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綜述
如果你身處月球,回望我們的地球會看到什麼景象呢?一個明亮而美麗的藍色球體懸浮於黑暗的宇宙中,宛若一顆寶石。整顆星球呈現蔚藍色,部分地方包裹著白色的雲層,在黑暗中顯得神聖而絢爛。
然而,有很多宇航員身處月球,回望地球時,在心中會升起一種不可控的恐懼感。要知道每個宇航員都是萬里挑一的精英,為何會有恐懼感呢?
人類探月史
20世紀50年代,冷戰促使美蘇兩國開啟了太空競賽,加速了對月球的探索。1959年,蘇聯發射了“月球1號”探測器,這也是人類首個探月探測器。
月球1號飛抵至距離月球表面的6000公里處的空間,返回了有關月球的各項資料,並未進行近距離探索。自月球1號之後,美蘇兩國又先後發射了多個無人探測器,如蘇聯的“月球2號”,美國的“勘測者號”。
1961年,美國正式宣佈開啟阿波羅探月計劃。1969年7月16日,經過無數次實驗和改進後,登月計劃正式啟程。3名宇航員乘坐“阿波羅11號”飛向月球。3天后,飛船進入月球軌道。
7月20日,人類的腳印首次留在了月球,阿姆斯特朗,柯林斯和奧爾德林三位人類先行者的名字永遠載入了史冊。
然而世人所不知道的是,當時的登月計劃伴隨著重重兇險和困難,稍有意外,3位宇航員就可能永遠留在月球上。3人出發後,白宮甚至都準備好了他們犧牲的悼詞。
當時的計算機運算能力極為有限,據參與計劃的工程師披露,搭載飛船的計算機記憶體只有2048個位元組,還比不上如今一部普通的手機。
有限記憶體下,所有資料都無法長久儲存,一旦裝置出現故障,所有資料都會消失。飛船返回途中,燃料箱還出現了漏氣,差點導致墜毀。
儘管任務困難重重,兇險無比,但3位宇航員還是憑藉堅毅和勇氣完成了歷史的使命。
視覺的衝擊
每個登上月球的宇航員,都是萬里挑一的人類精英,危險和困難絕不可能令他們感到畏懼。但令人疑惑的是,登月歸來的宇航員卻表示,他們站在月球上回望地球時,心中會升起一種莫名的恐懼感。
這種心理學現象可以解釋為“概觀效應”,指的是當宇航員身處月球,觀看地球時心裡會經歷一種奇特的認知和情感轉變。因為宇航員在太空中擁有的是一種全新的視角,這種視角是身處地球的人無法體驗到的。
不可控的恐懼感也是這種心理變化的一個方面,至於恐懼的具體原因,可以兩方面來分析:
- 地球帶給人的視覺衝擊
- 自身情感上的轉變。
身處月球觀望地球,和身處地球看天空的月亮,是完全不同的兩種視覺體驗。任何天體都擁有一定的體積,而月球就是我們在地球能看到的最大的天體。
在地球上觀察月亮,看到的是一個圓,而這個圓的直徑到我們眼睛的夾角就被稱為“視直徑”。地球上觀看月球,視直徑約為0.52度,而月球上回望地球的視直徑是1.9度,比滿月給人的視覺衝擊大了14%.
人類身處地球,從未看到過如此巨大的天體懸於天空,而且這個天體還是人類時代生活的家園,宇航員的心中難免會升起恐懼之感。
這種恐懼感在心理學上也可以解釋為“巨大恐懼症”,巨大的物體會對人產生壓迫感,人在注視巨物時,內心會有一種無力感,焦慮感,感到對自身非常渺小,無法控制身邊的環境。
情感的轉變
詹姆斯·歐文是阿波羅15號的登月宇航員,他在回憶從月球遠眺地球的感覺時這樣說:“我站在月球遠遠望去,那顆美麗溫暖顯得那樣脆弱,精緻,彷佛我伸出手輕輕觸碰,她就會支離破碎一樣。”
月球上,宇航員可以看到整個地球的曲線,以及地球上的海洋,雲層和大陸。這更讓人感受到地球美麗和人類的渺小。
一個孤立,脆弱的藍色星球,孤獨地懸在宇宙的黑暗中。人類所有波瀾壯闊的歷史,所有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瞬間,所有的陰謀爭鬥,所有或高尚或卑劣的情感,所有的所有,都發生在這顆小小的星球上。
幾十億年來,地球一直孤獨地懸於太空中。生命在此誕生消亡,文明在此興起衰落,幾十億年時光如一瞬,匆匆劃過。這顆小小的星球,承載了所有生物的悲歡和命運,正是他們的存在,為這顆星球增添了一抹絢爛。
宇航員不禁意識到,他們是身處太空中唯一的人類,心中會升起一種難以抑制的孤獨感,這份孤獨感又會讓宇航員重新審視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結尾
身處月球的宇航員擁有一個全新的視角,除了視角上的衝擊外,還會更加體會到地球的脆弱和身處宇宙的孤獨,引發對整個人類文明和宇宙的思考,這種情緒感受是一種自然的心理反應,不可控的恐懼感只是其中的情緒之一。
浩瀚宇宙中,地球只是其中一顆渺小的行星。久遠的時間長河裡,人的生命只不過是匆匆一瞬,滄海一粟。
人類的一切與宇宙的無盡浩瀚相比,都顯得微不足道。也正是因為如此,生命中每一個瞬間才更值得我們珍視。
最後,由於平臺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