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韓國 - KF-21戰鬥機 (KAI KF-21 Boramae): 本國主導開發的雙發先進戰鬥機,目標對抗日本F-2
KF-21戰鬥機是韓國主導自行研製的兩發動機中型多用途戰鬥機,研發代號KFX。開發商是韓國首爾航空工業公司,核心機體及總裝由該公司完成。為縮小開發成本及技術風險,KF-21採取戰術戰鬥機與第4.5代戰鬥機的技術折衷方案,目標定位為4++代級別,居中高階效能位置。
2021年4月首架原型機KC-100(001號機)在新興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承諾結束後4年11個月成功下線。這裡採用了技術成熟度達90%的先進組裝線方式。由此啟動為期6年的試飛與認證機構飛行測試及相關部件供應商的安全飛行測試。
KF-21的主要武器配備為歐籍多功能雷達,可同時攻擊多個空中目標。具備超視距外與視距內能力。搭載先進資料鏈與電子對抗系統,精確制導武器等。續航力可達3720公里或作戰半徑為1481公里。採用渦輪扇發動機可在難以預料天氣下利用泥濘跑道全天候起降。
韓國預期KF-21取得國際戰術航空機資格。此前已簽訂出口意向協議的國家包括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阿根廷等。批次生產及首飛完成後,可望與韓國空軍現役的stealth戰機,先進戰鬥機,多用途戰鬥機等構成一支世界級機隊。
所以,KF-21戰鬥機可謂體現韓國軍事技術實力的重要標誌,也是該國主導研發首款特大型複雜武器裝備系統的豐碩成果。成功交付試飛後,未來可期實現向外出口並加強周邊國家作戰協同。此外,相關技術積累也將為開發更智慧型第6代戰機掃平道路。
9. 澳大利亞 - F/A-18E/F超級大黃蜂式打擊戰鬥機 (Boeing F/A-18E/F Super Hornet): 大型多用途戰鬥機,航程遠,可空中加油
F/A-18E/F超級大黃蜂是美國波音公司在成功的F/A-18黃蜂戰鬥機基礎上發展的大型多用途戰鬥機。澳大利亞皇家空軍裝備了24架單座E型和12架雙座F型。這批次訂購被稱為“超級大黃蜂”,於2010-2011年間交付使用。
超級大黃蜂在繼承F/A-18的飛控系統優點的同時,擁有更大的機身和翼展。加大容積的整體佈局為強力雷達,先進電子裝置及更多燃油提供了空間。空空配置下最大起飛重量達29700公斤,比F/A-18黃蜂增加近50%的有效載荷。
動力系統為兩臺通用電氣F414-GE-400增壓渦扇發動機,最大後期加力功率各達2萬2000英鎊。採用先進的數字電傳飛控系統與向量噴管技術,使飛機高速機動性大為提高。作戰半徑1080公里,加裝3個副油箱後可達1500公里。
武器系統包括AN/APG-79主動相控陣雷達,AIM-120C空空導彈,AGM-88E防區外反輻射導彈,AGM-154聯合直接攻擊彈藥,JDAM聯合直接攻擊炸彈及各類無導引炸彈。可執行對地打擊,支援地面部隊,攻擊敵方艦隻等多種任務。
澳大利亞還計劃在現有F/A-18E/F的基礎上增購12架Block III的最新升級改進型。這批F/A-18戰機預計在2028年前交付使用。總體而言,超級大黃蜂的加入可顯著擴充澳大利亞空軍的作戰體系與海上打擊能力。
所以,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是一款效能優異的大型多用途作戰平臺,具有全天候對地/海精確打擊能力,是澳大利亞皇家空軍實力的重要體現。其戰力也將隨著後續技術提高計劃的實施而持續增強。
8. 以色列 - F-35I“阿迪爾”(F-35I Adir): 引進並升級的F-35,加裝本國電子裝置
F-35I“阿迪爾”是以色列透過美軍外軍採購計劃從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引進的F-35閃電II戰鬥機本地化版本。以色列空軍已收到2箇中隊,共計50架該型別飛機,用於替換老舊的多用途戰鬥機等機型。
F-35採用全球第一次量產的整體提升體風格佈局和大量第五代關鍵技術,是典型的隱身多用途戰鬥機。平衡了超音速、隱身、高機動的多重飛行效能。最大起飛重量可達31979公斤。作戰半徑為1100公里,加大容積油箱後可達1852公里。
以色列版本在飛控系統,通訊裝置,導航裝置等多個子系統上進行了本土化定製與改進升級。其中最重要的是加裝了新研製的資料鏈和國產電子對抗系統,用於應對複雜電子對抗環境。
該機可掛載精確制導炸彈,多種空對地武器等。部分武器載荷甚至可在機腹內武器艙內隱藏。這使“阿迪爾”具備了對多種目標的全天候精確打擊能力。
