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徐呂笛
編輯| 昭明
1938年,臺兒莊大捷戰勝了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軍團,可謂振奮了人心。
作為臺兒莊大戰的指揮官李宗仁在後來回憶起這次戰役,提到了一位功不可沒的人,那就是何益之。
1.功不可沒還是民族敗類?
說起何益之,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是誰。但如果說起夏文運,可能就有人知道了,畢竟他可是個“大漢奸”。
作為民族英雄的何益之和漢奸夏文運又有什麼聯絡呢?其實何益之是夏文運的化名,因為“夏”與“何”日文發音一樣,所以夏文運就給自己重新起了個名字。
之所以要改名,還是為了掩蓋身份。當時的夏文運是日本軍官翻譯,為了能傳遞抗日情報,所以改了個名來打掩護。
1935年,精通日語的夏文運跟著日本軍官前往廣州等地,主要目的是遊說拉攏當地軍閥,誘惑他們降服於日本。
當時蔣介石消極抗日,主要精力放在圍剿共產黨上,主打一個“積極反共”,以此來滿足自己的統治慾望。
當一個人的個人慾望高於民族利益時,那就會給敵人可乘之機。日本派出情報專員,針對國民黨各個軍閥勢力進行有目的的誘降行動。
夏文運也是在這過程中結識了李宗仁,然後按照日本的要求會時不時給李宗仁提供一些相關情報,以此來換取對方的信任。
在利益面前,沒骨氣的人自然會搖著尾巴接受,可有民族氣節的人怎麼甘願屈服呢?
李宗仁知曉夏文運的遭遇後,立刻勸解夏文運,在亂世中還是為國著想才是大義,難道他甘願被人當成“賣國賊”罵嗎?
2.身份認同模糊
其實對於夏文運而言,一直以來他身上就存在著一種身份認同的焦慮。因為他出生的時候,家鄉大連不幸淪為了日本的殖民地。
1904年,日本幫助清政府趕走了侵佔在東北的沙俄部隊後,便直接駐兵在大連一帶。由此導致大連直接被日軍侵佔了40年。
這40年裡,日本把大連當做自己的城市,不管是街道名稱還是學校教育統一日化。夏文運就是在這樣的環境裡出生並長大的,所以從小就對自己的身份認同很模糊。
直到上了大學,他以優異的成績去了日本京都帝國大學讀書。真正的日本和殖民地還是不一樣,而他也不是日本人,而是中國人。
這種身份認同產生的不一致感覺令他十分難受,於是趁著畢業,趕緊逃回了中國。回國後,他應聘上了瀋陽一所學校的教授。
可是還沒幹多久,因為九一八事變,學校被迫遷到北京,他也因此失業了。兜兜轉轉中,因為他精通日語,就被日本人安排做了軍閥的秘書。
說是秘書,實則是日本安排在軍閥跟前的眼線,專門通風報信,如果有軍閥要叛變日本,夏文運會立刻通知日本軍方。
而夏文運也因為這份工作,得到了中佐的待遇,比起一般的“漢奸”,可以算得上是日本軍官了,這就是他被人稱為“漢奸”的一個理由。
身為中國人,講著日本話,吃著日本軍隊的飯,還娶了日本老婆。這樣的行徑,妥妥就是個“漢奸”。可夏文運又怎麼能不知道這些罵名呢?但身處亂世,他深感無力。
直到他遇到李宗仁後,被對方一番話打動,又再次陷入身份認同焦慮中。不過,夏文運承諾會提供可靠情報,而不是日方故意讓他洩露的情報。
3.亂世謀生,淒涼落幕
李宗仁聽後,立刻表示會給夏文運的情報提供一定的報酬,但是被夏文運一口回絕了。這樣的氣度在李宗仁看來,有一定的民族氣節。
夏文運也不負所望,給李宗仁帶去了不少有利的情報。1937年,李宗仁上任第五戰區司令官,駐紮在徐州一帶。
夏文運單線對接李宗仁,在這期間給李宗仁所在的第五戰區送去了不少有利情報,也讓李宗仁打了一場勝仗。
1938年,李宗仁面對日軍進犯,難以定奪如何排兵,夏文運立刻發電報:日軍南動而北不動。
僅憑這八個字,加上李宗仁豐富的作戰經驗,讓他打贏了臺兒莊戰役,取得了國民黨正面戰場的第一次勝利。
靠著夏文運提供的情報,李宗仁一舉殲滅了2萬日軍,可謂大快人心啊!勝利的天平終將屬於正義的一方,而抗日戰爭最終也取得了勝利。
日本撤兵後,夏文運也知曉自己曾經的過往不乾淨,於是託朋友直接去了日本,於1978年病死在了日本。
夏文運作為中國人,可一直受日本教育,長大後因為這雙重身份,讓他在亂世中左右搖擺。他也深知自己的行徑難以被定義,於是自己選擇了一種還算平靜的歸宿,最後淒涼落寞。
參考資料:
《“四萬萬人欠夏文運一句感謝?” 我看是李宗仁欠作者一句感謝》,觀察者網,2018年8月26日;
《日軍手下的一名翻譯官夏文運 一個情報救下了29萬中國軍人》,上游新聞,2018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