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兩次下崗後襬攤賣水果
1982年,軍人於建軍回到河南老家浚縣,作為縣裡唯一的一等功臣,他在當地果品加工廠當了一名普通工人。
只是可惜,安逸的日子只過了6年,1988年原本效益還相當可觀的加工廠,卻因為後續經營不善而被解散了,於建軍經歷了第一次下崗。
迫不得已,於建軍只能開始自己找工作,並且尋到一個拉石頭的活,打打零工。
其實這個活計很艱累,首先山坡陡峭,行路不便;其次,他拉的石料重達上百斤,要走上500米的距離。最後,拉一趟只給5毛錢。
但對於這位曾經的軍人而言,生與死的考驗都闖過了,更何況是這些?
所以他還是堅持了下來,工作也一直很拼命,任勞任怨。每次回家的時候,於建軍累的渾身顫抖,連上個廁所都彎不下腰來,他的肩膀和肘部全被磨的出血,整個人也憔悴了很多......
從一位年輕氣盛的戰場功勳到如今這般,這揪心的一幕落差,足以擊垮任何一箇中年男人,但意志力頑強的於建軍還是咬咬牙挺了下來。
搬石頭的雜活幹了一年有餘,也只能勉強餬口,日子一度過得很拮据。好在曾經的果品加工廠因為資金回收重新開業,還新建了兩個冷庫開始部分運轉,這給他提供了一個新機遇......
在此前,廠裡是知道他功勳身份的,所以如今重新運作,也是優先安排他這種戰場老兵來上崗。但命運似乎一直在折騰他,到1991年冷庫又因效益問題關閉,於建軍只能再一次被迫下崗。
原本還以為苦盡甘來,誰能想到依舊是曇花一現呢?這換做任何一個人,都或許會感慨命運的不公。
二、對越反擊戰中的青年才俊
但他卻並沒有,接連兩次下崗,讓於建軍也開始尋找轉變,他打算走出原有舒適區。
——在此期間,他回農村養過豬,更多時候也擺過地攤賣水果,但現實狠狠給了於建軍一巴掌,他的生意一直都不溫不火、收效甚微,這也讓其本來就艱難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
看到這裡,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會無限扼腕嘆息,感慨於一個普通人的悲慘遭遇,被命運的無常所觸動。
但是,筆者還要再次強調一些他的身份:這位過去的軍人並不是普通人身份,而是曾經的16歲就拿了一等功的傳奇模範。
於建軍,出生於1963年的河南;1979年,在16歲那年就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
結合歷史可知,當時對越自衛反擊戰是人民解放軍的一次“大練兵”,部隊裡面有不少血氣方剛的年輕人,他們在志願軍老兵的帶領下快速成長,並且打贏了不可一世的越南人。
不過畢竟是年輕人,經驗終究不如老兵豐富,在剛參加戰鬥的時候,自然也遇到了一些困難與問題。但於建軍適應能力很強,在十餘歲的年齡,就很快學會老兵傳授的經驗。
比如如何克服恐懼?如何躲避狙擊?如何進行迂迴打擊?尤其是在諒山山戰役爆發時,我軍傷亡較大,很多年輕戰士都陣亡了......
在這一過程中,於建軍親眼目睹過戰友在自己身邊被炸死,鮮血濺到他的臉上,那溫熱的感覺讓他靈魂都有些顫抖。但是他還是快速穩住心態,並化悲憤為力量,冒死衝鋒。
他埋伏在一個絕佳的射擊位置,數槍打死兩名敵人,又用4顆地雷炸掉了一個火力點,而且還繳獲輕機槍一挺,衝鋒槍和手槍各一支。
在這次大戰中,同行的戰友中有很多年輕人陣亡或掛彩,而於建軍卻以16歲的年齡榮獲一等功,並且光榮入了黨。
因為他的表現太過完美,所以上級對他十分欣賞,一度讓他加入英模報告團,在全國進行巡迴報告。於建軍也因此收穫了各地的鮮花和掌聲,成為當時叱吒風雲的新星。
三、即便身處低谷,也不尋求組織幫助
按理來說,他的前途應該是光芒萬丈才對,斷不可能落入前文所提及的困境。但事實就是如此,命運似乎不怎麼眷顧於建軍。
當初他名聲大噪,全國有很多軍校點名要他,但他沒有離開部隊。
本來他還是有很多機會的,只是後來他因為各種複雜緣由回到河南老家,這才有了開頭的那一幕......
