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21年的時候,英國《金融時報》就曾炒作中國“核威脅論”,他們聲稱利用衛星發現了中國在內蒙古等地區的多個洲際導彈發射井陣地。
他們甚至非常“保守”地估計,在內蒙古等地發現的洲際導彈發射井數量已經在230個以上。
但他們的言論經不起推敲,不過是為了用輿論逼迫中國簽署核軍控協議。
事實上,所謂的洲際導彈發射井位置是十分隱蔽的,難以被衛星發現。
除了隱蔽之外,導彈發射井內部也十分安全,要知道其光是井蓋就重120噸,可應對核打擊,即便被廢棄,也能夠充當末日堡壘!
洲際導彈的出現
上世紀50年代,由於美蘇兩國受到二戰時期德國研發的遠端導彈影響,再加上冷戰格局的需要,他們先後研發出了第一代洲際導彈。
包括蘇聯SS-6系列導彈和美國”“大力神”等系列導彈,它們實現了人類對於洲際導彈從無到有的發展歷程。
但早期的洲際導彈技術並不成熟,在發射之前需要很長的時間準備,而且由於這些導彈採用了液體燃料,並不容易被儲存,用起來十分不方便。
最關鍵的是,此類導彈的彈頭威力雖然大,但是精度低得要命,誤差在10公里左右。
如果不能直接打擊到目標,那麼它的打擊效果將大打折扣。
第二代洲際導彈解決了前一代的一些痛點,在技術上取得一定的進展,比如美國的LGM-25C彈道導彈,它的起飛重量足有150噸,最大射程在1.1萬公里到1.5萬公里之間,可以以24100千米/小時的速度飛行。
這款洲際導彈裝配了一枚W-53型彈頭,可搭載相當於1000萬噸TNT當量威力的核武器,採用地下井熱發射,這地下井也就是我們說的導彈發射井,是美國當時核心的核武器打擊力量。
此後,洲際導彈又經過了更迭換代,一直髮展到如今最先進的五代導彈技術。
最新型的導彈技術的特點在於,它的精度足夠高,基本上是指哪打哪,還有它的體型也得到了縮減,同時威力有保障,堪稱短小精悍。
可裝備分彈頭,減少被攔截風險的同時,還能針對目標進行全方位打擊。
除此之外,五代洲際導彈更加註重其生存能力,包括隱蔽性和地下掩體的建造工作。
導彈發射井有多牛
導彈發射井的組成很簡單,分別是井蓋、裝置室、井筒三個部分,其中井筒就是發射洲際導彈用的。
其內部用鋼筋混凝土或者金屬管制成,或者採用兩者混合的方式進行。
大家別小看鋼筋混凝土,它可以被廣泛運用在各大軍事設施當中,不僅是民用建築材料,也是重要的軍用建築原材料。
之所以我們平時看到的部分鋼筋混凝土建築工程不結實,除開“豆腐渣”工程的緣故之外,還與原材料的質量以及混凝土的厚度有關,要考慮成本因素,儘可能地去節約。
但在建造軍用設施的時候,是不計成本的,因此導彈發射井的井筒硬度是毋庸置疑的,就算是鑽地彈來了也不見得能夠破防。
除此之外,為了防止水滲透到發射井當中,在發射井的井筒周圍還會鋪設好幾層防水材料,同時還有消聲材料等等。
這也進一步增加了發射井的隱蔽性,甚至有可能你站在發射井的附近都無法感知它的存在。
再說說裝置室,它就相當於一個導彈的指揮室,當中包含諸多技術裝置,包括導彈的裝配、貯存、測試、發射、瞄準等等。
最後說說井蓋的問題,它是保護髮射筒的第一層防禦,因此需要有足夠的硬度。
一般來說,井蓋是由鋼筋混凝土、碳鋼、合金鋼骨架等高硬度材料製成,採用液壓式、機械式等方式開啟。
你可能很難想象這種發射井究竟有多重,蘇聯早期研發的洲際導彈發射井井蓋就重達100噸以上。
冷戰結束之後,烏克蘭一共銷燬過175個發射井和17個指揮室,在其中有的井蓋重量高達120噸,要完全開啟需要8秒的時間。
安全感十足
如果大家還是擔心導彈發射井的安全問題,那麼繼續看它的安全措施。
一般來說,發射井的厚度在2到5左右,發射井的壁層包括特種鋼材、特種水泥等特種材料。
其中特種材料的硬度不會比建造航母甲板的特種鋼低,而航母甲板的厚度在150毫米左右,也就是0.15米。
僅僅這個厚度,航母就可以經受主傳統火力轟炸幾十天不沉。
而發射井的厚度是航母鋼板的10倍以上,別說是鑽地彈了,就是核彈頭打過來了也絲毫不慌,甚至導彈發射井本身就是一個優秀的核武器避難所。
但事實上,以如今人類的技術而言,根本不用擔心其他國家對發射井的打擊。
因為現代化的預警技術十分發達,如果對方發射了精準的洲際導彈(打發射井的話基本上只能用核彈轟,其他武器基本沒用,但核武器效果可能也並不大),很快就會被識別到。
比如說,美國想要發射洲際導彈打擊俄羅斯的發射井,就算它的速度再快也需要飛行10分鐘以上。
俄羅斯的大型地基雷達能夠在美國洲際導彈發射2分鐘左右發現,在此前提下俄羅斯可以提前將自己受到打擊的洲際導彈用於反擊,對方打到的僅僅是一具空殼。
參考資料:
【1】李岱穎.現代兵器:導彈發射井的興衰.中國兵器工業第二一0研究所.1991 年07期
【2】環球網:《到烏克蘭參觀核導彈發射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