以色列國防部已向美國提出購買額外的F-35I飛機以滿足戰力需求。其高科技實力也使該國成為少數能夠獨立對F-35的軟硬體進行升級與改造的國家。這批先進隱身戰機的服役將大幅提升以色列在中東地區的制空優勢。
7. 日本 - F-2戰鬥機 (Mitsubishi F-2): 殲偵一體的戰鬥機,可執行多種任務,日美聯合開發
F-2戰鬥機是日本三菱重工業公司與美國通用動力公司合作研製的“新支援戰鬥機”(後更名為F-2)的國產型號。它在已經服役的F-1支援戰鬥機的基礎上,採用了第4代先進戰鬥機的技術,可起降於較短跑道,被定義為“小型的多功能戰鬥機”。
F-2擁有可以360度探測目標的J/APG-1主動相控陣雷達系統,具備可靠的對空、對海戰鬥能力。最大起飛重量高達21.6噸,推力達2.79噸,同時採用與F-16先進戰鬥機相同的通用電氣公司生產的F110渦輪扇發動機,是繼F-15戰鬥機之後世界上推力最大的戰鬥機。F-2也是日本國產戰鬥機中第一款採用了複合材料(比鋼輕、更耐熱)的戰鬥機。
作為重要的本土自主研製的多功能戰機,F-2主要任務是在日本沿海、南西諸島進行警戒和防禦巡邏,具備有日間、夜間、惡劣海洋氣象環境下的多種戰術作戰能力,必要時也可以給予地面部隊火力支援。在過去,這些任務主要由美軍負責完成,F-2就是為日本自衛隊提供這些作戰能力的關鍵平臺。
根據日本自衛隊的需求,F-2共生產了98架,當前除少數報廢外,其餘仍在日本殲擊航空隊服役,配備了JASDF(日本航空自衛隊)的7個飛行團之中。它加強了日本自衛隊的海空作戰能力,與美軍並肩構成在西太平洋地區作戰的重要力量。
6. 印度 - 光輝戰鬥機 (HAL Tejas): 輕型多用途戰機,機動性好,適合高原作戰
光輝是印度航空有限公司自主研製的輕型多用途第四代戰鬥機。該機充分利用了複合材料技術,使結構重量大幅減輕,飛行效能明顯優於同類型機種。作為印度首個正式服役的系列產品化戰機,其量產和使用情況備受關注。
光輝採用三角翼佈局,動力為一臺Indigenous Kaveri/Snecma M88-2渦扇發動機,最大後期加力推力達98千牛。空氣加兆軍用數字飛行控制系統具備線傳飛控模式和高度穩定性。最大起飛重量8300公斤,可攜帶近3000公斤武器。
該機雷達為本土研製的多模式脈衝都卜勒型別,最大搜索距離200公里,可同時追蹤8個空中目標。主要使用的空對空導彈包括以撒近程和德比中程型號。除此之外還可掛載鐳射/衛星制導的炸彈、火箭等對地打擊武器。高海拔效能出色,適合在喜馬拉雅山脈一帶作戰。
迄今為止,印度空軍與海軍已接收4箇中隊共計56架初期型光輝戰鬥機。量產型也開始部署,未來總數將超過200架。其中40架已經批准出口,潛在使用者覆蓋亞洲和中東多個國家。該機的服役將大幅增強印度在前沿地區的空中作戰能力。
所以,光輝作為印度空軍期待已久的國產中輕型戰機,擁有出色的飛行效能和製造簡易性。這標誌著印度航空航天工業在戰機研發/生產領域的重大突破,為未來打造更高機動性的“先進中型作戰飛機”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5. 瑞典 - JAS 39鷹獅戰鬥機 (Saab JAS 39 Gripen): 輕型多用途戰機,維護容易,擁有先進電子裝置
JAS 39鷹獅戰鬥機是瑞典獨立研製和生產的單發輕型多用途第四代戰機。作為一種小型、高機動而成本效益高的設計,它注重整合本國多項尖端技術,實現全天候和全地形機動作戰。
鷹獅採用全數字化的單通道飛控系統。帶鴨翼式前軀體結構可更換的整合電子艙。搭載由SAAB和愛立信聯合開發的多目標攻擊型脈衝都卜勒火控雷達。具有防空、防海等主動和被動多模式識別功能。
動力部分選用通用電氣公司生產的渦輪扇發動機。配合10個外接武器掛架可同時使用空對空和空對地武器進行多工作戰。最大航程約為3000公里。
鷹獅採用模組化設計,保障維護方便快速。日常維修約需人工35小時。在部署位置可以完成過夜檢查,大大提升反應速度。此外還配有防護系統,用於特殊環境下行使戰鬥活動。
JAS-39已出口到多國空軍,訂購數量多達二百餘架。作為獨特的輕型戰鬥機設計範例,其整體解決方案集低可偵測性、高生存性和高機動性為一身,堪稱新世代國防力量建設的典範。
4. 法國 - 陣風戰鬥機 (Dassault Rafale): 先進多用途戰機,機動性強,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
陣風戰鬥機是法國達索公司自主研製的雙發多用途第四代戰鬥機,是法國空軍和海軍的主力戰機之一。它整合了先進的航電系統與感測器,具有全天候的精確打擊能力,也是歐洲第一種實用隱身戰機。