不過儘管他運氣不好,但其實依舊是有能力改變現狀的。
道理很簡單,他可是如假包換的一等功臣,在當年進行過巡迴報告,不少人對他這位青年才俊都極為欣賞。只要他向上面打個報告,完全可以獲得一個不錯的機會。
但我們也清楚,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國家同樣很不容易,各部隊也進行了大調整,各方忙得不可開交。
所以於建軍出於一個軍人的自覺,他不願意麻煩組織,更不想提及自己過去的榮耀,只打算當個普通人。在這種情況下,他從功臣變成了一個工人,並在老家結婚生子,組建了家庭。
因為生活的拮据,尤其是遭遇過兩次下崗,擺過地攤,養過豬,家人也曾希望他能夠向組織申請稍微改善一下環境。
但於建軍有一個堅定的認知:當年那麼多戰友都犧牲在了戰場上,自己能夠活著,享受無盡的榮光,已然是奢侈,如今怎麼能夠再想拿著這些榮譽來麻煩國家?能健健康康回來,可以用自己的雙手養活一家人,還有什麼不知足的呢?
——在他看來,真正的共產黨人是自力更生,而不是“走後門”。
但說句實在話,於建軍哪怕真去申請些特權,也確實算不得什麼,畢竟這是他應得的,是他在戰場上冒死奮戰所爭取而來的......
可是他極高的政治覺悟和個人修養,硬是拒絕了這一切,堅決不去找組織尋求幫扶,就這樣平凡的度過了一年又一年。
四、逆境之後的涅槃重生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上天似乎開始眷顧起這位昔日一等功臣。也許是他的忠誠感動了上天,又或是有人敬佩於建軍是一位英雄,認為他不應該淪落到此。
於是他的事蹟與近況,突然在2003年的某一天被媒體所報道出來。就這樣,於建軍的堅韌和毅力在得到媒體的大幅度宣傳後,廣為人知,他終於要峰迴路轉了......
一時間,於建軍再次成為炙手可熱的名人,越來越多的人前來拜訪,大家無一不想近距離的看一眼對越反擊戰時期軍人的堅貞不屈,感受一下上一輩人的無私奉獻精神。
也許對於那些商場大亨而言,於建軍的成功真算不得什麼。
但對於絕大多數普通人而言,於建軍代表了一種偉大的共產主義信念,代表了一個普通人所能做到的極致——堅韌不拔,不忘初心,為人民服務,始終將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這樣一位時代楷模,即便他自己不主動找組織尋求照顧,組織也不會忘了他。當時在縣領導透過媒體得知他的真實情況後,也大為震驚,果斷安排他到縣科技協會從事勤務工作。
這樣一來,他再次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生活壓力也緩解了不少,不過讓一位16歲就成為英雄,經歷過炮火洗禮的戰士就這樣終了一生,也未免有些屈才。
所以在2015年,當地領導經過深思熟慮,將他破格調進人武部工作,讓他再次穿上了心心念唸的戎裝。雖然此時這位英雄已經年過半百,但當得知這個訊息時,依舊激動的掉下了眼淚......
因為這一天,他已經等了太久太久,好在這一切仍舊不算太晚,後續在部隊裡,他更加兢兢業業的工作,極為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
——這裡還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女兒後來也繼承了其衣缽,報考了國防科技大學,上了軍校,如今也延續上了父親的軍人夢。
資料來源:中國軍網——《一日戎裝 眾生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