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中國戰鬥機的固有印象,就是掛架太少,掛彈太少。
的確,早期的殲-7只有三個掛架,基本就是一個副油箱+兩枚空空導彈,活脫脫的“有人駕駛薩姆-2”;殲-8空有20多米的重型戰鬥機的長度,卻只有7個掛架;哪怕是殲-10A,所謂的“滿掛”,也不過是兩中+兩近,剩下三個掛架就全是副油箱了。許多人由此得出結論:中國戰鬥機技術不行。
其實,中國戰機掛架少,不全是技術原因,也是由作戰任務決定的。中國空軍長期以來空防壓力巨大,北方面臨蘇聯龐大的轟炸機群及護航機隊,東南方向則是的美蔣同樣龐大的戰鬥機群,這注定了我們的戰鬥機只能將空優作為第一任務。那麼在航空技術十分落後的情況下,中國的戰鬥機設計只能完全偏向空優。
比如說,空戰要求戰鬥機推重比大,但我們的發動機還不行,怎麼辦?減重減阻唄。減阻就得機頭進氣,機身一根鉛筆光溜溜,機翼後掠大三角;減重就需要降低結構強度,而減少掛架尤其是過載掛架的數量,對於降低結構強度的效果最明顯,所以殲-7就成了“人操火箭”,而殲-8實際就是雙發殲7,大一號的“人操火箭”。
到了殲-10剛開始研製的80年代,中國空軍的主要使命依舊是防空,中國的發動機依舊不行——最初殲-10甚至計劃採用渦噴發動機,也就是仿製米格-23的發動機,後來咱們進口了蘇-27,殲-10才借光用上了AL-31F。所以殲-10雖然是第三代戰鬥機,但總體設計仍然是向空優妥協,極力減重減阻:為了減阻,必須採用大後掠三角翼,限制了掛架空間;為了減重,不得不少設計一對過載掛架;為了減阻,不得不放棄了翼尖掛架;為了減阻,蜂腰設計特別明顯,降低了內部載油量,所以無論什麼時候你看到殲-10,永遠掛著副油箱在飛,本就稀少的過載掛架又被佔用……
一系列偏向空優的設計,讓殲-10在和F-16同樣採用單大推的情況下,少了一對機翼過載掛架。可即便如此,殲-10的空重還是比F-16多一噸,這就不是設計取向的問題了,而是實實在在的技術水平問題,可見90年代的中國航空工業在材料和工藝方面,與美國的差距之大。
其實,殲-10的掛架數量並不少,一共11個,和F-16的一樣,但大多數是輕載掛架,而且掛載空間受限。和西方相比,中國的空空導彈、空地導彈的長度和重量更大,這也限制了殲-10的實際掛彈數量。比如因為霹靂-12的體積過大,導致殲-10雖然機腹也有四個小掛架,卻無法像幻影2000和颱風那樣,在機腹縱向掛載四枚中距彈,只能在機翼上橫向並聯掛載,大大增加了阻力。
其實很多人羨慕西方戰機掛架多,估計主要指的是颱風和陣風。但拿殲-10和這兩款飛機對比,是不公平的。颱風和陣風都是雙中推,總推力一個18噸,一個15噸,而殲-10只有12.5噸,小馬自然拉不了大車。雙中推的設計,也使得颱風和陣風的翼展比殲-10寬了一米多,自然可以佈置更多掛架。另外,動力足了,飛機可以無視蜂腰設計,內油就可以更大,這樣也能少佔用過載掛架,掛更多的大型武器。
颱風和陣風經常把10多個掛架掛得滿滿的,但這只是參加航展好看,實際作戰很少會用到。比如說制空作戰,大家都知道,載機的速度越快,空空導彈的射程越遠,所以為了保持高速能力,輕型戰鬥機一般只掛兩中+兩近。你讓陣風掛四中+兩近跟殲-10打,那飛行員肯定是不幹的。
颱風因為有半埋掛架,掛四中+兩近倒是影響不大,但這個設計同樣影響了過載掛架。在中型機上佈置四個半埋掛架,起落架支柱必須設在機翼上,同時向內收於機腹,這樣才能少佔用機身空間,但代價就是,佈置過載掛架最好的機翼內側被佔用。不僅如此,由於颱風的主起落架收起後,過於靠近機腹中軸,再加上前起落架向後收起,導致機腹過載掛架的空間大受影響,所以颱風能掛大型武器的過載掛架只有兩個。
所以你看,颱風陣風看起來牛逼,其實它們的設計,也是在對空和對地之間進行了妥協的。那麼,怎麼才能不妥協?當時是造重型戰鬥機了。你看看蘇-27,啥時候愁過掛架不夠用,或者載彈量不夠大?也正是因為中國引進了蘇-27,並造出了殲-16和殲-20,所以殲-10的後續改進型,才不必為增加掛架絞盡腦汁。這種大國才有的從容,豈是歐洲那些只能靠一款中型機包打天下的小國能有的?所以你還羨慕陣風和狂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