陣風采用雙發三角翼佈局與渦扇發動機,最大後燃推力達15萬牛頓。空氣動力外形經過長時間風洞試驗最佳化,大大減少了雷達反射面積。飛控系統為四重備份設計,增大了作戰生存能力。
核心裝備為多波束主動相控陣雷達,具300公里對空最大偵測距離與全方位掃描照射功能。另外還配備前視紅外搜尋和跟蹤系統、鐳射陀螺儀輔助導航系統、電戰防護元件等。
飛機最大起飛重量24500公斤,配備14個外掛節點可攜帶9000公斤以上彈藥。包括精確制導導彈,對地攻擊導彈,中距空空導彈和短距空空導彈等多種武器。作戰半徑1389公里,加掛副油箱後可達3700公里。
截至目前,陣風戰機的各項指標可說達到世界先進水準,完全滿足法國空軍的作戰需求。已成為該國空中武力建設的重要支柱,肩負確保本土安全與執行遠端精確打擊等重要任務。
3. 中國 - 殲-20 (Chengdu J-20): 自主研製第五代隱身戰機,特徵為隱身和高機動
殲-20是中國第一款自主研製的第五代隱身戰鬥機。由成都飛機工業集團負責開發製造,於2011年首次試飛公開亮相。作為裝備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的重要戰略打擊力量,殲-20充分體現了中國先進航空航天製造業的發展程度。
殲-20整體採用鴨翼式佈局,雙渦扇發動機安裝在機身基幹段兩側。大量使用複合材料和鈦合金等新材料,背部邊條整體兼顧氣動外形與隱身效能。具超音速巡航能力和超機動性,最大起飛重量36000公斤,作戰半徑1100公里。
飛行控制系統整合了數字線傳飛控,航法與控制系統,資料鏈路、匿蹤系統等。主要裝備包括主動相控陣火控雷達,光電/紅外搜尋跟蹤裝置,電子對抗系統,資料鏈與衛星導航裝置等。可執行對陸打擊和海上巡航等多種任務。
據報道,殲-20已經開始批次服役部隊,並首次公開攜帶國產“陸攻一號”等空對地制導武器執行實彈投送。隨著未來戰術資料鏈等系統的交付使用,其資訊化聯網作戰和對抗電子干擾能力也將大幅提升。
2. 俄羅斯 - 蘇-57 (Sukhoi Su-57): 首款國產第五代隱身戰機,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
蘇-57戰鬥機是俄羅斯蘇霍伊飛機制造公司研製的第五代隱身戰機,代號“CHECKMATE”。作為蘇聯解體後承襲最多優良科研成果的優勢戰機專案,其讓俄羅斯在該領域躋身世界最先進的行列。
蘇-57採用三角翼單垂尾與後機身襟翼設計,全運動式垂直尾翼配合向量噴管大幅增強了機動性。機載系統模組化整合,採用分散式結構佈局。被動雷達吸收材料技術和飛行構型的精細處理也使其具有了“準隱身”效能。
動力推動部分為2臺產生超音速巡航能力的渦扇發動機。機頭整流罩下方隱藏了多功能主動相控陣雷達。對空和對地同時交戰能力強大。
最大起飛重量35000公斤,航程達2800公里。武器掛載節點可攜帶8000公斤空對空和空對地導彈,精確制導炸彈等。具備資訊化聯接系統和增強型電子對抗裝置對抗複雜干擾。
蘇-57於2007年首飛,作為美國F-22和中國殲20等頂級裝備的強大對手而備受關注。預計未來將取代蘇-27成為俄羅斯空軍主力的空優戰鬥機。
1. 美國 - F-22猛禽戰鬥機 (Lockheed Martin F-22 Raptor): 先進隱身戰鬥機,機動性強,難以被偵測
F-22猛禽是世界上第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第五代隱身戰鬥機,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負責研製。它集雙發動力,向量後掠式導氣系統和新一代航電系統於一身,代表了當前世界最尖端的戰鬥機技術水準。
F-22整機外形經過全方位最佳化設計,達到極低的雷達反射效應。並大量採用複合材料等新材料來減少結構重量。搭載先進的主動相控陣雷達與紅外搜尋和跟蹤系統,360度全方位探測能力極強。
動力來自兩臺F119-PW-100渦扇發動機,最大後燃推力達156千牛。極速可達每小時2400公里。擁有“超機動性”的稱譽,可在不減速的情況下完成很多傳統難以完成的機動動作。在近距離格鬥中處於極大的優勢地位。
最大起飛重量達38517公斤。無後燃器巡航時作戰半徑可達900公里,激發後燃並空中加油可執行更遠端靈活機動作戰。可執行對空制敵,攻擊地面目標,打擊敵方指揮系統等多種使命。
F-22由於效能先進,製造極其複雜艱鉅且費用十分高昂。美國共生產187架後停產,預計服役至2060年。作為世界第一流的隱身空優戰鬥機,其巔峰氣動效能與先進電子系統至今仍無可比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