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閆侃史
編輯|老閆侃史
1931年,伴隨著瀋陽柳條湖鐵路被日本軍隊炸燬,標誌著中國長達14年的抗戰正式開始。這14年間,日本侵略者對中國犯下的罪行簡直是罄竹難書。
無論是731部隊拿中國人民進行活體實驗,還是震驚世界的南京大屠殺。日本人即使道歉一萬次也不能洗去他們身上的罪孽。
但是,在中國,擔任人民日報編輯的馬立誠竟然公開發言,宣稱南京大屠殺在中國歷史上根本就不存在,日本不應該為了這種莫須有的罪名道歉。
那麼,這個馬立誠為何會說出這種話呢?他最後的結果又是怎樣的呢?
南京大屠殺
1937年12月,南京淪陷了。
在日軍進駐南京前,南京就因為日軍的狂轟亂炸而成為了一片又一片的廢墟。南京人民本以為這樣的日子已經非常難熬了,但讓他們沒想到的是,日軍佔領南京後,乃是災難的開始。
12月15日,是日軍佔領南京的第三天。按照道理,即使兩國之間發生爭鬥,但本著人道主義的原則,勝者是不會對平民或者俘虜下死手的。
況且按照日內瓦公約,對於交戰國雙方來說,只要對方的軍人正式放下了武器,那麼就要保證其繳械者的生命安全,還要給予厚待。
但是,日本軍隊根本就不遵守日內瓦公約,不僅不遵守,還一再喪心病狂的發動一而再再而三的大屠殺。這顯然沒有人道主義,在這一天,日軍殘忍殺害了放下武器的軍人和普通百姓將近三萬人。
除此之外,南京城內的所有居民都成為了日軍發洩情緒的物品。南京城被日軍攻破以後,開展了喪心病狂的大屠殺。被侮辱的婦女,被砍殺的孩童在南京隨處可見。
殘忍的日軍軍官甚至將中國人民當成競賽的指標,比拼誰殺的人更多。在事後,還得意洋洋的讓人將賽事結果放在報紙上。
在日軍最初佔領南京僅僅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死在日軍刀槍下面的南京人民高達30萬人。這樣一個龐大的數字,怎能讓中國人原諒。
在日本人佔領時期的南京,甚至還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南京城裡住著的沒有一個南京人。
雖然歷史會翻頁,但日本人的罪行不會。作為每一箇中國人,我們都應該謹記歷史。但是,人民日報的編輯,馬立誠卻並不這樣認為。
不配為中國人
馬立誠公開發言,認為日本不必為這件事感到愧疚,因為南京大屠殺根本不存在。馬立誠作為一個在南京長大的人,竟然說出這番顛倒事實的話。一瞬間。無數網友怒罵馬立誠不配當一箇中國人。
那麼,為什麼馬立誠會傾向於日本說話呢?
原來,馬立誠雖然出生於南京,自小也知道日本對南京犯下的罪行。但是馬立誠在長大過後,卻去往日本留過學。
實際上,只要前往日本留學的留學生,都很容易被日本方面洗腦。都知道,日本在煽風點火,動搖人心上是很有一套的。
馬立誠作為一個能夠去日本留學的人,其能力才智自然不會低。於是日本就潛移默化的派人動搖馬立誠的思想。
在日本留學的那些日子,日本政府堅持不懈的“努力”自然是對馬立誠成功洗腦後。馬立誠開始認為日本就是一個對人友好,開放和善的國家。
於是,在回國後,馬立誠還不斷的朝身邊的親友推薦日本,誇讚日本的好。
關於這一點,中國著名高校教授鄭強先生就曾經這樣形容過日本人的洗腦:只要一進入到日本高校裡面,那麼那些身材矮小的日本本土教授們,就會不斷的為其灌輸日本的先進理念。
日本是一個“友好文明的國度”,所以誰要是批判二戰中的日本,就是在抹黑。時間長了,那些意志不堅定,沒有獨立思考,被日本人的溫柔鄉給腐化了的留學生,就很容易被帶偏,最終陷入到背叛自己國家的地步。
而這,絲毫不是什麼危言聳聽的說法。
勿忘國恥
雖然馬立誠的思想不正,但是不得不否認,馬立誠的能力確實不錯。馬立誠不僅在國內當上了人民日報的編輯,還成了日本北海道大學的的教授。
當然,也不排除這是日本人為了拉攏他,特意送給他的一些頭銜。或許是因為馬立誠站的越來越高,這也就讓馬立誠的言行開始變得越來越放肆。
馬立誠在說出南京大屠殺不存在這番話之前,甚至還提出中日應該多多交流合作,日本對中國的發展也是做出了貢獻的話。
此話一出,立刻就讓很多人感到十分的憤怒。在網際網路的發展還沒有十分便捷的時候,馬立誠還不會引起全國人民的公憤,但是到了現在,馬立誠的那副嘴臉就再也藏不住了。
馬立誠的這些話簡直就是無稽之談,中國的發展能夠這麼迅速,靠的是中國一代又一代人堅持不懈的努力。靠的是無數愛國人士的艱苦奮鬥。
中國自己努力的成果,竟然還說成是日本的貢獻。只能說,馬立誠對日本的濾鏡確實濃厚。
但幸好馬立誠這種大放厥詞的行為並沒有持續多久,他就因為自己公開發表的這些錯誤觀點而被撤職了。他本人也因為發表了這些錯誤的話語而受到無數國人的唾棄。最後不得不灰溜溜的去到日本發展。
歷史是客觀的,真相時不會被掩埋的。日軍當年既然有膽子做出那樣喪心病狂,殘暴無比的事,那麼他們就要承受現如今帶來的後果。
同時,對於每一箇中國人而言,祖國的歷史都是我們需要銘記的。中國安穩的今天都是那些在革命中犧牲的先輩嘔心瀝血為我們創造的。
每一箇中國人,都應該緊緊牢記自己的肩膀上有著一份使命:勿忘國恥,振興中華。只有記得這些,才無愧於出生在中國的大路上,無愧於祖國的庇護。
【免責宣告】文章案例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路,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案件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絡我們,我們將刪除內容!特別說明,本文不存在捏造事實。