十八軍副軍長。一年後,又晉升為十八軍中將軍長。
胡璉打仗非常有水平,既肯死打硬拼,也善於動腦筋。舉一個例子。
1946年9月中旬,劉伯承在定陶戰役後發現一個奇怪現象。胡璉整編十一師的整編十一旅,居然冒著被劉鄧部隊圍殲的風險,冒進前出,在魯西南地區瘋狂進攻。
胡璉不懂兵法嗎?不熟悉劉伯承用兵特點嗎?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之所以敢在趙錫田整三師剛剛被消滅的情況下猖狂進犯,乃在於胡璉揣知敵情,判斷劉鄧大軍無力連續作戰。
劉伯承在1946年9月8日向軍委報告的電報中不甘心地說:“刻十一旅之兩個團正向定陶前進,這個敵人早已冒進,實在好打,可惜沒有力量……”
胡璉是神運算元嗎、會未卜先知嗎?自然不是。能判斷出敵情的大致情況,還在於胡璉業務能力一流。
那麼後來打成沒有呢?劉伯承極盡奇思,把胡璉整十一師和邱清泉第五軍調開,企圖一手拖住邱清泉,另以三個縱隊圍攻並吃掉胡璉。戰役設計非常高妙,誰能把五大主力的兩支調開?劉伯承能。但調開了仍然吃不下,啃不動。畢竟人力有時而窮,再高明的軍事家也不是萬能的,也要遵循基本軍事規律。
胡璉在中原、華東戰場出入三年,劉、粟二位窮盡力量也沒有敲掉胡璉。
軍史愛好者討論十八軍在淮海戰役中覆亡時,喜歡把原因歸結到黃維不會指揮,說他是書呆子。
黃維固然有點院校派的風格,善於研究軍事而不善於指揮作戰。但十八軍之亡,鍋不能全推給他。
討論這個話題,我們要置身更大的背景。名將到底有多大能量?
名將能不能改變一支軍級部隊的頹勢?能。再大就說不準了,兵團級單位形勢很複雜,非一兩人能改變。
名將能不能撬動區域性戰場的勝負平衡?能。這方面的例子數不勝數。
但名將能不能改變戰略走勢?不能。基本沒有例外。
十八軍的滅亡,就是這樣的邏輯鏈路。
蔣氏給十二兵團(十八軍的上級單位)定下的戰略任務,就是向東北方向前進,去救黃百韜七兵團。大方向定死了,無論前面有多少解放軍攔著,就是要去。
留給兵團司令的空間,只是先向北後向東,還是先向東後向北。實戰中黃維和部下們討論最多的就是這個問題,但真正決定十二兵團命運的恰恰不是先去東還是先去北,而是去或不去。
這種情況下,換胡璉來當十二兵團司令,會比黃維強多少嗎?不見得,他也無法違抗命令。
十二兵團被圍後,蔣介石緊急把胡璉派回雙堆集,要他想辦法挽回局面,據說胡璉說過這樣的話:我軍被共軍包圍是家常便飯,可是他們哪次能一下吞掉我?
言下之意,似是指責黃維、楊伯濤(時任十八軍軍長)指揮不行。
但胡璉到場之後左右運籌,仍然無法逞其技。為什麼?戰略大勢就是你往別人口袋陣裡鑽,換誰來都是在口袋陣裡打圈圈。
胡璉往日之所以能擺脫劉伯承、粟裕的圍攻,蓋因其在戰役層面有極大的機動空間,向前打不動便可後退,向東走不通便可往西,機動靈活是其兩大生命力之一。
淮海戰役既喪機動之權,又與解放軍越來越多的兵力硬拼,結局只能是一個死字。
對比兩大野戰軍消滅整編七十四師和十八軍,誰打的更乾脆利落呢?
劉粟二位都成功剋制了這兩支國軍主力,但區別在於,中野在選擇戰役方向上沒費什麼勁,攻敵所必進,把兵力合情合理地投入戰場即可。華野則是自己創造戰機,於不可能之中尋找一線之機。
至於殲敵數量和助戰部隊的情況,我們繼續分析之。
未完待續。
接下來的篇目是:
三、第五軍:真正鋼鐵軍團
四、新一軍與新六軍:傲慢與偏見毀自己
史料來源:
《劉伯承軍事文選》
《粟裕戰爭回憶錄》
《淮海戰役親歷記:原國民黨》
《國民黨軍史》(團結出版社201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